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采用郡縣制,大家知道郡是什么意思嗎,說來非常有意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完成一個劃時代的壯舉,確定中國2000多年的政治框架,大一統(tǒng)理念貫穿至今。秦始皇完全廢除封邦建國的制度,全部采用郡縣二級制度,把權力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當時秦帝國共用36個郡,各郡縣長官全都是秦始皇直接任命。

郡縣制度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創(chuàng),最早起源于春秋時代,說來挺有意思的,春秋時縣比郡大,說文解字告訴我們,周天子擁有一千里的地盤,下轄一百多個縣,每個縣有4個郡,這么一來滿天下的郡會非常非常的多。周王分封上大夫按縣來,分封下大夫按郡來??ぞ褪侨旱囊馑迹侨藗兙劬拥牡胤?,也就相當于一個鄉(xiāng)鎮(zhèn)或村落,所以呀郡的數(shù)量非常多不足為奇。
還是君的意思,把公侯的封地稱為君,代表一種至高無上。比如商鞅的封地在商於之地,所以也被稱為商君。戰(zhàn)國四大公子,都被尊稱為君。
到了秦漢時期,郡的寫法發(fā)生了變化,意思自然也就變了,君字偏旁在左,邑字偏旁在右;君是君主的意思,邑能容納百姓,所以用君字取名,稱為郡。當時的郡明顯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他變得大了,下面還要下轄許多的縣城。郡的長官叫郡守,后來叫太守,縣也有大縣小縣之分,大的縣長官叫縣令,小的縣長官叫縣長。

取什么樣的郡名,古代人大有講究,主要遵循有六個原則。
一、按周王朝時列國來命名,比如魯郡、齊郡、吳郡、蜀郡等。
二、用舊的城市名來命名,比如很早時候就有長沙城、丹陽城,所以就起長沙郡、丹陽郡。這也間接證明了這兩個地方,歷史悠久,有至少3000年的建城史。
三、根據(jù)山名來命名,采用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的原則,比如泰山郡就以泰山來命名的,泰山之南的就稱為山陽郡。
四、以山川河流的原則,比如黃河之西起名為西河郡,黃河以東為河東郡,黃河以南叫河南郡,黃河與太行山之間叫河內郡。濟水以南叫濟南郡,濟水以北叫濟北郡。
五、按照地方的特產(chǎn)命名,比如金城郡出金子,所以叫金城,酒泉郡是因有酒味的泉水,所以這樣命名。雁門是大雁棲息地的意思。
六、用王的號令命名,比如大禹時期,大禹在南方的一座山上考核諸侯功績,那座山被命名為會稽山,會稽就是考核的意思。

以上是郡的小常識,我為大家普及一下,發(fā)現(xiàn)古代人挺有文化,挺有內涵的,慢慢形成一種取名文化。最后再說一下最常見的,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用,那就是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然后你再看中國地圖時,會變得非常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