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欺騙更有害的是盲從
比欺騙更有害的是盲從
?
? ?
導 語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擦亮眼睛,獨立思考,不唯上不膜拜,不盲從不犯迷糊。我們要始終堅信,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人,才會擁有一個本真的人生。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天,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課堂上拿出一個蘋果對學生說:“請大家聞聞空氣中的味道?!币幻麑W生很快便舉手回答說:“是蘋果的香味?!碧K格拉底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位學生身旁走過,并要求大家仔細地聞一聞,空氣中是否有蘋果的香味?這時已經(jīng)有半數(shù)的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講臺上,又重復剛才的問題。
這一次,除了一名學生外,其余的學生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問那位沒有舉手的學生說:“難道你真的什么氣味也沒有聞到嗎?”那位學生肯定地回答:“我真的什么氣味也沒有聞到!”這時,蘇格拉底對大家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只假蘋果。”這名學生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
毋庸置疑,在這個故事中,只有柏拉圖是理性的,而他的同學無一例外陷入了對權(quán)威的盲從中。

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則笑話,說一場多邊國際貿(mào)易洽談會正在一艘游船上進行,忽然,游船發(fā)生了意外事故開始下沉。船長馬上命令大副緊急安排各國談判代表穿上救生衣離船,可是沒有人聽大副的勸說,大家都紛紛躲在船艙里不肯出來。
船長只得親自出馬,他很快就讓各國商人紛紛跳水自救,大副驚詫不已,問船長怎么勸說這些固執(zhí)的商人的。船長聳聳肩:“很簡單。我告訴英國人,跳水是有益健康的運動;告訴意大利人,不那樣做是被禁止的;告訴德國人,那是命令;告訴法國人,那樣做很時髦;告訴俄羅斯人,那是革命;告訴美國人,我已經(jīng)給他上了保險;告訴中國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p>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笑話有點夸張,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確實會有從眾心理。中國有兩句俗語說“法不責眾”和“隨大溜,不挨揍。”最為常見的是在一些敏感的事情上從眾保持沉默。
有位哲人說過,比欺騙更有害的是盲從。的確,盲從是缺乏主見的表現(xiàn)。盲從的人,自己只是一具軀殼,當他們以別人為方向一擁而上時,結(jié)果往往步入盲從的“泥潭”,走進人生的“死胡同”,結(jié)果可悲可嘆。因為盲從,東施效顰終成笑話;因為盲從,燕國壽陵人邯鄲爬行;因為盲從,劉XX追星導致家破人亡……

生活是立體的畫卷,風光與陷阱同在。沒有獨立思考,必然盲從,當我們放棄自己的立場,失去思想和行為的主心骨,用別人的觀點去看一件事的時候,錯誤便造成了。
因此,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擦亮眼睛,獨立思考,不唯上不膜拜,不盲從不犯迷糊。我們要始終堅信,一個堅持獨立思考的人,才會擁有一個本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