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集大成者的韓非子為什么經(jīng)常對鄭國人搞“地域黑”?
眾所周知,韓非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法家的集大成者。出于各種原因,韓非子經(jīng)常使用寓言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思想理論,因此留下了很多成語典故,比如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等。

有意思的是,根據(jù)學(xué)者統(tǒng)計,《韓非子》里面共黑了鄭國人八次,位居全書第一,鄭人買履、買櫝還珠等著名笑話的主角都是鄭國人。那么法家集大成者的韓非子為什么經(jīng)常對鄭國人搞“地域黑”呢?

韓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此時已經(jīng)是戰(zhàn)國末年,而鄭國在周烈王元年(前375年)就滅亡了。也就是說在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寫《韓非子》這部經(jīng)典時,鄭國已經(jīng)滅亡一百多年了。

更重要的是,吞并鄭國的諸侯國就是韓非子出身的韓國。在滅亡鄭國之后,韓國還把國都遷到了鄭國的都城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因此“鄭”此后便成為韓國的別稱,不少文獻中都是“以鄭喻韓”。

韓非子是韓國宗室,想憑借自己的才華讓韓國強盛起來,擺脫滅亡的悲劇。然而韓國根本不采納韓非子的真知灼見,反而嘲笑排擠他。正因如此,韓非子非常不滿韓國人的缺點,在書中要進行批判。

但作為居住在韓國的韓國宗室,韓非子不好公開地批判自己的國人。于是韓非子便在書中“以鄭喻韓”,表面上是對鄭國人搞“地域黑”,實際上是借此來諷刺批判居住在鄭國故地上的韓國人。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