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了,你該進補了,秋季養(yǎng)生知識,秋季兒童養(yǎng)生食譜,這些收藏好
一陣秋風一陣涼,伴隨而來的是無處不在的干燥癥狀??诖介_裂、皮膚沒有光澤、干渴便秘,怎樣做個水潤寶寶呢?讓我們從飲食開始吧!
中醫(yī)認為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傷肺,容易使人產(chǎn)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便秘等癥狀,因此秋季兒童飲食應當以潤燥、滋陰、潤肺為主,應該多喝水、多喝養(yǎng)生湯、多吃白色食物、進補吃魚肉等。
兒童秋季養(yǎng)生小知識
1.秋季飲食防感冒
秋天天氣逐漸轉涼,是流行性感冒多發(fā)的季節(jié),媽媽們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E的食品,增強肌體免疫力,預防感冒,奶制品、動物肝臟、堅果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果蔬豐富,大部分綠色蔬菜及紅黃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維生素,建議寶寶多吃。

2.吃白色食物潤肺
按照中醫(yī)理論,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秋季干燥應多吃白色食物潤肺。適合孩子白色食物包括梨、百合、蓮子、銀耳、淮山(山藥)、蓮藕、白鯽魚、雞肉、鴨肉、白蘿卜、白菜等,家長可以給孩子自制一些白色菜品,比如雪梨銀耳湯、淮山粥、鯽魚湯、蓮藕湯、白蘿卜湯等等。
3.多吃魚肉進補
由于夏季氣候炎熱影響食欲,孩子飲食的攝入量并不多,到了逐漸轉涼的秋天就可以適當進補了,也為身體儲備能量過冬。如果擔心大補導致肥胖,不妨多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蛋白質(zhì)含量高,且各種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是寶寶肉類食物的首選。
4.忌辛辣和冷飲
初秋飲食應遵循“增酸減辛,以助肝氣”的原則,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辛辣之物,多食用一些具有酸味和潤肺潤燥的水果和蔬菜。此外,不宜再多食用冷飲,還要謹防“秋瓜壞肚”,西瓜或香瓜等瓜類都不要多吃,否則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抵抗力降低,入秋后易得感冒等病。

最適合孩子秋季吃的食物:
蓮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zhì)、維生素,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木耳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等物質(zhì),所特有脂肪質(zhì)和植物膠質(zhì)滋養(yǎng)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
鴨肉
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于滋陰養(yǎng)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芋頭
芋頭富含淀粉,營養(yǎng)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芋頭質(zhì)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者食用,更是秋季里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菜花
菜花質(zhì)地細嫩,易消化吸收,適宜于寶寶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細胞制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從而使體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tǒng),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nèi)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于良性循環(huán)狀態(tài)。
寶寶秋季保健湯品
1.銀蓮百合羹
作用:滋燥潤肺,補脾寧心,是秋季調(diào)理身體的佳品。一般小兒可常食??谠镅矢苫蚍卧锔煽葻o痰者,亦可食用。
原料:銀耳(雪耳)5克,蓮子肉15克,干百合10克(百合建議食用意康德牌子的,意康德十幾年品牌,質(zhì)量好,性價比高),雞蛋1只,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浸泡洗凈與蓮子肉、百合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煮到蓮子肉爛,加入雞蛋、冰糖,待雞蛋熟后,即可服用。
2.沙參玉竹瘦肉湯
作用:養(yǎng)陰潤燥,益胃生津。適合于胃陰不足,口燥咽干,胃納欠佳,大便干結的小兒,或肺燥干咳者。皮膚干燥、粗糙如鱗狀者,常飲此湯,療效顯著。一般小兒秋季飲用,潤燥生津。
原料:沙參15克,玉竹20克,蜜棗4枚,豬瘦肉100克。
做法:上述4種物料,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慢火煲1-2小時,便可飲用。
注意:患感冒或大便稀溏者,暫不宜食。
3.雪梨南杏潤肺湯
作用:此湯清肺熱,潤肺燥,止咳化痰。適合口燥咽干,肺燥干咳,大便秘結者飲用。一般小兒飲用,對預防咽喉炎有一定療效。
原料:雪梨2個,南杏仁12克,北杏仁6克,蜜棗4個,豬肺約200克。
做法:雪梨去心切片,南杏仁去皮,北杏仁去皮,尖;豬肺洗凈切小塊,用少許食油在鐵鑊中炒透,加入適量開水,與蜜棗同放入沙鍋中,煲1-2小時,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