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因為害怕沖突,多少人將人生忍成了平庸!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長久以來,我們都生活在一種“息事寧人”的環(huán)境中,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生理念,逐漸成為一個“明哲保身”的人。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私、虛弱和無能的狀態(tài),是一種生命的低級層面。
因為自私,我們就只顧自己的得失,“各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就像魯迅所說過的那樣,這樣的人一旦得勢,就會盛氣凌人,變?yōu)椤案魅瞬粧唛T前雪,卻管他家瓦上霜”了。
所以,所謂息事寧人、明哲保身的“本分哲學”,無非是弱者的自私和無能的緣故。
因為害怕沖突,多少人把人生忍成了平庸?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矛盾無處不在,人與天地之間有巨大的矛盾,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矛盾,人與自己之間也有無休無止的矛盾。
矛盾無處不在,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
而矛盾意味著沖突和斗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古時候的人們需要跟大自然作斗爭,以贏得生存。
自這個世界有人類以來,部落和部落、國家和國家、人和人之間,都是爭斗不休,“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p>
還有人與自己之間,各種想法的沖突,情與義,法與理,利益和原則,理性與感性……一直是矛盾不斷,沖突不休。

沖突會帶來痛苦,讓人感到不安全,不穩(wěn)定,所以很多人找到了一個應付的辦法:
忍!
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忍一忍就沒事了;遭遇痛苦的時候,忍一忍就過去了;難以選擇的時候,忍一忍就躲過去了……
一個“忍”字,實在是自欺欺人的法門。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每個人都是在不確定性的環(huán)境中,有各種風險和挑戰(zhàn),這就意味著,自欺欺人,總想過太平日子,不想、不敢斗爭,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真正的強者,總是要有所作為,在面臨矛盾和斗爭的時候,他們總是意氣風發(fā),興致勃勃,“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這里要強調一下,是“與人奮斗”,而不是“與人斗”,兩者的內涵和格局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積極向上的進取,后者則是勾心斗角之意。
比如在企業(yè)管理中,老板就經常遇到下屬偷懶、愚笨、茍且的問題,如果你對此“忍一忍”,那你的隊伍肯定是帶不起來,沒有什么戰(zhàn)斗力。
工作就是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逃避是懶惰和無能的表現(xiàn)。

任正非在華為就經常強調奮斗,企業(yè)只有通過奮斗才能贏得生存和發(fā)展,華為的成功是與國內外競爭對手不斷奮斗的結果。
除此之外,任正非還提倡自我的奮斗,他告訴華為人要堅持自我批判,這就是在思想里自我斗爭,是思想上的奮斗。
只有奮斗才能成長,只有奮斗才能自強,強者總是以奮斗為樂趣,他們享受與問題、麻煩和矛盾的斗爭過程。
人性都是懶惰的,自私的,虛弱的,所以我們要跟這些人性的弱點作斗爭,最怕就是以忍為名的懈怠。
時光飛逝,生命苦短,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是不斷向前,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而不能固步自封,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