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學日語,那些被誤解的日本卡通形象
有時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就如同你的微信頭像用久了,就會被人潛移默化的認為你的真人形象就是你頭像的形象。
你覺得不是嗎?
先來玩?zhèn)€測試
【關鍵詞】小學生、大框眼鏡、紅領結、藍色西裝套
以上內容結合,你會想起誰?
我說一句“死神小學生”你不可能猜不出來吧。

然而,在日本這個IP文化如此鼎盛的國家,有些日本卡通形象卻總是被人誤解,它們可能是原型不夠吸引而進行了優(yōu)化改造,也可能是因為初始形象與大眾的第一感官不同而導致的誤解,不過這樣的誤解沒有讓它們落入俗套,反而增加了推廣的力度。
Hello Kitty——ハローキティ
【官方解釋】五個蘋果高,三個蘋果重的小女孩。

作為日本十分出名的動漫明星擁有一眾小伙伴,擔任著日本著作權宣傳大使。
我們都默認Hello Kitty是個可愛的小白貓,但其實她是一個可愛的女孩,而并不是貓。

人們都相信它實貓,但其實她是個小女孩!根據“Hello Kitty之母”清水侑子的初始設定,Hello Kitty就是個出生于英國倫敦的小女孩,他性格開朗而溫柔,像人類一樣兩只腳走路,也沒有貓科的相似習性,在Hello Kitty形象注冊商日本三麗鷗公司在2015年更新其新設定時,也再次指出她是人類的身份。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日本算是國民形象的Hello Kitty會生于英國?那是當時的背景影響,當時的日本正流行著英國文化,這樣的設定還會讓她Hello Kitty更加的吸引人。

但日研君不懂的是,你是貓貓頭的小女孩就算了,為什么在她的設定里還給她送了一只白色的波斯貓,那是貓貓溜貓貓???
鸚鵡兄弟——Point&Inko
【官方解釋:是鸚鵡兄弟】

這只“炸雞”相信成為了不少人的表情包之一,而日研君也是那個誤解它們的人之一,沒辦法,這個由日本電信運營商docomo的吉祥物——鸚鵡兄弟Point和Inko真的和鸚鵡毫無關系。

你看他們那焦脆酥香的外殼(bu shi)怎么會讓人聯想到是鸚鵡呢?鸚鵡兄弟最早出現是提線木偶的形式出現的,蠢萌可愛的形象一下子就讓人喜歡得不得了,一躍成為出名的吉祥物網紅,直逼人氣老大哥熊本熊。

直到2017年,或許剛好那一年是雞年,因此被我國網友看到誤以為是小黃雞,加上媒體的傳播,鸚鵡兄弟就再也無法洗清跨越種族的誤解了。

不過作為吉祥物,其傳播性是最為重要的,雖然被誤解了,但“小炸雞”們無論是品牌價值還是形狀都是十分成功的存在哦。

莎莉——Sally【官方解釋:是一只小黃雞】

Line friends是日本通訊軟件LINE的家族吉祥物之一,他們家族制霸了網紅卡通很久了,大家都覺得鬧騰的家族里,呆呆的莎莉也是人氣極高,嬌小的外表下性格卻意外火爆,貪吃力氣大,善于為朋友們解決問題。

日本人最愛的反差萌莎莉是如此的可愛,他雖然是禽鳥類的動物卡通,但相信大部分人都默認它實一只小鴨鴨,但其實人家是小黃雞哦!

(小八卦:某些八卦設定,莎莉一直暗戀著布朗熊,但她愛的人卻已經有官配了。鬧屁哦!好好的家族不要狗血八卦啦~)
耀西——Yoshi【官方解釋:是小烏龜】

來自任天堂的這只可愛的游戲角色很多人都默認它是綠色小恐龍,也有人覺得他是小蜥蜴,但其實他是只小烏龜?。。∵@是日研君萬萬沒想到的!

據考究,耀西首次亮相是在1990年的游戲《超級馬里奧世界》,當時是馬里奧騎著耀西在恐龍大陸對抗敵人酷霸王及其黨羽。很多人看到它的大嘴巴和背上的尖刺都會以為是恐龍,把龜殼看成是馬鞍之類的坐騎用具,誰讓初次登場就是被騎著的呢(耀西苦笑.jpg)

耀西的原型其實眾說紛云,直到任天堂第四任社長在專訪欄目中公布答案:“耀西是恐龍?!边@一謎題才解開,不過在“馬里奧之父”宮本茂等人的采訪中也有提及,耀西的雛形是宮本茂畫的一只馬,當時角色未被使用,直到后來游戲設計師再次同創(chuàng),從馬、蜥蜴、鱷魚逐漸演變成如今的耀西,之后宮本茂將耀西重新定義,官方設定是海龜的近親,烏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