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同學(xué)母親做的事兒后,我很寒心!以后也不想對娘家過度付出了
聽了同學(xué)母親做的事兒后,我這個也同樣做女兒的太寒心了!從今以后,決定不再對娘家過度付出了! 電話鈴聲響起來了,不用猜,我也知道是我媽打的,這兩天她特別頻繁給我打電話,肯定又是因為她兒子的事兒,來跟我磨叨。 要不是因為上周末和高中的同學(xué)聊了一些家常的事,我就是心里再煩,最終也會接我媽的電話,但現(xiàn)在我不想接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再對娘家付出太多了,哪怕是情緒上的付出,我也要考慮考慮。省的自己到時像同學(xué)那樣憋屈。 我媽主要是因為弟弟家里的事兒,反復(fù)找我。前段時間,弟媳生孩子,雖然最初我媽曾說過不給帶孩子,但看到弟媳生了孫子之后,還是樂顛顛跑去給人家?guī)Ш⒆恿耍傻芟眳s老看不上她,挑她毛病,她難受,動不動就找我來訴苦。 把我弄煩了,我就告訴她:“本來那孩子也不是你逼她生的,她要是再這么事兒多矯情的,你直接回家就得了,還非得在那呆嗎?” 我媽可倒好,當(dāng)時就來了一句:“你這孩子說什么話?你怎么就不盼點我們好呢?我要是這樣做了,你弟弟不是夾在中間難做嗎?媽就你弟弟一個兒子……”我一聽她說到這兒,就趕緊說:“那好好好,你就這一個兒子,你就指著你兒子,那你就別天天跟我磨叨這些事了。” 我媽聽出我的不耐煩,沖我發(fā)了一頓脾氣,說我對她沒耐心,嫌棄她之類的話。我也懶著和她吵,她愛咋想就咋想吧。 這下我的耳朵清靜了,她有幾天沒打電話過來了。 沒過多久,我爸打電話過來了,說媽回農(nóng)村老家了,是弟弟同意的。 我的心也放下來了,估計弟弟也受不了自己媽和自己媳婦每天別別扭扭的相處,寧可自己辛苦些了。 我想:“這下子我媽是解脫了, 應(yīng)該沒有怨言了吧?!? 沒想到不久我媽又打電話過來了,上來就說:“你弟這樣不知道能堅持多長時間?原來弟媳產(chǎn)假在家?guī)『ⅲ艿苌习?,每天早上六點多弟弟就要起床給她做好早餐 才趕忙去上班,晚上下班回來就趕忙買菜做飯,吃完飯就給孩子洗澡洗衣服做衛(wèi)生,每天幾乎都忙到12點多才睡。我媽擔(dān)心的是這樣下去時間長了,弟弟能吃得消?” 我跟我媽說:“他倆都成年人了,這是他們自己的事,你不要管。你這好不容易回來了,就別操心這些事了!我家也是兩個孩子,沒用你也沒用我婆婆,都是我和我老公兩個人在弄,不也給他們帶大了嗎?” 我說的話就是實事求是,結(jié)果我媽媽又不高興了,說我不體諒她為娘的心情?!袄蟽鹤?,大孫子,那都是老母親的命根子”,我弟還有我那大侄子,她這當(dāng)媽還有當(dāng)奶奶的,能不掛念嗎? 我一聽這嗑沒個嘮了,趕緊找個借口把電話掛了。 恰好那個周末,我高中同學(xué)的母親去世了,都在一個縣城,通知我了,我當(dāng)然得去隨個禮了。 出完殯后 ,好久未見的我們聊了一下午,然后我是徹底不想再聽我媽啰嗦有關(guān)弟弟的事情了。 我這個同學(xué),她家是三個孩子。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她爸早逝,一直是她媽一個人辛苦拉扯她們長大。當(dāng)初她媽的市郊的房子動遷,80多萬的拆遷補償款,她媽都給了她們的弟弟,沒有給她姐倆一分,說她倆是外姓人,兒子才是自己家的根。 同學(xué)她們姐倆,自小就被這種思想灌輸,也習(xí)慣了,沒去計較這些事。她媽這些錢給她弟弟弟媳之后,弟弟弟媳是歡天喜地的,天天把老太太哄的團團轉(zhuǎn),說養(yǎng)老不讓兩個姐姐管,他們?nèi)?。把我同學(xué)她媽兒樂的,逢人就說兒子媳婦兒好。 今年剛?cè)攵臅r候,同學(xué)她媽兒腦出血了,在醫(yī)院做了手術(shù)之后就躺在床上下不來床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解決。 結(jié)果她弟,弟媳伺候了十來天就不耐煩了,老給同學(xué)她媽甩臉子。同學(xué)她媽哭著給兩個女兒打電話,兩個女兒可憐自己的媽,就兩個人輪班來照顧她。 這下她弟和弟媳可輕松了,連句暖心話都不說,完全撒手不管了。親戚去探望她媽時,她媽一個勁的感嘆,到老了還得指望女兒,不能靠兒子,說養(yǎng)兒子沒用。 哪想到這老太太說一套做一套,由于疫情放開,老太太感染了新冠,高燒不退,被兩個女兒送到醫(yī)院,結(jié)果治療了半個多月,還是走了。 她臨去醫(yī)院之前,竟然把她多年前存的十五萬的存折和密碼(這筆存款她們姐三個都知道的)交給了同學(xué)她弟,她就怕她過不了這一關(guān)。 她媽在醫(yī)院看病醫(yī)保報銷之后一共花費了12000塊錢,這12000塊錢是她弟拿出來的。 她媽的后事花了四萬多塊錢,兩個女兒意思是這筆錢就用留下來的存款支付,但她弟,弟媳婦不愿意。 弟媳婦振振有詞說:“老人這錢單獨給了兒子,而沒給她們這兩個女兒 就說明這是專門留給兒孫的,而不是用來支付后事費用的,后事費用姐三個平攤。 同學(xué)和她的姐傷心傷透了,本來她們兩個也沒有指著花老太太的錢,但是這個事情從親情道義的角度上講,心里頭是真不舒服,自己親媽最終這樣的做法,讓姐倆傷心又寒心。 同學(xué)跟我說:“我們姐倆現(xiàn)在這個就是教訓(xùn),你自己可是惦量著,娘家的事,別牽扯太多,自己心里有點數(shù)?!? 她不說,其實這幾年我跟我媽在一起因為我弟和弟媳的事折騰的,也早看明白了: 對我媽和她媽這樣的“養(yǎng)兒就是防老,養(yǎng)女兒就是給別人家養(yǎng)的”的傳統(tǒng)觀念特強的“嘴上說著還是女兒靠得住,有苦也第一時間找女兒訴”的老人來說,臨了臨了的,財產(chǎn)可是一分錢都不舍得給女兒的。 她們都覺得自己的兒子孫子才是自己的根。到關(guān)鍵時候,當(dāng)女兒的肯定會被傷一把。不是因為差錢,而是差事兒! 所以我決定,平時也少管家里一些事,在自己該盡孝順義務(wù)的范圍里,該盡的孝順盡,剩下的不過度。無論經(jīng)濟上還是情感上的,免得自己到時心里不平衡。必竟我不是圣人,是凡人。面對偏心的父母,會本能的替自己不值,沒那么高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