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死得真不冤!
孔融死得真不冤!
長期以來,我都被灌輸了這樣一種觀點:那個大名鼎鼎的孔子后代,“建安七子”之一,三歲能讓梨的孔融老先生是因為不滿曹操專權(quán)而被害死的。我對這個結(jié)論深信不疑。直到我看到了孔融和曹操的相關(guān)言論,才明白,反對曹操專權(quán)還不至于死(反對曹操的人多了,他殺完了嗎?)理念和價值觀的不同才是曹操容不得孔融的根本!
孔融自幼聰慧過人,又兼出生于孔子之家,家世高貴,也因此使孔融有了自絕于凡人的意識,他的言論追求的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狂得沒邊,以對抗傳統(tǒng)價值觀為樂。比如《后漢書》中記載孔融說:“父之于子,當(dāng)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fù)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狈g成白話文就是“父親沒什么可孝敬的,當(dāng)時他不過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性欲罷了;母親也沒啥特別的,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瓶子,東西出來了,跟瓶子就沒關(guān)系了?!?br>又比如孔融評價亂世中的吃人現(xiàn)象,更是直言“饑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鸚鵡耳?!?,孔融老先生說饑年無食,不好意思啦,只能吃掉你們這些低微的賤民,也就跟蒸只猴子,煮個鸚鵡差不多。你們千萬不能拒絕奧!
類似的孔融狂妄、荒誕的言行還有很多??傊?,其雖是孔夫子后人,但卻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的顛人,今天的世界都不能容忍他的這些言論,何況2000年前?
而曹操大人呢?看看他說的話:
——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天地間,人為貴。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郡國各修文學(xué),縣滿五百戶置校官,選其鄉(xiāng)之俊造而教學(xué)之,庶幾先王之道不廢,而有以益于天下
……
請問,面對這樣的曹操和孔融,你如果有選票,你會選擇誰來治理國家?
應(yīng)該說孔融這樣的言行在哪一個封建王朝都得不到認可,都會被視為異端!
無怪乎孔融最終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被處死,并株連全家(倒是又留下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刹粐@哉!
#頭條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