《Loretta》一些腦洞觀后感
【【全結局】新神作《Loretta》敲開地獄之門的家庭主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j411G7uu/?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b5d25bd1d99a2a0c49eac8bb45018cd8
一直很喜歡半支煙做視頻的風格 不逐流也不濫造 這個確實也是一部佳作 不論文筆、畫風和音樂盡顯小眾上乘 但個人總感覺對于主角的解讀也許可以有些許的不同 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以供參考 此前一直潛水陰暗的度日 如有冒犯或者誤解也先致歉 很歡迎能看到這篇的其他朋友的禮貌探討(想到哪寫到那絮絮叨叨超長&劇透警告)
--------------------------------------------------------------------------------------------------------
1. 裙子:游戲里的女主除了回憶里和家之外的特殊場景有不同著裝外 其他時候一直都穿著淡藍色的長裙搭配羅馬涼鞋 雖然得體漂亮但也顯然是一套無法融入田園生活的裝扮 她無時無刻不在表達的對于鄉(xiāng)下生活的不滿也得以印證 她略顯高傲的姿態(tài)和表達讓我一度以為她是家道中落的門名大小姐 不得已淪落到下嫁了地主平民沃爾特 但似乎她只要還在這條艷麗的裙子里 她的驕傲和人生就不會崩塌
2. 惡魔:女主在許多場景下的星號內心戲 不論是自詡的鳥類學家人設 還是描述同為女性的瑪格麗特和凱麗譏諷粗鄙的言辭 不難看出其實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農村她都始終沒能找準自己的定位 或許因為始終從沒滿意過她生活中的任何 就像她復雜的底層打工經歷 就像沃爾特寫給他的那封信 她什么也不愛 也總在憂慮和害怕
也許是她復雜的成長經歷(但作品完全沒有提及洛麗塔的成長經歷?在沃爾特之前她和誰過著怎樣的生活?她所謂的摸爬滾打的底層生活是怎樣的?)她既沒能在當時人人造夢的紐約實現(xiàn)自我成就、完成自我認同 又在大環(huán)境(戰(zhàn)爭、泡沫經濟、男女極端不平等)的推動下一步步艱難地往下“墮落”? 卻又不得已的殘存了一絲為人的慈悲(所以她會瘋 如果只是連環(huán)殺人魔 反社會人格 不會有絲毫的內心糾結亦或是對人對己的憐憫)
所以說如果一定要在這部作品里找一個惡魔 我更傾向于”他人即地獄“的說法 好比洛麗塔在”寒冬“結局終于因為瑪格麗特沒有殺死自己而開始嘗試諒解自己的軟弱造成的一連串結果 所以她的道歉 我認為更像是在給善良的那個自己道歉 為了能最終去到她自己觀念里的天堂 她想獲得自己的原諒(在這個結果之前 她只是一昧的選擇自欺欺人 用所謂的”惡魔“形象解脫自己的罪惡感) 洛拉也終于意識到自己從來沒有嘗試理解過沃爾特 也相對的從未被沃爾特理解 彼此在錯過和誤會中無法回頭(只有”寒冬“的結局是白色背景 我個人理解如果一定要說相對好的結局 那應該就是”寒冬“了吧——大雪里一切都會被掩蓋 就好比一切都沒發(fā)生過 而洛拉解開心結 雖然她也沒能再走出這個冬天)
3. 沃爾特:沃爾特并不壞 硬要說錯 就是錯在有車有房父母雙亡 還優(yōu)柔寡斷處處留情吧 估計這么說會遭到很多反對 但我的確感覺作品里表達出的 至少在和洛拉的這段婚姻里沃爾特是付出更多的人 當然就現(xiàn)世價值觀來看他決不能算什么好男人 但是如果稍稍嘗試代入 彼時他的見識和眼界下能想的做的局限性 他能做的確實到頂了
他濫情 但有了女兒他沒有逃避 離婚了甚至前妻病逝他還安排后事(哪怕要說前妻女是為了遺產 至少他愿意給 凱麗提到父親夸了洛拉的廚藝 如果都是虛情假意這段大可不必?)欠下了錢也拋妻棄子 安排抵押 回到鄉(xiāng)下生活 嘗試寫作在妥協(xié)中尋找出路 他也不是從小到大生活在農場 所以并不精于農活和家務 更換破爛的墻紙、修好臺階的釘子等等他也許只是單純的做不到 也許寫作困境曾讓他壓力很大 但無法給情感封閉的洛拉抱怨畢竟見證過洛拉溺死兒子 名存實亡的婚姻里他最錯不該把情緒的出口轉給瑪格麗特 一步錯步步錯導致誤會更深也是致命的
當然這決不代表賭q和涉嫌綁架能被和諧 只能說明沃爾特就是時代背景下的一個市井蠢貨 不善交際 不會計劃生活 不會分辨是非 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缺乏婚姻里最基本的道德感和同理心 但又想即使放到今天 能有幾人把以上這些面面俱到好好生活?
又想 那個年代如果不是他的父母為地主能有資本供養(yǎng)他在紐約平穩(wěn)生活 很大可能他會和瑪格麗特的老公也是那個時代大多數的青壯年男一樣 “積極響應”征召入伍 犧牲在戰(zhàn)場最后換回兩枚勛章成為活在照片里的“英雄” 這也很難說是一種好結局吧?
4. 洛麗塔:洛拉整日抱怨生活 卻從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打理這個家的態(tài)度 不過帶著她抑郁癥的前提這一切似乎便也無從說起 畢竟生活在洛拉的眼里早就是一潭死水
她始終帶著對一切的厭惡不滿、無法自控的揣測周圍人的言行 把自己一次次拉入情緒崩潰的深淵 從看到”冒牌“店長、送奶工和大堂服務生的場景都伴隨著崩壞的bgm和失控的言辭 或許洛拉的自我分裂時刻 她想把自己的錯誤行為通過與分裂的人格形象對話而合理化 以此釋放內心僅存善念時偶爾帶來與殺人沖動的沖突 以減輕負罪感 所以服務生稱呼瑪格麗特以及女兒和男友時 用的其實都是洛拉的臺詞“小X子”、“蠢貨”等
她用陰郁消極的情緒一天天度日 折磨著自己也折磨著沃爾特 所以沃爾特會在最后的信里寫出了“不明白為何你不能離開”的瘋癲言語 他可能以為這是一種人之將死的祝福吧
5. 精神?。郝謇蛟S很早以前就病了 也許從用鳥類學家的身份說謊開始 甚至從根本不認識沃爾特之前 她也許一直是靠自欺欺人或者說假面具生活 而為了圓滿謊言她必須“滴水不漏” 比如買下一本自己根本看不懂的書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洛拉從很早以前就是自戀型人格(NPD) 而這類人格說謊成性 成長中如同“鳥類學者”的謊言想必一個又一個地不得已伴隨著她一路敏感多疑如履薄冰的生活著 如果能靠充盈的經濟維持表面的和平也還好 偏偏她選擇了沃爾特 而偏偏那個時候的背景下沃爾特這種遇人不淑又心術不正的因緣際會 最終這個平衡被打破 導致洛拉在面對沃爾特由于經濟拮據產生落差時開始失常不穩(wěn)定 她完全無法接受城鄉(xiāng)生活的巨大差異 枯燥乏味的農田使她失去了背負謊言生活的動力 她不愿再粉飾一切
但是實際上那個年代的美國 且即使到今天 如果能夠認真經營一座相當規(guī)模的農場是十分受當地人尊敬且收入不菲的生活方式 也的確可以參考他們的鄰居:開著豪車、細心種植著應季的果蔬、及時發(fā)現(xiàn)灌溉被污染的狀況等 但是也許對于彼時已經習慣了靠著假面生活在大城市的洛拉來說 從車開向那田間起于她而言已經是”活地獄“?
6.出軌:關于出軌 我的個人解讀也許更偏激 但只是一個思路 這樣我認為能更好的解釋為什么瑪格麗特的人設是有農場、有錢、有閑的餐廳服務生 實際上細想她沒有什么理由出軌沃爾特這樣一個帶著前妻、有孩子、有著精神病老婆的人 也許只是沃爾特因為平日在家太過壓抑 所以被動接收了太多沃爾特的傾訴和抱怨 我更愿意理解為是一場就如瑪格麗特所說的——由“洛拉自己造成的”意外(由于惡意揣測 無中生有的“出軌”)實際上瑪格麗特本就是個寡婦 而沃爾特也早已病入膏肓時日不多 即便他們真的存在情投意合 所謂的遠走高飛又能獲得幾日茍且?
7.母親:我認為洛拉從來就不是一個好母親 這也許也隱喻她來自不幸的家庭 所以形成了她的病態(tài)人格的溫床 孩子出現(xiàn)在洛拉的回憶或是線索里充斥著老鼠、煙酒、血液、剪刀(雖然都在討論沃爾特酗酒影響胎兒發(fā)育 實際上他有過健康的女兒凱麗 也沒有顯現(xiàn)他不能生育的線索 反而洛拉有吸煙史 并且在劇情里輕易地就復吸了 且但凡提及高齡產婦和過往病史的段落都被輕易地帶過 因為在洛拉的人格里于她有愧的細節(jié)她選擇性忽略) 也正由于抑郁情緒加重 無法面對生活落差 最終在猜忌和懷疑里選擇了溺死自己的孩子?
再分析溺死的畫面:陰影籠罩、紅光閃爍、無端的女人呼吸聲、沃爾特接起電話的內容 實際上皆是因為她的幻想——洛拉幻想的這個場景只是為了能讓“溺死孩子”這個極端行為合理 實際上并沒有任何一條線索表明孩子有梅d相關癥狀 孩子究竟為什么死了?
8.病癥:梅d真的存在嗎?除了瘋人院視角里的“醫(yī)生” 似乎沒有線索給出洛拉或是沃爾特有梅d癥狀(壞疽是感染癥狀 但如果漏掉了游戲里有指出的確和梅有關 那么是我過度解讀了)自此我認為瘋人院的“醫(yī)生”細看面容枯槁如同死神 我覺得那是洛拉最后分裂出的自我保護人格 用來緩解完善她自認為的那一套“因為患上梅d而失去一條腿以及余生要靠藥物度日”的想法 實際上真正的現(xiàn)實是只是她無法面對自己NPD到精神失常過失殺人而被關病院/監(jiān)獄的事實
9.大堂/最初的加油站/瘋人院:這幾個場景都伴隨著令人不安的bgm和奇異的色調 甚至對話內容都時刻伴隨著崩壞 我的理解是這些都是洛拉為了安放潛意識里不安產生的意識空間 用來自我保護她因常年說謊成性帶來的負面情緒 也就是說和她完成對話的那些角色 其實都是她自己 所以黑化的送奶工和黑化的加油站老板以及大堂服務生都仿佛她的多年老友一般知曉她心里所想 甚至也用她帶有偏見的稱呼方式(那丫頭、那X子等)通過分裂的人格與自己天衣無縫地完成對話 用來合理化每一次由殺人沖動演化出的人格沖突
最后再說一點…其實想說的還有太多太多 但是怕廢話到估計已經沒有人想看了 游戲名叫洛麗塔 而女主就是洛麗塔 游戲中除了哈里森夫人我們也未能知道此前她姓什么 所以她來自什么樣的家庭背景我們也不得而知 甚至個人認為從游戲處處十足的細節(jié)、緊湊的劇情、若有似無缺有無處不在的時代壓抑來看 女主的名字是不是真的叫洛麗塔也是耐人尋味 而如果將整個游戲的所有結局看作是洛拉首次在”大堂“路過時曾瞥見那本《Tropic of Cancer北回歸線》*的某句 也許一切都能在游戲分崩離析的世界觀里毫不意外的合理了——
“We are all alone here and we are dead.”
“這里只剩下我們,而我們早已身心皆死?!?/p>
*《Tropic of Cancer北回歸線》在游戲設定的1940年代其實是禁書 直到1960年代才重新再版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