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是平邑之魂 ——在平邑縣歷史學會2019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舜是平邑之魂
——在平邑縣歷史學會2019學術年會上的講話
2019-01-12
王照倫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各位宗親,上午好。
我代表平邑縣歷史學會,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舜,是平邑之魂。
舜,生于斯,長于斯,成于斯。
平邑,是舜的故里。《孟子》說:“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痹谄揭乜h銅石鎮(zhèn)東,自北向南依次排列著北諸馮、南諸馮和諸馮鋪,這里就是舜帝出生的地方。
由于諸馮地處浚河岸邊,洪澇災害頻仍,為了躲避水害,舜就搬遷到南邊地勢較高的地方居住,就是孟子所說的“負夏”。負就是被、背面、北部、北邊的意思,負夏不是1個具體的地點,而是一片廣大的區(qū)域,據(jù)考證,就是浚河南面、平邑縣南部山區(qū)以北地勢比較高的大片土地。在平邑縣的這一地區(qū)有一系列的舜時代的龍山文化遺址,通過考古被發(fā)現(xiàn),主要有地方鎮(zhèn)的樊家臺遺址、銅石鎮(zhèn)的南鍋泉遺址、平邑街道的蔡堡子遺址、流峪鎮(zhèn)在洼子地遺址等等。這些地方都是舜帝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這也作證了司馬遷的《史記·帝舜傳》里所記載的,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贝蠹抑?,舜的道德水平十分高,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動天),因此舜被帝堯看中,不僅把兩個女兒許配給舜為妻,還把帝王的位子禪讓給舜,使得舜成為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通過舉孝廉做官的第一人。由于舜的道德感召力十分強大,如果他在一個地方住上一年,許多人慕名而來,來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地方就會形成一個村鎮(zhèn),就是司馬遷所說的“一年成聚”。如果舜在一個地方居住兩年,聚集的人可以多到讓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城市,就是司馬遷所說的“二年成邑”。如果舜在一個地方居住三年,投奔他的人就可以使這個地方成為一個大都市,就是司馬遷所說的“三年成都”。據(jù)說,四川省的省會成都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據(jù)考證,舜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通過舉孝廉做官的人。由于舜的品德高尚,加之舜有超乎常人的能力,這些美名傳到帝堯的耳朵里之后,堯就把兩個姑娘嫁給舜為妻,并且把帝王之位傳給舜。這在中國歷史上成為美談,至今人們還津津樂道。
司馬遷在《史記》里說:“……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做什器于壽丘……”。司馬遷的如上記述,都是發(fā)生在平邑的事情。
當年舜帝在平邑街道的舜帝廟村到鳳凰莊一帶的歷山東麓耕作,由于鳳凰莊里的鳳凰戲弄了正在耕作的神牛,神牛怒不可遏,拉著犁向東北方向狂奔。當跑到雷澤湖向浚河泄洪的排水溝邊時,從溝上一躍而過,此后,這條溝,就有了“躍牛溝”之稱。
越過躍牛溝之后,犁鏵受到巨大沖擊,舜帝感覺犁鏵晃動了,在舜帝感覺犁鏵晃動的地方,后來建立了荒里村。
神牛繼續(xù)狂奔,舜帝感覺犁鏵晃動得越來越厲害了。于是,就給晃動的犁鏵加了一個塞子,平邑方言讀塞子為寨子。后來,在舜帝給犁鏵加塞子的地方,建立了陳家寨村。
神牛繼續(xù)狂奔,當跑到仲村鎮(zhèn)、武臺鎮(zhèn)、保太鎮(zhèn)三鎮(zhèn)交界的地方,犁鏵經(jīng)受不住一次又一次的劇烈沖擊,終于從犁上掉了下來。平邑方言掉,也叫落。在犁鏵落地的地方,后來建立了東樂里村、西樂里村和南樂里村。
神牛被舜帝制服之后圈到牛圈里。在舜帝圈牛的地方,后來建立了牛家莊村。
舜帝在耕歷山的時候,搭建了一個草棚子居住。舜成為帝王之后,這個草棚子被當?shù)鼐用穹Q之為“大殿”,就是宮殿的殿。在草棚子的南邊有一個水塘,是舜帝讓牛喝水的地方,當?shù)胤窖园阉练Q之為“汪”。后來,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大殿汪村。
由于舜帝耕過的地方十分適合耕種和居住,于是,一系列的密集村落出現(xiàn)在平邑大地上。最著名的有從保太鎮(zhèn)的孫家武陽到平邑街道南陽的一溜十八陽,還有從卞橋鎮(zhèn)的楊莊到地方鎮(zhèn)的東固的一溜十八村。
這一系列的地名、傳說和典故,作證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寫的“耕歷山”就是發(fā)生在平邑的事情。平邑成為中國種植業(yè)的發(fā)源地,就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舜帝當年在現(xiàn)在的平邑街道和仲村鎮(zhèn)西的雷澤湖畔看到蜘蛛結(jié)網(wǎng),受到啟發(fā)。于是發(fā)明了漁網(wǎng),并且教會了附近的居民捕魚。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里所說的“漁雷澤”。中國的捕撈業(yè)由此而誕生。
舜帝當年看到現(xiàn)在的卞橋鎮(zhèn)西的金線河西岸的安靖村一帶的土壤十分適合制陶,于是就教會了附近的居民制作陶器。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里所說的“陶河濱”。中國的工業(yè)由此而誕生。
舜帝一鼓作氣,在教授當?shù)鼐用裰铺盏耐瑫r,在現(xiàn)在的卞橋鎮(zhèn)桃丘腳下教會了附近的居民制作了一系列的生產(chǎn)和生活用品。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里所說的“做什器于壽丘”。當時的桃丘,就是現(xiàn)在的塔佛山。最早,塔佛山被當?shù)鼐用穹Q之為“桃丘”,原因有兩個,一是桃丘的形狀和桃子十分相似,二是在桃丘上自然生長著一些桃樹。當?shù)鼐用裼薪o老人做壽的習俗,在桃子成熟的季節(jié)壽宴上總會擺放幾個桃子,就是在桃子沒有的季節(jié)也會使用面粉蒸幾個桃子擺在壽宴上以圖吉利。這樣一來,在當?shù)靥液蛪蹘缀醭蔀橥x詞,到了司馬遷寫《史記》的年代桃丘就被人們稱之為壽丘。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有人在壽丘上建立了寺廟、修建了佛塔,人們逐漸把壽丘稱之為“廟嶺”,意思是在嶺上建了廟。至今,老百姓仍然稱之為“廟嶺”。把廟嶺改稱為“塔佛山”是官方最近幾十年的事情。從任何意義上講,壽丘都是一座丘陵(老百姓稱之為“廟嶺”就是如此)而不是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卞橋鎮(zhèn)駐地看一下。將壽丘改稱為塔佛山,不僅名不副實,而且淹沒了一段歷史。
如上所述,平邑縣的卞橋鎮(zhèn)是中國工業(yè)的肇始之地,應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眾所周知,中華文明就是農(nóng)業(yè)文明,農(nóng)業(yè)文明中的種植業(yè)、捕撈業(yè)、加工業(yè)都發(fā)生在平邑。因此,平邑縣是中華文明的發(fā)軔之地,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綜上所述,舜,生于平邑,長于平邑,成名發(fā)跡于平邑,這一史實借用一句法律術語說就是:有完整的證據(jù)鏈。大家設想一下,在舜生活的年代交通十分原始,舜不可能在諸城出生,在菏澤打漁,在濟南耕地,在定陶制陶??孔V的情況只能是:出生、打漁、耕地、制陶的地點步行一天能夠走一圈,而平邑的諸馮、舜帝廟、卜家崖正好能夠滿足這一條件。因此,舜生于平邑、長于平邑、成名發(fā)跡于平邑,還可以質(zhì)疑嗎?
今天,在此,我呼吁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把舜這塊名牌擦亮,使之成為平邑縣、臨沂市、山東省、中國,乃至人類文明寶庫里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新年剛過過去,春節(jié)即將來臨,預祝大家春節(jié)愉快,身體健康、萬事順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