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書,而他們偏愛這一句
世事如書,而他們偏愛這一句
?????????????????????作者:歲歲
壹
龍應臺在《目送》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前生多少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一次擦肩而過。需要有多幸運,才能換來母女一場的緣分?
父母之于孩子,是溫暖的庇護所和避風港。從兒時的牙牙學語到年少時的能說會道,子女在不斷長大的時候尊重了明媚如風的自己,遇見了合適的愛情。
然而,那條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羈絆也隨歲月慢慢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語音通話。
電影《我愛你》中梁朝偉飾演的謝定山一家人就是如此。一家人好不容易聚上一次,兒子卻因為某一通上司的電話直接離席,兒媳婦噴著消毒液殺菌,滿嘴的“孩子要上補習課”,嫌棄之意不言而喻。女兒不斷地要錢避免被丈夫打。最后,謝定山與妻子做的陶瓷被落在了原地,做好的一桌子飯菜也無人問津。
電影也許存在夸張意味,卻無一處不透露出父母的辛酸。身為父母,他們不輕易口頭上表達愛子女,卻在行為上始終體現(xiàn)他們對那個曾經(jīng)一點點大的人的記掛。
盼望著,盼望著,孩子大了。握緊的手在孩子的人生路上不斷地松開,就這樣他們望著孩子在那一條屬于他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卻再也邁不出曾經(jīng)矯健的步伐。
?;丶铱纯窗?,去看一看深愛的人。聽一聽滿含愛意的囑咐,道一道最近遇到的趣事。
貳
曾經(jīng)中國有則公益廣告“FAMILY”。小時候“F”爸爸(father)是家里的頂梁柱,為家里遮風擋雨。溫柔賢惠的“M”媽媽(mom)相夫教子,撐起家中的大傘。漸漸地“I"我(I)長大了,少不更事的我總想擺脫爸爸的束縛,屢次頂撞嘮叨的媽媽。長大的“I”漸漸體會到生活的艱辛,發(fā)現(xiàn)“F”爸爸的背早已駝的不成樣子,“M”媽媽的身體也早已經(jīng)臃腫。
對此,網(wǎng)友還稱“Family”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的首字母,家的真諦就是我愛父母。
前一陣子,同事小A的母親患了絕癥。她焦急地請假回去守候在母親身旁。她的母親見狀只是撫摸著她的頭,朝她和藹地笑著。小A望向她,發(fā)絲已把烏黑變成了雪,滿臉的皺紋象征著她已年過半百,處處都是歲月的痕跡。
“媽……”小A張口,好久不見使她難以找到合適的話題。
“小A呀,媽媽老了,但是媽媽老了也不拖累你,媽媽呀,不想做你的累贅?!毙這才意識到她這半輩子為了自己與丈夫的生活忙前忙后,卻從未主動關(guān)心過已年過半百的母親。
她想起了多年前媽媽包的餃子味是那么地熟悉,前陣子寄過來的辣醬吃起來她覺得高興,她想起了小時候她害怕時母親輕輕地撫摸她的額頭告訴她“不要怕”。她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父母給她的愛,卻舍不得打個電話給她年邁的母親。
原來父母對子女的愛跟子女對父母的愛從來都不平等。父母對子女的愛總是更深重,更純粹。而子女卻在成長的路上把重心放在了其子女的身上,忘了與父母聯(lián)系。
等到父母所有的痕跡消失在風里時,那個愛你的人已然冰冷,再無聲息。
莫道“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去看看父母吧,趁著還為時不晚。不要讓冷漠成為鋒利的利刃,刺痛未亡人的心。
叁
歌手趙雷有這樣一首歌,叫做《我記得》。如果有空的話,不妨去聽聽吧。
“我?guī)е壬眢w重的行李”(胎盤)
“游入尼羅河底”(羊水)
“經(jīng)過幾道閃電”(手術(shù)刀)
“看到一堆光圈”(手術(shù)室的燈)
“不確定是不是這里”
母親將我們帶到世界,我們從此降臨。在父母的引導下,我們由此生長,成為溫柔堅定的月亮。
朋友小紅的父親是個農(nóng)民,大半輩子把自己埋在了黃土里,背朝天,像熟透了的稻穗。
小紅懷孕的時候,總是想吃家里自己種的果蔬,她總是惦記這清甜可口的滋味,瓜果也隨了他們主人那般愛干凈。可是城里離鄉(xiāng)下太遠了,僅有的一條小道也容不下龐大的轎車。
“乖乖,別把車弄臟了喲。”
原來是小紅的父親趁著天還沒亮就把一大蛇皮袋西瓜和生菜背在背上,在母親“讓小紅多吃點,家里管夠”的叮囑中借著微光踏上了泥濘路,他不覺泥巴飛濺在他的腳上,只身踏上通往城里的第一趟公交車。
等到了小紅家時,卻擰巴著怕弄臟小紅家的地板,放下果蔬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世上永遠有一部寫不完的書,那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當歲月翻到下一篇,也不影響他們愛你。
即使你的生活雞毛遍野,卻總有人像麥田的守望者護著你,他們會時常擔心你的安危,在你看不見的角落琢磨著該不該給你打個電話,生怕打擾了你正常的生活軌跡。
世事如書,而他們偏愛你這一句。在熱烈又燦爛的今天,明天。僅此,純真,真摯。
END
-歲碎念- 一些隨筆,一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