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答辯能不能瘋狂道歉?
有時候想一想,學生總結(jié)得很在理,上去答辯的時候,就是答而不辯論,對也不辯論,錯也不辯論,反正就去讓老師說,體現(xiàn)出老師的高水平,學生的沒水平,老師說高興了,也就把我放過了,我就混過去了。這是好多同學給我說的答辯技巧,我在博士論文答辯的時候,基本上也是則么做的,只是稍微辯了一點點,我是這樣說的,老師您說的那幾個問題上,我是做了一定工作,在哪部分已經(jīng)涉及到,可能是不突出,沒有寫清楚,我下來繼續(xù)修改。老師聽了后,也沒有興趣和我辯,就說好了好了,你下去吧。我估計當時幾個導師看著我年齡大,我平時也經(jīng)常和他們聊天溝通,于是就不再說我了,給我留了面子,反正那次答辯,我們五個全部過關(guān)了,往年一般掛一半左右的人數(shù)。
作為個人,我總體上認為這種觀點很實用,到底對不對,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要是你去答辯,估計你也和我一個樣。這是因為,一般來說,博導看的論文多了,能指出你的問題,肯定是認真思考過的,不是無中生有,人家成為博士生導師,也不是混大的,這一點你要相信專家的實力,所以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問題,肯定是擊中你的要害,讓你無法接招,或者不好接招。
但是,我也有話要說。答辯過程中,如果你一點不辯論,有時候也往往吃虧,如果這次答辯中,確定要掛一名或者兩個,你的論文介于可掛可不掛的水平,你要是什么都不說,人家要留下一個陪掛的,也就是掛兩個,那么你有可能就成為替罪羊或者犧牲品。但是,答辯的時候你要是能辯論一下,或者解釋說一下,能讓專家聽出來一點意思,覺得還行,那就把你放過了。這種情況下,保持沉默不是一件好事。最后總結(jié),可以答而不辯,也可以適當辯論,但有一個原則,不惹毛導師,不激怒專家!朋友們說對不對,歡迎留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