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絲計劃#023 智力和感情是一伙的
? ?? ? ?讀九十七歲作者的文字有種特別的體驗,當你剛確實地感受到她是一位來自遙遠年代的“古人”的時候,她突然說起一件2006年的事,一時間有點恍惚,略微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 ? ? ? 講到靈與肉的時候,楊先生用上了她在2005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看到的知識,權(quán)威專家的研究驗證了她的經(jīng)驗,接著她說:
? ? ? ? 智力和感情同在一個軀體之內(nèi),是一幫的,總回護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想出種種歪理。有修養(yǎng)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要等感情得到相當?shù)臐M足和發(fā)泄,平靜下來,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驅(qū)使。
? ? ? ? 人要完全不看周圍,絲毫不為名利權(quán)位而動搖,可能真的很難,年少時能力弱些,想要也得不到的尚不在意,一旦成熟些,在自己的領(lǐng)域有些心得有些成果的時候,發(fā)現(xiàn)原本同行的人似乎跟你并不在一條路上,且在世俗的評價體系里領(lǐng)先你很多,也不免自我懷疑,悵然若失。
? ? ? ? 我很理解。
? ? ? ? 我偶讀傳記,讀到一位科學家,一生淡泊名利,孜孜矻矻鉆研他的專業(yè),他也稱得“躬行君子”了。他暮年聽說他的同學得了諾貝爾獎金,悵然自失,可見他求的不僅僅是學識,還有點名利思想吧?還有一位愛國國愛人的軍官,視士兵如家人子弟,自奉菲薄而待人寬厚,他也是人人稱道的英雄了。忽一天他聽說他的同僚升任大元帥了,他悵然自失??梢娝€未超脫對名位的企慕。他們稱得上是有修養(yǎng)的人了,可可是多少人能修養(yǎng)得完全超脫“我”的私心呢?多少人能看透自己呢?認識自己,豈是容易!
? ? ? ? 照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相貌。如果這人的臉是歪的,天天照鏡子,看慣了,就不覺得歪了。丑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瀟灑的“帥哥”,照不見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為我們鏡子里的“鏡中人”,總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況人的品性呢!每個人自負為怎樣的人,就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這就是所謂“妥協(x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