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殺光了北周宗室,那楊廣為什么還會死于宇文化及之手?
大業(yè)十四年(618年),以宇文化及為名義共主的驍果軍發(fā)動了“江都兵變”,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煬帝楊廣被驍果軍勒死。雖然還有幾個楊姓宗室在隋煬帝楊廣死后擁有皇帝的頭銜,但隋朝在“江都兵變”之后已經(jīng)實際滅亡,隋煬帝楊廣就成為隋朝的亡國皇帝。

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 隋朝是北周外戚楊堅(隋文帝)篡奪北周后建立的朝代。楊堅控制北周的最高實權后就對北周皇族宇文氏展開了大清洗,北周宗室貴族幾乎被殺光。既然北周宗室當年幾乎都被楊堅殺光了,那么楊廣為什么還會死于宇文化及之手呢?

中國有句俗話叫:“同姓各宗”,姓氏相同的兩個家族未必就是同一個祖先,宇文氏也是如此。根據(jù)史書記載,宇文化及這一族最早的姓氏是破野頭。宇文化及的先祖本是鮮卑酋長宇文俟豆歸的仆人,后來便隨主人改姓為宇文。這種“奴隨主姓”在古代并不少見。

雖然改姓為宇文,但宇文俟豆歸并沒有將破野頭一族視為宇文宗親,其仆臣地位沒有改變。根據(jù)史書記載,北周實際上的建立者宇文泰是宇文俟豆歸的五代孫。北周建立之后,身為皇族宇文氏世襲仆臣的破野頭一族也算是雞犬升天,勉強躋身于關隴士族的行列。

鑒于當時姓宇文的官宦家族較多,楊堅清洗的北周宗室多為宇文泰兄弟的子孫后代,與宇文泰兄弟血緣關系較遠或者根本不是同一祖先的宇文氏家族基本都逃過一劫。除了改姓宇文氏的破野頭一族之外,著名的大建筑家宇文愷、名臣宇文弼都在隋朝當上了高官顯貴。

隋文帝時期,改姓宇文的原破野頭一族的代表宇文述在太子之爭中積極支持晉王楊廣。到了隋煬帝時期,宇文述成為隋朝最有權勢的“五貴”之一,成為關隴士族的核心大佬之一。正因如此,驍果軍在“江都兵變”時才共推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為共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