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薛綜是怎么樣的一個人?
??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今安徽濉溪)人。薛綜的先祖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孟嘗君受封于薛地。薛綜后來依從族人避難到交州,師從劉熙學習。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士燮歸附孫權(quán),征召薛綜為五官中郎將,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當時交州剛剛開發(fā),刺史呂岱率領(lǐng)大軍前往討伐,薛綜與他一道前行,渡海南征,直到九真。完成任務(wù)后返回京城,兼任謁者仆射。

?? 公元232年(嘉禾元年)正月,孫慮去世 ,薛綜入朝任賊曹尚書,升為尚書仆射。當時公孫淵投降東吳而復(fù)叛變,孫權(quán)十分忿怒,想親自出軍征討。薛綜上表勸諫說:“帝王之人,乃萬邦元首,天下人以其維系生命的人。故此他的居住要重置門戶敲擊木柝以戒備意外;他的出行則清灑道路節(jié)制車馬速度以形成威嚴氣勢,這就是為了保全萬邦平安的福運,鎮(zhèn)撫四海的民心。從前孔子憎惡時局,托言乘桴浮于東海,季由聽說甚為高興,他因才干無可取之處才受到拒絕。漢元帝打算乘御樓船,薛廣德請求刎頸用血來染車。為什么呢?因為水、火是最險之物,不是帝王應(yīng)該涉足的。諺語說‘千金之子,不可坐在堂屋的檐下’。何況萬乘之尊呢?現(xiàn)在遼東戎貊小國,沒有堅固的城池和防御的措施,武器不鋒利,軍隊散亂如犬羊之群,前往必能獲勝,的確像圣明詔書所言。然而其地寒冷貧瘠,谷物無法生長,民眾習慣乘馬,遷移漂泊無常。突然聽說大軍降至,自忖不能敵對,鳥驚獸散,驅(qū)馬遠奔四散逃命,一人一馬都不得看見,雖然獲得無人的空地,守著它無什么益處,這是不可出兵的原因之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