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shù)基礎2022秋 上交大 鄭益慧主講(模擬電路/模電 )上


從P51,共射放大電路回顧開始看。
分析上面的電路。
首先介紹了靜態(tài)工作點Q點,包含輸入電壓,輸入電流,輸出電壓,輸出電流。
使用輸入端和輸出端的伏安特性曲線和輸出端電壓和電流的關系,可以在輸出輸出端找到一個交點。這個交點滿足伏案曲線和環(huán)境條件,就用圖像法得到了Q點。
然后應用輸入電壓,根據(jù)伏安曲線,最后得到了輸出電壓。
可以簡單完全理解整個放大流程,和電壓放大與原件參數(shù)的關系。
-----------------------------------------------
線性等效
首先抽象出 rbe,這個就是根據(jù)上面Q點附近輸入線性部分的,電壓和輸入電流的比值。
注意到,這里直接把坐標原點放在Q點,才能得到,不然rbe很難作為直線。
think:這個是很合理的,尤其是在使用標準放大電路之后,實際的電路輸入小信號時,輸入的小信號本身不用考慮偏壓,電路就是工作在Q點附近的,這時在這個小信號看來,電阻確實就是rbe

這樣輸入在Q點附近的伏安曲線的斜率的倒數(shù)就是rbe。這樣輸入電阻等效于rbe。這是第一個線性等效。
整個過程認為電容足夠大,這時可以看作對交流短路。
第二個線性等效,是等效ice在放大區(qū)是平的,這樣ice就和Uce無關,只是Δib的β倍。這是第二個線性等效。

------------------------------------------------
這樣整個電路就簡化為

輸入一個rbe電路,輸出為βΔib的電流控制電流源。前提別忘了,交流小信號輸入時。
think:三極管是一個電流源,這個特性其實很好用。
------------------------------------------------
分析動態(tài)部分,為了讓直流電壓為0,其實就是讓所有直流源的的電壓是0。
這里用的就是疊加思想,先保留直流源,交流源是0,求出靜態(tài)工作點。再直流源置0,交流源工作在靜態(tài)工作點上,求出動態(tài)信號。最后的總信號是直流信號加動態(tài)信號。
think:其實由于去耦電容的存在,都不用疊加,靜態(tài)工作點求出來,就是看直流電路的意義。
動態(tài)電路分析,就是用上面那個簡化模型來分析。這里,之前的靜態(tài)分析就用上了。分析靜態(tài)確定了q點,進而確定了rbe。
--------------------------------------------------
整體步驟:
1,分析直流通路,確定q點,進而確定rbe。
2,分析交流通路,就是先把所有直流源置0,耦合電容看作短路。
3,三極管用等效電路取代。就得到了完全由線性原件構(gòu)成的交流電路。
4,求解線性電路。
----------------------------------------------------------
先不管rbe怎么知道。假設rbe已經(jīng)知道,來分析交流通路。
vcc置0,電容相當于短路。

然后進一步轉(zhuǎn)化,翻下來。

然后轉(zhuǎn)化成微變等效電路。


對這個電路,求Ui,Uo的關系,就很簡單。
電壓放大關系,Au=Uo/Ui
分析,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可以知道

但是,大多數(shù)時候,外面是需要接負載的。
所以,就成了

Rc就會變成Rc//RL。Ic一部分電流被RL分走,Rc電壓下降,所以Uo下降。
(視頻使用圖解法講)
------------------------------------------------
簡化H參數(shù),主要就是考慮Uce的變化對Ube電壓和Ic電壓的影響,可以模擬為,流控電流源并聯(lián)一個大電阻,在Ube串聯(lián)一個很小的壓控電壓源。
-----------------------------------------------
現(xiàn)在分析rbe怎么求

分析rbe的構(gòu)成,背景不管,rbb‘是基區(qū)體電阻,re’是發(fā)射區(qū)體電阻,rb‘e’是PN節(jié)電阻。
基區(qū)很薄,參雜低,所以rbb‘較大,從幾十到幾百,一般三極管手冊能查到。
發(fā)射區(qū)大,參雜高,所以re’比較小,幾歐姆,一般忽略不計。
這時,rbe = rbb’+rb’e’。
************下面這一部分講rbe,邏輯上用不上

這里注意到,在上面的圖中,rbe是由定義得到的。
而其中的Ube并不是那么簡單,因為在rb'e‘上跑過的電流是ie,但電壓總是串聯(lián)的,Ube就是Ubb’到Ub‘e,所以Ube的式子如上。
****************************
現(xiàn)在進一步來看rb’e‘,這是pn結(jié),其特性曲線就是

pn結(jié)的方程就是圖中的

這是一個固定的式子,其中UT是一個溫度當量,室溫下是26mV。

實際流過b’e‘的電流就是在靜態(tài)工作點Ieq附近震蕩,所以rb'e’就是這點的斜率的倒數(shù)。
這樣,就可以由靜態(tài)工作點的Ieq這確定這點的rb‘e'。
實際結(jié)果就是rb'e' = UT/Ieq,于是有:
think:就是對iE曲線求導,然后取Ieq點的指,然后取倒數(shù)。

溫度影響UT,工作點影響Ieq。
而另外rbb'一般取200或者300歐姆,不同書給的不一樣。就得到了書上式子2-12.
最終只需要知道靜態(tài)工作點的IE,就可以知道rbe。
----------------------------------------------
現(xiàn)在進行共射電路的最后工作,求電壓放大系數(shù)Au,輸入電阻Ri,輸出電阻Ro。
已知β,Vcc,Ubeq,rbb‘(可以按200歐姆算),
UT=26mV
整體流程:
1,直流通路求Q點。

2,由Q點推出rbe
rbe = rbb’+(1+β)UT/Ieq
其中,(1+β)UT/req就是發(fā)射結(jié)的等效電阻。
3,h參數(shù)等效電路
(1)交流通路
(2)等效T
這是交流的等效電路

Rb,Rc是什么,為什么這樣,上面都講過了。
4,求參數(shù)

也是在上面有講
---------------------------------------
Ri=Ui/Ii (這里往下都是相量,意思是包括相位)
think:這里沒講清除吧?應該就是Rb//rbe

然后是Ro,當輸出電阻大的時候,輸出部分接近電流源,輸出電阻小的時候,輸出部分接近電壓源。
求輸出電阻,就是在部分,也就是圖上打叉的部分給一個電壓,看流過的電流。
Uo/Io就是輸出電阻。
戴維南定理要求,求輸出電阻時,需要把內(nèi)部所有獨立電源置0。所以Ui是0,進而電流源也是0,所以Ro就是Rc。
--------------------------------------------------------
三極管混合參數(shù)h參數(shù)的含義:
h12,h21,h11,h22


感覺用到的很少。
--------------------------------------------------------
放大電路靜態(tài)工作點的穩(wěn)定
1,Q點變化的原因
(1)溫度,(2)電源 (3)原件老化
溫度影響最大,而且最難克服
2,穩(wěn)定的技術(shù)路線

溫度上升,ube的開啟電壓下降,Ib電流增加。Ic相應增加,超過Ic能提供的極限,產(chǎn)生削頂。
目標就是產(chǎn)生相反的變化。
而現(xiàn)在需要一種方法,在溫度上升時,降低Ib,可以通過降低Ube來實現(xiàn)。
可以通過Ic影響Ube,Ic上升Ube下降,Ic下降Ube上升,就好了。
Ube是Ub和Ue之間的電壓,所以可以在發(fā)射極加電阻,Ic上升,Ue的電壓就會被電阻抬高,Ube就會下降。

e和Rc對Ic的影響差不多相同,所以可以認為是從Rc中取一部分放到Re里。
溫度上升-> Ib上升-> Ic上升-> Ie上升->Ue上升->Ube下降 -> Ib下降
注意到:Ue上升->Ube下降的邏輯中,假設是Ub不變,但是實際上Ub在這里還是會變的,因為。所以可以進一步,盡量讓Ub不變。Ub的變化是由Ib引起的,如果讓Ib在流過Rb的電流中的份額減小,Ib對Rb上電壓的變化影響也會減小。
可以通過分流來實現(xiàn):

讓Ib2通過的電流遠遠大于Ib,這樣就可以減小Ib的變化對Ub電壓的影響。
-------------------------------------------------
分析Q點穩(wěn)定的放大電路:
電容先短路,然后Vcc接地。

Ui是純交流小信號,已經(jīng)工作在Q點。即便是在負半周也能被放大。
進一步,線性近似

注意到,這里Ic,Ib都會流過Re
(書上Re丟了,好像是錯了。學完發(fā)現(xiàn)沒錯,書上是加了電容后的效果)
帶上負載

Au = Uo/Ui

這個式子,比較難想清楚,但是還是能想清楚的,需要仔細考慮。
這里注意到,Re很大的時候,這個電路,分母會變很大,甚至Au不再大于1。會發(fā)現(xiàn),雖然直流里,Re越大Q越穩(wěn)定,但是在動態(tài)電路里,Re太大,會讓電路幾乎失去了電壓放大能力,抑制動態(tài)電壓放大的效果。
怎么辦!可以在Re上并聯(lián)一個電容,這樣并聯(lián)的整體,對于交流就是導線,對于直流就是Rc,非常的巧妙。
最終:

但是注意,大電容很難集成,所以在集成電路中,沒法這么干,就要面臨Re大小的取舍。
實際上有一個電路,可以不用電容,還實現(xiàn)比阻容耦合更好的效果,就是差分放大電路。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從交流通路來看,前面都是公用發(fā)射極,即便是上面的電路,在發(fā)射極有電阻。在交流通路來看依然是發(fā)射極接公共端。
共射:

共射就是基極輸入,發(fā)射極輸出,那么集電極就沒用。在交流通路來看,直流電源短路,那么就等于集電極接地,即公共端。

實際使用,還是需要耦合來確保工作在靜態(tài)工作點的,可能電路是這樣。

和共射的區(qū)別就是輸出端的位置變了。
1,先分析直流,求Ieq,再求rbe (有點難度)
2,分析交流。
做交流通路:

這里反轉(zhuǎn)了CE,為了好看。
還是按照之前三極管的等效電路,有:

且電流方向也和之前一樣。
Au=Uo/Ui
流過e的電流是(1+β)Ib
所以Uo很好求:(1+β)Ib*Re//RL
Ui怎么求呢?
注意到,電流源兩端電壓就是Uo,加上Ube就是Ui了(因為電流rbe方向,過電阻時,電流方向從電壓高處指向電流低處)
(1+β)Ib*Re//RL+Ib*Rbe

約掉Ib,顯然總是小于1。但是(1+β)Ib*Re//RL很大,所以又接近于1。所以
Au約等于1,同相同大小。
共集放大電路也叫做射集輸出器,或者射集跟隨器。因為輸出電壓和輸入電壓基本相同。
但是輸出電流是Ie, 得到了放大(1+β)倍。
所以功率也得到放大。這就很好。
-------------------------------------------
輸入輸出電阻,都是通過輸入電流和輸入電壓的關系來求。
其中在輸入電流部分,ib都輸入進rbe
可以求得

輸入電阻如上式,這個是

x處向里看的電阻,
think:實際輸入電阻在Ui處,因該要并聯(lián)Rb。
輸出電阻,把直流電源短路,輸出電壓就是rbe兩端電壓。而這個電壓等于

這里i就是Ie,再除以輸出電流Ie得到輸出電阻。必須并連上Re,因為Ie輸出時要被Re上的電流分流。
所以輸出電阻很小,這就是共集放大電路,電壓不變而電流增大的原因。同時確保了功率很大。
-----------------------------------------------------
公基放大電路:
基極作為公共集接地,所以無法輸入信號。
顯然,信號是從基極流向發(fā)射極,從而導致Ube變化,進而導致Ibe,并被放大。
那么發(fā)射極E的電壓變化,同樣可以改變Ube,這樣同樣可以影響電流,并被進一步放大。

這就是共基極放大電路的模型,兩個電源,為了滿足發(fā)射極正偏,集電極反偏的要求。
考慮交流通路,簡化


Ubeq,β,rbb’都是已知的,求rbe,求Au,Ri,Ro
這里,留作思考。
共基放大電路,頻率響應很好。
三種電路特點,應用,都自己思考。
-------------------------------------------------
復合管,有很多種,但是千萬要注意,設計時必須有合理的通路。

上面等效的管,指的是偏置要求,都是和錢敏的主管相同。
如果是

就不行,導致兩個不能一起工作。
還有基本原則是,前面管子的發(fā)射集或者集電極,接后面的基極,才能實現(xiàn)雙重放大。
其他也有共集共基,共射共基復合,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
共源放大電路是mos管放大電路,PASS
集成電路中,電容不好集成,無法阻容耦合,只能直接耦合,
另外例如溫度傳感器,變化頻率非常低,也不好用阻容耦合或者變壓器耦合。
直接耦合放大電路的零點漂移:前面討論過,主要是溫度。
差分放大電路
組成:

這是靜態(tài)工作點穩(wěn)定的放大電路。
注意,偏置是通過額外的直流電源提供的。Re用來實現(xiàn)負反饋,穩(wěn)定工作點。
但是Re不能太大,否則沒有放大作用了,所以輸出還是不夠穩(wěn)定。
引入一個電源,和溫漂同步變化。溫漂導致輸出增加,這個電源的電壓也增加。輸出是他們插值,就可以不變。

是顯然這樣的電源很難做出來。

以做個鏡像對稱電路,和他一起飄。尤其對于集成電路,兩個三極管距離很近,溫度就差不多,而且工藝也一樣,就會溫漂完全相同。
但是如果兩個信號源也一樣,那么放大后的差值就始終是0,所以輸入也必須反相,一個高一個就低,這叫做差模信號。類似的如果同高同低叫做共模信號。

最后,再進行一步改進,Re共用,這樣Re會流過兩方的電流,所以Re的電壓上升也會變成兩倍。于是負反饋也會變成兩倍。而且在動態(tài)電路中,Re會消失,后面會看到。
這里,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串聯(lián)很討厭,讓交流電源另一端接地。為了保證三極管依然工作,讓發(fā)射極電壓為負電壓。

****放大電路。
分析直流通路:
直流通路,交流電部分直接置0,接地。

那么U11就是0,且Re,Ube,Rb上電壓之和為Vee。
2Ie*Re + Ube +Rb*Ib = Vee
Ie有是(1+β)Ib ,所以Ib可以求出。(這里Ube就可以簡單看成0.7)
-----------------------------------------------
共模信號抑制,

從這輸出,兩個邊輸出同增同減。
單邊電路看交流通路

就有

Ib被約掉。這就是共模放大倍數(shù)。如果Re大于Rc1就會是對共模信號的抑制。
---------------------------------------
差模信號

中間接地,在任意一個瞬間
由于差模信號,Ib1和Ib2剛好相反,所以Ie1和Ie2,剛好相反,一個流入,一個流出,所以Re上就沒有電流,所以Re上就沒有交流壓降。另外,交流下,直流電源都置0,所以Vee,E點,都是0電位。Re等于消失了。

對于交流通路,就是這樣。
掰過來,就成了醬紫

接地點相連。

最后就是這樣的左輸入,右輸出。
差模放大倍數(shù)Ad=ΔUod/ΔUid

負載在差分輸出線上,就相當于中間接地。所以相當于兩個輸出各負載一半。就有

注意到E點就是地了。
----------------------------------------------
上面是雙端輸入,雙端輸出,還有其他三種接法。
差分放大電路的線性區(qū)比較小,輸入電壓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導致輸出電壓飽和。

這個線性區(qū)還是可以改進的。
think:這同時也就限制了輸入電壓。
1,雙入單出:

雙入雙出沒有共模輸出。
這里RL就是輸出負載。差分放大電路并不是一定要雙端輸出才有用。
單端輸出就可以很好的抑制共模信號了,Re做大就可以抑制共模。

這是單端輸出的等效電路。
2,單入雙出
3,單入單出

注意到,這里Ui是單端接地的,同時右側(cè)Rb也是接地的,所以確實是單端輸入。
實際就等效于

左側(cè)是Ui,也就是-Ui/2 - Ui/2
右側(cè)接地,為0,也就是-Ui/2 + Ui/2。
所以就等于雙入雙出的共模加差模。
共模在雙出時被抵消,所以就剩下和雙入雙出一樣的差模輸出。
同樣,單入單出,就和雙入單出一樣。
-----------------------------------------------
剛才說,Re是愈大,對共模抑制越強。但是又不能短,甚至不能很大,因為他在CE線路上,實際上決定了CE線路能通過的最大電流。太大時,CE的飽和電流就很低。
考慮電流元,電阻很大,同時又有電流供電能力。電流源不太好做出來,但是可以模擬出電流源的性質(zhì)。滿足這個性質(zhì)就是電阻很大。

現(xiàn)在我們用三極管做了一個電流源,放在Re的位置。
Ie3是一個相對固定的值,和上面基本沒關系。
下面的Rce是一個很大的值,因為Vc變化時,Ic變化很小。
這樣既滿足了大的Re,又滿足了可以有一個電流。

----------------------------------------------------
輸出:
我想輸出內(nèi)阻比較小,需要射集輸出器。但是有問題,放大輸出其實有好幾種。

甲類輸出效率很低,沒有放大信號時,所有功率都用來發(fā)熱。有放大時,效率還高一點。最高效率也就50%。
乙類,一半時間導通??梢蕴岣叩浇咏?0%。
但是波形會變形。怎么實現(xiàn)既可提高效率,又可以波形不變。
就可以使用互補的思想,負半周期用另一套電路放大。

正半周用上面導通放大,負半周用下面導通放大。

但是有死區(qū),在0點附近會失真。
所以正負半周都要加壓,實現(xiàn)一個甲乙類的放大。

這是一種思路。Ui的電源壓就被二極管鎖死。

這是另一種思路。
如果I1 和I2遠遠大于Ib。那么可以認為I1=I2。這時,b1,b2的電壓是(R3+R4)/R4。
R4又是Ube所以,b1,b2兩端電壓是Ube的倍數(shù)。這個調(diào)節(jié)就非常的方便。
----------------------------------------------

這里是上面的發(fā)展,注意到后面的復合放大電路是發(fā)射極輸出,所以是射集跟隨器,為的是讓負載不影響放大倍數(shù)。
--------------------------------------------

最左邊是一個雙入單出的放大電路。
到T3,T4是一個達林頓管,而在這個復合管Rc處,是一個電流源,所以電阻非常大。這樣對于電壓來說,電壓的放大倍數(shù)就非常的大。
然后輸出給T5可調(diào)放大,最后射集跟隨,減小輸出電阻。
這個放大電路,整體效果就很好。輸入電阻很大,輸出電阻很小,放大倍數(shù)極大,受環(huán)境影響極小。
-------------------------------------------------
集成運算放大器
可以實現(xiàn)模擬信號的加減乘除,可以實現(xiàn)微分積分,可以實現(xiàn)濾波,波形變換,波形生成。幾乎無所不能。
實際上就是一個方法倍數(shù)非常高的放大電路。這樣一個電路可以用來做什么?
貝爾公司遇到的難題,就是放大倍數(shù)被溫度的影響。進而考慮用無源器件來決定放大倍數(shù)。
這里就想到了負反饋來實現(xiàn)放大,無源器件決定放大倍數(shù)Af。但是前提是設計一個放大倍數(shù)非常大的放大器。
最開始是用電子管做的,直到1965年,仙童公司做出了一個商業(yè)應用成功的集成運算放大器μA709,當然只是成功應用了,其實還有很多缺點,需要補償,而且不是很穩(wěn)定,直到下一代產(chǎn)品μA741問世,到現(xiàn)在還在用。
------------------------------------------------------
概述:
高增益,溫度穩(wěn)定性高,輸出能力強,輸入電阻大。
一般設計為這樣的結(jié)構(gòu)

第一級很重要,一旦受到干擾,溫漂,這些信號都會在后級被放大。
最好的顯然是差分放大電路,所以可以看到第一級有兩個輸入。
中間需要比較大的放大倍數(shù),所以用共射放大電路。為了放大倍數(shù)很大,Rc越大越好。
輸出功率已經(jīng)比較大,采用甲類放大,就會導致發(fā)熱很高。所以采用甲乙類,在正負半周期分別放大,實現(xiàn)互補輸出,即在正負半周期用兩個射極輸出器實現(xiàn)互補輸出。
偏置電路是在電路中讓三極管或者MOS管工作在正向放大狀態(tài)下的一個直流電源。在集成運放中設計的時候很講究。
希望Rc大,Re大,但是實際電壓又不能很大。所以干脆用電流源。
這里就先來重點討論一下電流源如何構(gòu)成。
1,集成運放的結(jié)構(gòu)特點
不適合用電容,等等。
2,運放組成及各部分作用
3,電壓傳輸特性

即Uo和Up-Un的關系。

所以實際增益區(qū)很窄,很容易飽和。
think:這個電路就比較適合用來做機器學習中的sigmoid函數(shù)。或者tanh函數(shù)。
1,線性工作區(qū),Uo = Aod(Up-Un)
Aod是差模開環(huán)放大倍數(shù),非常大。幾乎就是Up>Un時,正向飽和。Un>Up時,反向飽和。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如果真的這個運放工作在線性工作區(qū)了,那說明Up約等于Un。
能讓運放工作在線性放大區(qū)的方法就是加入負反饋。所以加入負反饋,讓電路工作在線性放大區(qū)的時候,得到的結(jié)果就是Up約等于Un。而且可以看出Aod越大,Up,Un越是相等。
這個Up約等于Un在后面稱之為虛短。
2,非線性工作區(qū)
可以用作電壓比較器,很簡單的判斷Up,Un誰大。Up大輸出正電壓,Un大輸出負電壓。
think:可以用來制作太陽能跟隨電路。
3,輸入電阻非常大
Up和Un可以近似沒有電流,這又稱之為虛斷。
注意,虛斷始終存在,因為輸入電阻就是很大。而虛短的前提是運放工作在線性放大區(qū)。
----------------------------------------------------
電流源電路

在這里就遇到過,但是這個不便于控制,電阻也會加大功耗,所以需要修改。
------------------------------------------------------
改進型電流源電路

之所以這么射極,是因為三極管放大倍數(shù)受溫度影響,所以直接控制基極電流的三極管恒流源是不靠譜的,電流會隨溫度變化。
而設計成電流鏡,Ir約等于Ic0,放大倍數(shù)越大,越是如此。而Ib0=Ib1,所以Ic0=Ic1。而Ic0隨著溫度變化只會在接近Ir和更接近Ir的小范圍內(nèi)變化,所以Ic1也就很穩(wěn)定。
鏡像電流源電路。
改進型電流源電路,加一個射極輸出器(放大電流)

這樣Ib2占的比例就更小,所以Ir就更接近Ic0,所以就更穩(wěn)定。
Think: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Ir上的電壓是恒定的么?其實未必,三極管Uce的電壓并不能保證一定吧。
更好的改進:威爾遜電流源

Ic2是輸出,溫度穩(wěn)定更好。

根據(jù)這個路徑就可以求出R上的電壓,等于Vcc減去兩個PN結(jié)壓降。也就求得了Ur,繼而求得Ir。
作為鏡像Ic0就等于Ic,繼而求得Ie2。繼而求得Ib2,最終可以求得Ir=Ic2.
他可以解決β值比較小的時候,Ir和Ic2的近似相等問題。其次對于T2,射極是一個電流源,所以溫度穩(wěn)定性更好。
-----------------------------------------
多路電流源:一個控制控制一堆輸出電流。

Ic1,Ic2,Ic3,為輸出電流。

這是通過集電極區(qū)不同的面積,產(chǎn)生不同的電流輸出。這實際就是一個多集電極電流源,當然這里還沒有處理溫度問題。
think:把Vcc換成電流源,應該就可以溫度穩(wěn)定了吧。而如果是電壓源,Ir基本穩(wěn)定,那么輸出Icn就會隨著放大倍數(shù)的變化而波動。Vcc換成電流源后,這就是威爾遜電流源。
mos管,使用類似的結(jié)構(gòu)也可以作出電流源

----------------------------------------------
以電流源為有源負載。

這個電路,下半部分是一個共射放大電路。但是上半部分少了Rc和Vcc。這里Rc和Vcc都由直流源來提供。于是Rc相當于非常大。
可以注意到,在共射放大部分,Ic1受Rb控制,在電流源來看,Ic1又受到Ir鏡像控制。所以這兩邊要匹配。而Rc和電壓放大倍數(shù)有關,所以這里就可以實現(xiàn)一個很高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
---------------------------------------

下面是差放,上面是電流源。Io作為單邊輸出。
Ui的輸入,+是同向端,-是反向端。
分析后會發(fā)現(xiàn)用鏡像電流元做這里的Rc負載,Io輸出會增加一倍。
---------------------------------------------------
F007電路

很復雜,左中右分別是輸入,中間,輸出?,F(xiàn)在來分析一下。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后級是互補堆成的功放,中間是復合管共射放大,初級是電流源供電的差分放大電路。
到這里會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基本能夠讀圖了。
----------------------------------------------
反饋的概念
虛短,虛斷。
工作在線性放大區(qū)時:
Uo=Aod(Up-Un)
Up就是U+,Un就是U-
所以Up-Un = Uo/Aod
Aod趨向于無窮,所以Up-Un趨向于0.
所以Up-Un趨向于相等。
所以想使用虛短的概念,就得把運算放大器用在線性工作區(qū)。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負反饋。
什么是反饋。什么是電路中的反饋。首先輸入會影響輸出。我們回過來讓輸出影響輸入,這就是反饋。整個流程變成一個環(huán)。

輸入Xi 經(jīng)過放大A,產(chǎn)生輸出Xo,A就是傳遞函數(shù)。
對這樣一個系統(tǒng),沒有反饋。

Xi作為輸入,Xi' 作為盡輸入。沒有反饋時,輸入就是等于盡輸入。

我們把輸出,經(jīng)過一個電路處理后返回輸入端。返回的信號Xf = F(Xo)
那么現(xiàn)在實際的盡輸入X‘i就是Xi + Xf 這兩個輸入的代數(shù)和。從而又去影響輸出。從而形成一個環(huán)路。
-------------------------------------------
反饋的概念:
輸出的一部引回輸入端,影響原來的輸入量。

在運放中,Up-Un就是盡輸入量。
正反饋:反饋量增強了盡輸入量。
輸出量增加,反饋量也增加,繼而凈輸入量也增加。
對于放大電路,凈輸入量增大,輸出量繼續(xù)增大,從而越來越大。在電路中,輸出不可能無限增大,所以很容易飽和。
正反饋可以自給自足,一般用在自激震蕩中。
---------------------------------------
負反饋:反饋量削弱了盡輸入量。
凈輸入量 = 輸入量 - 反饋量
Xi’ = Xi - Xf
這樣Xi‘上升,會導致Xo上升,導致Xf上升,導致Xi’下降一些。最終Xi‘還是會上升,但是不會那么大。

最終產(chǎn)生這樣的結(jié)果,趨向于穩(wěn)定。
--------------------------------------------
對反饋信號來說,還分為直流和交流。
直流反饋:反饋信號是直流。
交流反饋:反饋信號是交流。
用交直流通路來判斷。
在電路中,就是看直流通路存在反饋,那么就是直流反饋。
如果交流通路存在反饋,那么就是交流反饋。
-------------------------------------------
1,存在性判斷:
(1)原則:輸入和輸出存在通路。輸出是否影響了輸入。
think:在射頻電路中,即便表面不存在通路,但是S12的存在也表明輸出會影響輸入。
(2)瞬時極性法:
假設輸入量增加一個瞬時的正增量,然后一路分析,回到反饋量的變化,繼而到凈輸入量。
如果反饋量為0,那就是沒有反饋。
如果導致凈輸入量增加,就是正反饋。
如果導致凈輸入量減少,就是負反饋。
使用瞬時極性法,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盡輸入量。
--------------------------------------------
1,首先需要找到凈輸入端子。
對于運放,凈輸入端就是P和N端口,值就是Up-Un。

對于晶體三極管,Ube就是凈輸入端。
think:Ib和Ube都可以認為是凈輸入,取決于分析什么問題。但是Ib作為輸入,很難找到反向輸入端,也就是說很難進行負反饋。

對于場效應管,Ugs就是凈輸入端。

(前提是都在放大區(qū))
2,增量加入進行瞬時正極性分析:
對于運放,P極輸入一個正增量,輸出增加,反饋到N,N增加了。P- N就會減小。所以是負反饋。
如果增量是負呢?分析時需要注意,P未必比N大,分析時,可以假設P和N是相同的,作為起始點。
抓住凈輸入點,就可以很容易判斷(通過凈輸入點的增加來判斷反饋)
對于三極管,也一樣,可以分析。但是負增量時要注意,ce端是有一個基礎電流。所以負增量產(chǎn)生的反向電流,也是加在這個基礎電流之上,實際的電流還是CE方向的。
3,反饋信號存在性判斷時。
相當于把輸出看成是獨立信號源。輸入置0,看看能不能在某個輸入端子上產(chǎn)生信號。
think:S21正常來說不會影響輸入本身,因為不會從輸入端流入。但是如果在輸入端不連續(xù)點,就會產(chǎn)生反射,把S21的信號反射回輸入,從而影響輸入。
--------------------------------------------
think:在上面的課程中,通過負反饋的思想,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已經(jīng)嘗試)出,反饋網(wǎng)絡只需要是一個分壓電路,就可以很容易的實現(xiàn)定值放大。
反饋判斷練習:

總結(jié):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在同一端子上,極性相反,就是負反饋,極性相同就是正反饋。
think:因為最簡單的反饋網(wǎng)絡輸入輸出必然是同增同減的。而運放的負端,是反向放大端,所以最簡單的反向放大電路就是負端輸入,反饋電路是分壓電路的反向放大電路。

最后這個例子,這是一個正反饋放大電路。
think:通過這樣的式子來判斷就會更簡單

Un下降,導致Uo上升,進而導致Up上升。所i有Up也上升,-Un也上升,輸入是增加的。
總結(jié)2:反饋信號在相異端子上,極性相反是正反饋,極性相同是正反饋。
------------------------------------------------

分析這個電路的反饋。Ube是輸入 是Ub-Ue,Ub瞬時增加,Ib也就增加,Ue也就瞬時增加,e是反向端,所以這就是一個負反饋電路。
另外,Ib增加時,Ic增加,Vcc不動,Uc極輸出下降。

多級放大電路的極間反饋。一級一級分析,會發(fā)現(xiàn),這里R3是一個級間負反饋。
-----------------------------------
由于電容存在,上面R5是一個直流反饋,交流沒有反饋。

看下這個電路,對于交流,負端相當于接地,所以沒有反饋。而直流存在反饋。

這個只存在交流反饋,直流無反饋。因為直流斷開,無通路了。

第一級內(nèi)部無反饋,第二到第一極,有個極間反饋,負反饋。
第二級內(nèi)部,有一個負反饋。
都是使用判斷回來的反饋是增強還是削弱輸入來判斷的。
------------------------------------------------
我們研究最多的是交流負反饋。
輸入有電流信號和電壓信號。
輸出也是有電流信號和電壓信號。
實際電路中經(jīng)常需要用到電流和電壓的轉(zhuǎn)換。
電壓信號向外傳輸時,電壓信號受干擾影響很大,所以想抗干擾能力強,都會轉(zhuǎn)換成電流信號。
這就要要把電壓變?yōu)殡娏鳌?/p>
組合起來共有四種可能:
電壓放大電壓,電壓放大電流,電流放大電壓,電流放大電流。
這四種轉(zhuǎn)換也可以通過(交流)負反饋來做。

這里的輸出電壓還是輸出電流,是指輸出本身是更接近電壓源還是更接近電流源。
那么這里就可以通過負反饋來實現(xiàn),負反饋就像是一個監(jiān)控系統(tǒng),我的反饋網(wǎng)絡監(jiān)控的是什么,后面輸出的就是什么。
think:這個思想也很不得了。想使用反饋網(wǎng)絡去穩(wěn)定什么輸出也就瞬間明了。
一,電流,電壓負反饋
1,電流 Xf取自于電流。
2,電壓 Xf取自于電壓。
-----------------------------------------------
反饋的形式是
Xi-Xf=Xo
這就說明這三種應該是同一個單位,因為電壓不可能和電流加減。所以也就意味著三個值單位是一樣的。
那么電壓和電壓疊加,肯定是要成串聯(lián)形式。電流就需要是并聯(lián)。
1,串聯(lián)形式的負反饋,意味著輸入信號是電壓源。
2,并聯(lián)的負反饋,意味著輸入信號是電流源。

電壓電流,并聯(lián)串聯(lián),共有四種可能。另外四種組態(tài)是四種放大模式,正反饋不是放大電路,所以不這么分。

對于輸出的兩端,直接取兩端電壓返回,所以是電壓反饋。
輸入輸入電壓 Ui = Ui‘ + Uf (上下都是上正下負,所以是相加,所以是這是串聯(lián),電壓求和的關系。)
所以Ui' = Ui - Uf。

首先從輸入負端直接取電流。
所以反饋的是電流。但是在輸入端,進行的是串聯(lián)疊加。

輸出端反饋的是電壓。在輸入端,是并聯(lián)關系( Ii = Ii’+If )
組態(tài)的判別:
電壓電流反饋:
如果把輸出電壓置0,其實就是短接。反饋信號Xf變成0了,就是電壓反饋,反之就是電流反饋。
串并聯(lián),如果反饋點和輸入點在一個端子上,就是并聯(lián),反之就是串聯(lián)。
分析時會發(fā)現(xiàn),這兩條準則非常有用。
-------------------------------------------------------
對于單一的反饋環(huán),要不是電壓反饋,要不是電流反饋。只能二選一,對于多反饋環(huán),可以實現(xiàn)多內(nèi)容反饋。

取的是電壓,反饋后連接到輸入的同一個端子上,所以是并聯(lián)電壓反饋。
另外,U-端輸入一個瞬時正值ΔU,Uo就是一個負值,反饋回來,消弱ΔU在正方向的變化。所以是負反饋。
如果輸入是電壓源,實際上是沒有反饋的。因為并聯(lián)過來,不會影響輸入電壓。

輸入端還是并聯(lián),負反饋。輸出端置零,也就是短路后,得到

輸入端為正時,輸出端為負。所以R1上的電流是從左到右的,R2地始終為0,所以I2是從下向上的。電流如圖所示。按照上面的筆記,輸出電壓置0,依然有反饋,所以是電流反饋。
think:但是往往電流反饋也相當于形成分壓電路,也會影響電壓。只有當輸入電壓為0,完全不會影響反饋電流的時候。
分析,正負反饋,電壓電流,并聯(lián)串聯(lián)。數(shù)學分析,測試電阻變化,看看穩(wěn)定的是電壓還是電流。
--------------------------------------------------
反饋組態(tài)練習:

分析組態(tài),主要區(qū)分,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輸入串聯(lián)還是輸入并聯(lián),正反饋還是負反饋。
本圖電壓反饋,串聯(lián)。瞬時輸入正,輸出正,推高負輸入端,消弱輸入,負反饋。

串聯(lián)負反饋,但是注意,RL是負載。輸入的是RL兩端電壓。RL兩端置0,就是RL短接,依然有反饋。是電流負反饋,而且是非常不錯的電流串聯(lián)負反饋。

串聯(lián),負反饋。Uo置0,對反饋基本沒影響,電流反饋。
----------------------------------------------

Ui是輸入,Uo是輸出。T1反向放大,T2,反向的反向成正向。Uo是一個正向放大。
同時T2輸出反饋回T1的e,推高T1的負輸入端,消弱輸入產(chǎn)生負反饋。
并且,由于輸入在正端,反饋在負端,所以是串聯(lián)。U0短路,反饋就回消失,所以是電壓反饋。

首先分析電流方向。在反饋左邊是抽。直接連接到B,是負反饋。接的同向端是并聯(lián)。2K歐作為輸出,那么置0后,輸出還在,所以是電流反饋。

是正反饋
--------------------------------------------
深度負反饋:輸出對輸入的放大倍數(shù),不再由放大器決定,而是由反饋網(wǎng)絡決定。

這里Af是帶反饋網(wǎng)絡的放大倍數(shù)。

Xo = Xi' * A
Xi' = Xi - Xf
Xi'是直接輸入。
Xf = F*Xo
=A*F*Xi'
所以

所以

Xi‘ 約掉,就是A/(1+A*F)
其中1+AF就是反饋深度,遠大于1時就是深度負反饋。(1+A*F>>1就是深度負反饋的條件)
這時1可以忽略,就有

Af稱為閉環(huán)放大系數(shù)。A消失了,而且A越大,越是會消失。
結(jié)果就是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
這里注意,深度負反饋下,放大倍數(shù)是負反饋系數(shù)的導數(shù),是一個重要條件!
-----------------------------------------------
反饋網(wǎng)絡
電壓串聯(lián)放大電路

對于這樣一個網(wǎng)絡
Auu = Uo/Ui'
Fmm = Uf/Uo
Afuu(閉環(huán)放大系數(shù))=Uo/Ui
是把一個電壓放大為另一個電壓。
---------------------------------------------
電流串聯(lián)放大電路

把一個電壓放大為一個電流
Aiu = Io/Ui
Fui = Uf/Io 為什么呢?
因為輸入是電壓,只有電壓串聯(lián)組合。所以反饋的結(jié)果需要是電壓。
Afiu = Io/Ui 是把電壓放大為電流。
----------------------------------------
電壓并聯(lián)

是把電流變?yōu)殡妷?/p>
Aui = Uo/Ui’
Fiu = Ii/Uo
注意下標都是輸入在后面,輸出在前面。
Afui = Uo/Ii
-------------------------------------------
電流并聯(lián)

Aii = Io/Ii‘
Fii = If/Io
Afii = Io/Ii
---------------------------------------------

Fuu=Uf/Uo = R1/(R1+R2)
那么Auuf = Uo'/Ui‘ = Uo/Uf
因為,Uo’=Uo。在輸入端,由于放大器的虛短。所以Uf‘=Uf
所以Auuf = 1/Fuu
所以這樣一個串聯(lián)電壓反饋電路的放大倍數(shù)就是(R1+R2)/R1。此時實際方法倍數(shù)完全由反饋網(wǎng)絡決定。
可以嘗試實驗。
----------------------------------------------------------

電流串聯(lián)。
Fui = Uf/Io
F定義始終是反饋和輸出的比值。反饋的是什么,分母就是輸出的什么。輸入是什么,分子就是反饋的什么。
Aiuf = Io/Ui
其中Io是同一個,而Uf和Ui再次因為虛短必然相等。
所以Aiuf = 1/Fui
其中,Io的電流只通過RL,經(jīng)過R到底。由于虛斷,不會流進放大器。所以Uf = Io*R = Ui
所以Aiuf = 1/R.
Io = Ui/R
其實總結(jié),串聯(lián)輸入都是Ui = Uf,因為放大器輸入端口間沒有電壓。
因為,Uo = RL*Io 且 Afiu = Io/Ui = 1/R
所以:這里的Afuu = RL/R
------------------------------------------------------

電壓并聯(lián)
Fiu = If/Uo
Aiuf = Uo/Ii
U- 一端的輸入口,由于虛短,電壓必然和U+一端一樣,也是0V。所以R上的電壓就是Uo。
所以If = - Uo/R。
所以Fiu = -1/R。
又因為虛斷,輸入電流只能走R。所以Ii = If
所以Aiuf = Uo/(Uo/R)= R。
Uo = R*Ii
-------------------------------------------------

并聯(lián)電流反饋
Fii = If/Io
If是R1上的電流。而Io是R1上的電流+R2上的電流。
射R1,R2另一端的電壓是U。
If = U/R1
lo = U/R1+U/R2
所以Fii = (1/R1)/(1/R1+1/R2)
=R2/(R1+R2)
Aiif = Io/Ii
Ii = If 還是因為虛斷,所以
Io =(R1+R2)/R2 *Ii 對于電流也是放大的。
一定注意,R2不能省略。一旦省略,直接就成了正反饋電路。
R1也不能省略,一旦省略,反饋的負端等于直接接地,也就沒有反饋了。
所以R2方向上實際上就是沒有反饋的,只是作為分流之用。
-----------------------------------------------------
在深度負反饋下,A= 1/F 這個總成立。

注意,這個Uo是RL上的電壓,短路RL明顯對電路反饋沒有影響。
think:這理論上是電流反饋,但是模擬器測試,發(fā)現(xiàn)首先只能放大正半周期,其次穩(wěn)定的是電壓。
現(xiàn)在,我希望求這個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
先求反饋系數(shù):

注意,這里其實不太好求。
就有:

輸出電壓等于輸出電流乘負載電阻。
所以:

最終:

--------------------------------------------------------

不用負反饋,這個電路的方法倍數(shù)很難求。
1.首先,瞬時極性,第一級差放輸出的是下降,第二級三極管首先注意到是PNP型三極管。
PNP型三極管,B端下降,注意到EB的電流是增加的。那么流過三極管的被放大電流也就是增加的,所以C端電壓會上升。這個上升的電壓反饋到負端,那么就是負反饋。
2,反饋在不同端子上,是串聯(lián)負反饋。
3,一旦輸出置0,輸出點電壓被鎖死。而就在輸出點直接反饋,所以反饋也就沒有了。
是電壓串聯(lián)負反饋。
那么分析Uo/Ui就很簡單了??聪翭uu
T2的B級輸出很小,所以可以認為Uo直接被R4,R2分壓,所以Fuu = R2/(R2+R4)
Auuf = (R2+R4)/R2
---------------------------------------------

比較容易分析:
負反饋,串聯(lián),對于交流通路,電壓反饋。
還是一樣的分壓方式。

think:這里不太對吧,Re1上的電流和Rf上的電流不一樣啊。是只考慮反饋的影響么?
------------------------------
之前的放大倍數(shù)帶有估算性質(zhì)。
開環(huán)狀態(tài)下,放大倍數(shù)是A,在外界影響下,放大倍數(shù)產(chǎn)生變化ΔA。那么放大變化率就是ΔA/A。
在負反饋狀態(tài)下,放大倍數(shù)是Af,在外界影響下,放大倍數(shù)產(chǎn)生變化ΔAf。那么放大變化率就是ΔAf/Af。
現(xiàn)在就是考慮這個變化率是否縮小。
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讓ΔA變小,就會變成微分。
利用公式Af = A/(1 + A*F)
就有dAf/dA 等于后面數(shù)的導數(shù),然后再移項。
最終可以知道(已求),新的變化率是原變化率的1/(1+AF) 倍。
說明反饋深度越深,穩(wěn)定度越好。
------------------------------------
負反饋對Ri,Ro的影響。
1,對Ri,串聯(lián)會提升輸入電阻。所以輸入就更加是看電壓,電阻越大,功率越小。

就有

反饋后的輸入電阻顯然是反饋后的總電壓除總電流。
所以是Ui’/Ii‘。Ui’是原電壓和反饋電壓求和。
而反饋電壓是先放大A倍再過反饋網(wǎng)絡F。
所以就有Ui‘ +A*F*Ui’ 所以電阻變?yōu)?1+AF)倍。
2,對Ri,并聯(lián)會降低電阻。前端是電流源,所以輸入電阻越小功率越小。


對于電流做上面類似操作,這個式子成立的前提就是放大的是電流。
所以并聯(lián)輸入電阻是下降反饋圣都倍。(1+AF)
---------------------------------------
輸出電阻:

電壓反饋:必然是減小輸出電阻,才能接近電壓源。減小了(1+AF)倍。沒有推理過程。
電流反饋:輸出電阻增大,增加了(1+AF)倍。

注意,不在環(huán)路內(nèi)的電阻,不會影響反饋深度,比如這里的Rb。
----------------------------------------
增大輸入電阻,引入串聯(lián)反饋。
穩(wěn)定輸出電壓,引入電壓反饋。
反之引入并聯(lián)反饋,電流反饋。
負反饋的穩(wěn)定性和頻帶待改善都放在放大電路的頻率相應中分析。
----------------------------------
深度負反饋下,輸出只和反饋有關。實際上就是忽略了凈輸入,表現(xiàn)就是虛短。
Up=Un
虛斷:in = ip = 0
對于放大電路的分析都是基于這兩點。
首先Uo = f(Ui)
對于輸入電壓Up = f1(Uo,Ui) 即同向端電壓是uo和ui的疊加產(chǎn)生的函數(shù)。
同樣對于Un = f2(Uo,Ui).
現(xiàn)在uo和ui當作獨立信號源。
虛斷即導致Up=Un,即可以聯(lián)立出 f1,f2的關系式。從而求出Uo = f(Ui)這個關系式。
這是一個普適的計算方法。
-----------------------------------------------
比例運算
反向比例放大電路。

這里in是一個分壓電路。電壓的疊加定理:可以兩個電壓分別置零下,另一個電壓源產(chǎn)生的電壓的效果之和。即Uo看成0,Ui在N點產(chǎn)生的電壓,和Ui看成0,Uo在N點產(chǎn)生的電壓之和。即:

由于虛斷,p點的電壓就是0。Up=0。
聯(lián)立Up = Un即得到,

------------------------------------------------------
另一種方法,Up = Un = 0
ir = Ui/R 由于虛斷,iR的電流就等于if
所以

這里輸入電阻就是R。
但是如果輸入端是電壓型電源,那就要求Ri很大。那么Rf就更大。

這種電路可以讓Rf不用那么大,具體分析沒太懂。
-------------------------------------------------------------------
同向比例放大電路:

think:正向比例放大器的輸入端和反饋端不是一個端口。就意味著這是用電壓來放大。
而Up就是Ui。
對于Un就是R和Rf對Uo的分壓。

聯(lián)立式子Up = Un,所以得到

同樣,第二種方法:
Up = Un = Ui
所以Un = Ui
ir就知道了, ir =if = Ui/R。
所以:

think:這就像是杠桿,Gnd相當于杠桿的支點,輸入端相當于主動端,輸出端相當于被動端。同向反向都可以實現(xiàn)。
總結(jié):反向端是反向比例放大,同向端是同向比例放大。
----------------------------------------------------------------------
放大電路舉例:

正端Up = Ui,因為虛短。
負端Un = Uo也是因為虛斷,R上無電流。
所以Up = Un,所以Uo = Ui

這個也一樣,都是電壓跟隨器。

這是兩級的放大電路。一級一級來,還是一個反向比例放大電路,好處是輸入電阻很大。因為第一極是串聯(lián)反饋。
------------------------------------------------
加減:
反向求和電路:

電路中的求和有疊加定理,還有電KVL,KCL。
think:這里再次看出放大電路組態(tài)的重要性。這的輸入端和反饋端是同一端,所以是電流控制放大。
這里if = i1+i2+i3,這是很顯然的,同時也就是KCL。
現(xiàn)在要Uo和Ui的關系,所以就用電阻,實現(xiàn)橋梁。電阻是電壓和電流的比例關系。
然后,利用虛斷,讓N點變?yōu)殡妷?點。實現(xiàn)反向放大。
############
這里順便講了微積分電路的實現(xiàn)方法。在反向放大電路中,

輸入電流和反饋電流是必然相等的。而輸出的電壓是通過電壓,電流和電阻的比例關系得到的。
think:通過畫圖可以看出,由于N點電位恒定(虛短),從而讓輸入輸出電壓不會直接互相影響。又由于N點不會分電流,從而讓電流直接相等。利用這個關系就可以得到微積分電路。
那么如果不用電阻,比如

輸入電壓和電流依然是電阻的比例關系。而輸出電壓和電流換成一個微積分關系。(這里用電容)這就實現(xiàn)了積分電路。
反之,輸入用電容,輸出用電阻,就實現(xiàn)了微分電路。
think:太巧妙了,豁然開朗。指數(shù)對數(shù)電路同理,只要找到一個器件,兩端電壓,電流是指數(shù)或者對數(shù)關系(二極管)。
同向求和電路:

電壓可以用疊加定理分析。這里是同向相加,那么加減就可以用同向反向的組合來實現(xiàn)。
加減運算電路:

---------------------------------

和分析的一樣。這是積分電路對電壓的轉(zhuǎn)換:

注意到,積分電路就是相位轉(zhuǎn)90度的電路。
think:一直的想法,積分就是把頻譜上所有的信號都相位轉(zhuǎn)變90°,數(shù)學上也很好證明,但是這意味著另一件事:三角波和方波的頻譜的模是相同的?!

另一種微分電路:逆函數(shù)型微分運算電路

可以看到,就是把反饋電路做成積分電路,輸入輸出調(diào)換。
think:這個也包含著比較深刻的想法,就是深度負反饋的輸入輸出完全由反饋電路決定。反饋電路確定兩者的電壓和電流關系后。放大器就會固定這個值,而且不讓其受源和負載的電阻影響。并且隨便拿到一個電路,想取反都可以這么干。另外一個細節(jié),這里積分電路是負的,所以主電路是正端輸入,反饋到正端,實現(xiàn)負反饋。
-------------------------------------------





除法電路可以用逆電路,也可以使用對數(shù)再減法再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