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985/211,但深圳大學是真的牛!
2024深圳大學考研交流群:qm.qq.com/cgi-bin/qm/qr?_wv=1027&k=yKhEiteqf2KkMV8xaBDNPkpHDSu1Oz1L&authKey=XXubvckEczFOYqZNR%2BEIVOq7m8%2B69NrfoyLes1zP6wp4SMhLRQpTvgNxmyxrK8Zp&noverify=0&group_code=576241907
9月27日,是深圳大學建校40年紀念日作為深圳的第一所大學
從曾經(jīng)的“特區(qū)大學”、“窗口大學”到
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大學”、“荔枝大學”深圳大學和深圳同頻共振細數(shù)深圳大學的發(fā)展軌跡,可窺見這座城的脈絡(luò)
01 | 用錢砸出來的大學
深圳大學,是用錢砸出來的,這句話現(xiàn)在適用,開辦之時更適用。
當時市財政收入每年1億多元,市委卻決定撥款5000萬元建設(shè)深大。
當時的深圳市長梁湘就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賣掉褲子也要創(chuàng)辦深圳大學。”
02 | 沒有校園卻開學了
深大開學的第一年,并沒有校園,借用了原寶安縣政府大院作為臨時校址,上課是在深圳電視大學教學樓,就連開學典禮都是在深圳戲院舉行的。
一所綜合大學“當年籌辦、當年招生、當年開學”,在當時堪稱奇跡。

深圳大學成立暨1983年開學典禮
03 | “深圳速度”
更為奇跡的,是深圳大學校園從無到有的故事。
1984年1月26日,時任深圳市長梁湘指著一片只有兩部推土機和幾個地質(zhì)勘察架的荒地告訴鄧小平同志:“這里將成為深圳大學的校園,今年9月建成開學?!?/p>
僅7個月工期,深大校園拔地而起,并如期在9月舉行新校舍工程落成暨建校一周年慶祝大會。
當年年底,鄧小平同志看完了市領(lǐng)導(dǎo)帶去的大會錄像,感慨地說:“這就是深圳速度!”
04 | 7個月建成一所大學
為了完成這個“軍令狀”,著實不容易。
按照當時國家額定工期,深大的一棟教學樓至少都需要2年才能建成,但現(xiàn)實卻是要將27個月的建設(shè)周期一下子壓縮到7個月。
但當時除了一片荒地,就只有兩張教學樓的初步設(shè)計圖,繁雜的施工圖一張未出。
分期分批出圖、邊設(shè)計邊施工,一出圖就拿到工地會審、隨即按圖施工……憑著“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所有人開始了和時間賽跑。根據(jù)當時基建辦主任李宗浩回憶:“曾有三次,施工圖在規(guī)定交圖日的當晚10點后才送到。”

深圳大學臨時校址設(shè)(原寶安縣政府大院)
05 | “皮包大學” ?
由于當時條件艱苦,連象征著這所新生大學正當性的公章都找不到固定地方存放,只好由深大籌建“八條漢子”之一的陳建輝隨身攜帶保管。
據(jù)陳建輝回憶,當年那個裝公章的皮包還是向別人借來用的, 白日里他帶著公章上班,晚上睡覺時就把它護在枕頭底下。
曾經(jīng)有人笑談:深圳大學在哪里,陳建輝就在哪里;陳建輝在哪里,深圳大學就在哪里—— “皮包大學”是深圳大學的另一個名字。
06 | “北清華,南深大”
深大的起點有多高?
在建校初期選派了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兩院院士張維任深大首任校長。與此同時,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類學科,清華大學援建電子、建筑類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援建經(jīng)濟、法律類學科。
1984年,深圳大學建校第二年,深圳大學與清華北大同批次招生,廣東的省市高考狀元,三分之一來到了深圳大學。
難怪當時敢提出“北清華,南深大”的創(chuàng)校夢想。

07 | 首個收學費的大學
90年代以前,讀大學既不要錢還包分配工作,深大則是中國首個收學費的大學。
一方面是向國外先進大學管理看齊,另一方面,是想提醒學子們學習機會是需要付出的,從而更加珍惜在校的學習機會。
08 | 海景大學
建校初的深圳大學是真正的“海景大學”,當年站在杜鵑山的小山坡上,便能看見無敵海景,出了西門就能游泳。
當年的深大人擁有:可眺望大海的海邊溜冰場、自帶天然沙灘的海濱泳池、海邊運動場。
但后來不斷填海造地,擴展校園,海邊運動場只能留存在一代人的回憶中了。


09 | 圖書館,深大的“心臟”
深大圖書館處于全校地段的中心,處于最高的一塊坡地上,被稱為深大的“心臟”。這是校領(lǐng)導(dǎo)和設(shè)計師們的巧思,他們認為這所大學應(yīng)當是一個自由的、崇尚知識的學府。
應(yīng)用數(shù)學學院87級校友,如今的“網(wǎng)紅教授”薛兆豐對深大的圖書館戀戀不舍,“當年的深大,圖書館的藏書全面開架,可以方便地借閱到港臺和外版書籍,一年365天,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2點開放,開放時間之長,為當時亞洲大學之最。自由選課,必修課程只占全部課程的一半。沒有全校廣播系統(tǒng),沒有關(guān)燈制度,也沒有鐵門和門衛(wèi)老太太,實行‘放牧式’教育”。

10 | 穿堂風是深大的禮物
在深大,你能感受到自然的饋贈。
據(jù)設(shè)計師介紹,深大的校園格局呈不完全中心對稱布置,突破了中國大學傳統(tǒng)的“坐北朝南,橫平豎直”的布局。
主校區(qū)的建筑沿著偏東15°的主風向伸展,常年不斷的穿堂風沿著這條線吹進深大校園,讓校園充滿新鮮的、活力的氣息。
11 | 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
設(shè)計之初,深大是一個沒有圍墻的大學,“沒有圍墻,學校會很大,學校沒有邊界就可以發(fā)展,將來可以跟深圳城市穿插在一起。”
但到了90年代,深大建起了圍墻,30年后,海填了,樓高了,地鐵來了,環(huán)校巴士來了,人也多了,樓也密了。
12 | 文山湖黑天鵝的秘密
文山湖的黑天鵝,是由校友捐贈的,來自南沙水鳥世界,開始一共8只。最高峰的時候,一度繁衍到了23只。2020年,學校將其中15只還回去,至今文山湖天鵝數(shù)量一直保持著8只左右。
剛來的時候,住的是文山湖靠南圖那邊木平臺,隨著繁殖和遮陰的需要,后勤的工作人員為它們打造了現(xiàn)在的木房子。

13 | 深大人的“人氣磚”
在文山湖餐廳門口,有一塊“人氣磚”,上面刻的字其實是“古石今人”。
這塊石頭是“海景大學”的特產(chǎn),當年深大從海邊搬回來一塊幾十噸重的巨石,立在粵海門客舍(今文山湖餐廳)門口,并讓郭西元老師題字,刻石以成景致。
“人氣磚”就這樣看著一代又一代深大人來來往往,周而復(fù)始。

14 | 深大學生建深大
深大的第一批學生,也是建設(shè)深大的第一批人。1983年的深大一邊招生、一邊建校,“在當時的深大,大家一進校就跟著老師做助理,老師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畫出來的圖就是施工圖?!苯ㄖ?983級,也是首屆校友雷美琴回憶說。
師生們一起畫設(shè)計圖、挑選建材、建造雕塑……老師們帶著學生去海邊挑過泥沙,種過大王椰,他們親手建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大學。
15 | 全國首個不包分配的大學
在畢業(yè)包分配的年代,深圳這個“特區(qū)大學”,擁有著濃厚的時代改革色彩。深大是首個畢業(yè)不包分配,采用就業(yè)指導(dǎo)的大學。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關(guān)注公眾號——樹蕙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