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談幸福與內(nèi)耗(一):幸福的劃分,哪些因素決定幸?;蛲纯?/h1>
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是我第一本閱讀的哲學書。
對于當下很多年輕人普通存在的內(nèi)耗和焦慮,該書提供了如何破解的方法,并哲學的高度,闡述了如何獲得幸福的觀點。
從今天開始,我打算跟網(wǎng)友們一起重新閱讀這本經(jīng)典著作,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本書的第一章,它主要講的是幸福的劃分,也就是說有哪些因素決定我們的人生是否幸福。
叔本華認為,決定人是否幸福的因素有三個,他們分別是:人的自身、身外之物以及他人的看法。
?
這三樣東西都是能夠使我們獲得幸福感的東西。
第一樣東西,包括健康和聰明才智,它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另外兩個則是人為的。
在叔本華看來,決定我們是否幸福的主要原因,其實在于第一個因素。
?

他說幸福是取決于我們的內(nèi)心,這種觀點有點像休謨所說的反省觀念。
比方說,看到一朵花,這是一個簡單觀念。見到一朵花,覺得它漂亮,然后心情愉悅,這是反省觀念。
想快樂、幸福、愉快或痛苦,這些東西都是經(jīng)由人的大腦對事物進行加工以后得到的感受。
所以叔本華在這里說,外在之物對幸福只起到間接的作用,決定幸福與否的關(guān)鍵在于人的內(nèi)心。
他這里是這樣說的: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東西時才能發(fā)揮作用。
?

這一段話,我的理解是:
我們的幸福,其實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就好比,同樣一部相機或者一朵花,懂行的人,會從中發(fā)現(xiàn)快樂。
而不懂行的人,就感受不到快樂。
所以,我們要想在某一樣東西中獲得快樂,首先要加深自己對這樣事物的了解,才能從中發(fā)現(xiàn)樂趣。
對于內(nèi)耗的人來說,他的主要毛病就是只要結(jié)果,不要過程。
而他不關(guān)注過程,是因為過程對他來說,沒有樂趣。
所以他就應該深入地去了解這個東西,這樣他才能從中感到樂趣。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快樂是有門檻的,有些快樂對有些人來說是無法領(lǐng)悟的。
就好比說,像讀一本書,或者是做一項艱辛的調(diào)查。
有的人覺得很枯燥,但有的人卻樂在其中。
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部分高級的快樂,它需要一定的精神領(lǐng)悟力。
比較沒有門檻的快樂,像吃喝玩樂;稍微有一點門檻的快樂,像讀書;門檻比較高的快樂,像一些艱辛的科研。
結(jié)合前面。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感到痛苦而不是快樂,那么就要加深對這件事的理解,提高自己對這件事的認識,當我們的精神領(lǐng)悟力提高了,我們才能從中找到快樂。

所以,叔本華在這里引用了歌德的話,說明:相較于外在的財產(chǎn)和名聲,我們應該首先關(guān)注自身,因為只有自身的豐富,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決定主體是否快樂,關(guān)鍵在于主體,而不是客體。


所以,在幸福的各個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的身體,其實是精神知識的豐富,最后才是財產(chǎn)和名聲等外在的東西。
特別是外在的名聲,在幸福的要素中是最不重要的。

叔本華認為,陪伴我們最久的人,不是別人,而正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內(nèi)心,是陪伴我們終身的,所以我們要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內(nèi)在的素質(zhì),一個好的心態(tài)。

財產(chǎn)和名聲,是會發(fā)生變化的。
今天屬于他的財產(chǎn),可能第二天就變成另一個人的了。

我們?nèi)松陌l(fā)展,也要跟個性相吻合,從事跟自己的個性相吻合的職業(yè),過跟自己個性相吻合的生活方式。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做一件事之所以無法長期堅持下去,本質(zh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做的事情,跟自己的個性是不吻合的。有時候還會發(fā)生沖突,這種情況下,不但不會感到幸福,甚至可能會內(nèi)耗。
好比做自媒體,我見過很多人都三分鐘熱度,經(jīng)常斷更的。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蹭熱度,哪里熱就往哪里蹭,做的內(nèi)容根本不是他感興趣的,所以他做一段時間,看不到效果了,就很容易放棄,或者是內(nèi)耗。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短期看技巧,長期看熱情,看個性。

叔本華在這里認為,注重個性,不代表我們就不應該去追求生活必需品。
他的觀點是,對于財富的追求,沒有必要過度地追求,只需要能夠滿足我們的日常開銷就可以。

但是叔本華也說:財富只能帶來生存相關(guān)的自然需求,當財富到了某一個臨界點時,對增加幸福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了。
所以一個人很富有,但精神上沒有見識,那他們的快樂的范圍也只有吃喝玩樂。
所以一些不愁吃穿的富人,經(jīng)常感到無聊,而為了消解無聊,他們開始尋求社交的快樂。

對于地位,叔本華認為,地位不如財產(chǎn)。
而名譽卻是難以追求的金羊毛。
叔本華這里說的名譽和名聲是不同的,名聲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他取決于他人的評價,是控制在別人手里的。而這里所說的名譽是好的。
他在這里特比強調(diào),名譽、財產(chǎn)是可以互相轉(zhuǎn)換的,一個人要是擁有了名譽,或是財產(chǎn),就能夠通過他所擁有的這些東西,去進行交換。
以上就是《人生的智慧》的第一章的解說,下一章的主題是人的自身。
對于以上的解讀,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一起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