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yī)分享:趙剛“胃病”,原來是“奔豚病”
2021-02-22 08:39 作者:蒙陰楊海波醫(yī)生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說一個古代的“病”。
三十七周歲的趙剛,得了個奇怪的毛病,這五年一直困擾著他,看的醫(yī)生都說是脾胃不好,做胃鏡診斷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胃病五年就診,成天難受的要命,干不了活,胃脹,每天總有幾次犯病,感覺有氣從小腹上沖到胸部壓住,不能噯氣,惡心,腸鳴,怕涼,大便日2-3次,便溏滯下,尿暢;,頭暈,耳鳴,心慌胸悶,乏力;
脈浮滑、寸脈促,舌淡胖水滑薄白苔
水舌,加上病氣上沖之“促脈”,這是一個水氣病,典型的水氣上逆的表現(xiàn),但用過外臺茯苓飲、苓桂術甘湯沒有效果,看來病氣上沖的很厲害,換個思維,奔豚病論治。
李根白皮50、黃芩15、茯苓25、炙甘草10、大棗25、生半夏25、生姜15、桂枝15克,七劑
前日復診,效果很好,病人告訴我這幾年來從沒有過的舒服,吃兩天藥,效果明顯,吃到第五天,基本沒有癥狀了,又吃了一段時間鞏固。
這個小方子很神奇,看似簡單,其實復雜,我說說看,有這幾個要點:
1攔截病氣,平降沖逆,用的是,苓桂姜甘湯、苓桂棗甘湯、桂枝甘草湯、小半夏湯;
2利水,茯苓、李根白皮都是利水要藥;
3大棗,伍用茯苓桂枝,還能補中益氣;
藥癥就不一一贅述,但講講黃芩和李根白皮這兩個藥。
黃芩,苦平燥濕清熱;
李根皮是主藥,《名醫(yī)別錄》“大寒除熱,主消渴,止心煩、逆奔氣”。
這個方子是治療“奔豚病”的,《金匱要略》“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說的是,病氣從下焦小腹上沖咽喉欲死的病證,好了,就到這里,,下一節(jié)簡單講述奔豚病,謝謝大家再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