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收三放
文/顧宏伯
說書,尤其是評話,當然是說、表、噱最重要,角色、動作也少不了。但是,所有這些說書手段,都要圍繞著內容和書情。你要真正說好這回書,首先一定要把這回書的情節(jié)內容吃透,才能入情入理,感情真實,表演得合適。
比如我說《破窯告狀》,范仲華是一個鄉(xiāng)下人,為什么敢在包公面前告狀?為了解決這個疑問,我在前面安排一段書,說明范仲華是個孝子,因為他是孝子,所以娘叫他來,他自然就來了,這就合理。前面是種了根的。告狀,總是到衙門里去告的,為什么包公肯上人家的大門呢?你單單說包公是關心人民疾苦,是老百姓歡迎的清官,范仲華叫他去,他就去了,這樣還不夠,還需要通過具體細節(jié)創(chuàng)造包公的性格,講出一個符合當時情況的道理來,方能使聽眾聽了滿意。
說書也就是要把書情一層一層揭開來,講清楚。還要有三收三放。沒有三收三放,書就不好聽。書象要放出去,又收回來了,放出去又收進來,“多次反復,這就叫三收三放。
以《破窯告狀》做例子,包公騎在馬背上問李后:“你母家姓什么?”李后回答:“母家姓李?!痹賳?“你父親叫什么?”答:“叫李應法?!薄鞍??”包公一怔:“這名字好熟。喔!雁門關總兵叫李應法,怎么你的父親也叫李應法?”這是收一收,下面就要放一放:“世界上同姓同名的人很多,讓我問問他父親是做什么生意的?”再問:“你父親作何生意?”答:“在朝為官?!眴?“官居何職?”答:“雁門關總兵?!薄鞍?!實頭是的,雁門關總兵李應法的女兒是李娘娘,十多年前火燒冷宮燒死了喲!現(xiàn)在這里怎么又有一個呢?”這里又是收一收。下面又要放一放:“勿,可能這個人是李娘娘的姐姐或者妹妹。”再問:“你姊妹幾個?”答:“就是我一個?!敝钡阶詈罂隙ㄏ聛磉@個人真是李娘娘。說書“勒” ,是繁瑣,人家不要聽的。三收三放,一層一層反復深化發(fā)展,聽眾就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