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后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01 經(jīng)常打擊孩子的家庭
有一個詞叫“優(yōu)秀的自卑者”,這樣的人,在別人看來無疑是優(yōu)秀且成功的??墒?,這種人的內心深處卻隱藏著一種自卑,經(jīng)常自我否定。而造成這種“習慣性的自我否定”的根源在于,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打擊式教育”。
打擊式教育就像一枚釘子釘在孩子的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傷口會慢慢愈合,但是釘子上的銹跡卻永遠存在。
如果連父母都看不到孩子的閃光點,只會打擊他,否定他,那孩子還能去哪里樹立自信心呢?

02 過于節(jié)儉的家庭
曾經(jīng)有個來訪者,叫小芳(化名),32歲,從來沒有談過男朋友,家里快急瘋了。其實小芳相了不少親,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的自卑。
小芳的媽媽是個非常節(jié)儉的女人,小芳小時候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她的衣服不是哥哥姐姐穿小的,就是媽媽從親戚家淘來的舊衣服。
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小芳被老師選中,要在“六一兒童節(jié)”代表全班表演節(jié)目,老師還特別叮囑小芳,到那天一定要穿得好一點的。小芳回到家將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就在臺上站兩分鐘,花這錢干啥,穿你姐的裙子就行了!”雖然姐姐的那件裙子款式老舊,領子上還有幾處洗不掉的黃斑,但小芳還是硬著頭皮穿去了。
小芳說,她永遠也忘不了當時老師看她的眼神,還有同學們的嘲笑。
雖然,小芳現(xiàn)在工作賺了錢,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衣服??墒?她還是很自卑,每次去相親,她總覺得對方在嘲笑她土。有好感的,也不敢向前邁出一步,因為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
有人說,“窮養(yǎng)孩子”是讓他在童年多吃苦,培養(yǎng)堅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
可是,從小沒有對金錢的支配權,不但容易造成自卑的性格,還有可能因為對金錢的過度渴望,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

?03 有暴力的家庭
“家庭暴力”,不管是夫妻之間,還是父母對孩子之間的暴力,都會讓孩子的人格產(chǎn)生變化。
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長期生活在家暴中的孩子,會形成兩種極端的性格。
一種是變成施暴者,將自己受到痛苦發(fā)泄在受害人身上,從別人恐懼的目光中,找到安全感。另一種,會產(chǎn)生嚴重的自卑心理。這種孩子長期處于恐懼之中,有著暴力留下的童年陰影,一想到便會不自覺的產(chǎn)生害怕情緒。長大工作后,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時,首先想到的是退縮。在與人相處時,因為懦弱自卑,會經(jīng)常受到同事的欺負卻不敢反抗,在工作上,也往往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

?04 缺少陪伴的家庭
有個中學老師,她跟我講過班里一個男孩的故事。
男孩上初一,性格很孤僻,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有天晚上,醫(yī)院突然打電話找到她,說男孩急性闌尾炎需要手術,可是醫(yī)院怎么都聯(lián)系不到他的父母。朋友急急忙忙跑過去簽了字,才將男孩送進手術室。
男孩醒過來,看到病床邊的老師,忍不住哭起來。他說,父母很忙,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已經(jīng)有兩個月沒回家了。他每天回到家,不是泡面就是點外賣,身體不舒服了也沒人知道。也許,自己對父母根本不重要吧。
朋友聽完很是心酸,原來這個少年因為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才變得如此孤僻自卑。
父母陪伴太少,孩子不但會失去安全感,還會因為沒有人及時安慰鼓勵,而變得膽小,時間久了,就會自暴自棄或變得自卑。
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總有時間去彌補。哪曾想,童年時光一晃而過。等到我們想要去陪伴孩子時,突然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長大了。
所以,趁著還有時間,多去陪陪你的孩子吧。

孩子的性格需要父母的引導,別因為父母的錯誤,讓孩子一輩子活在自卑的陰影中。有愛和陪伴的家庭,才會培養(yǎng)出樂觀自信的孩子。雖然原生家庭引起的自卑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干預比如認知療法、催眠療法去矯正,但很多時候父母卻無法注意到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