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厚道,諸葛亮天真,趙云短視:他們?yōu)楹卧诮ò彩迥攴艞壱慌e并吞吳蜀的大好機會?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在入川途中病逝于巴丘,時年三十六歲。周瑜的病逝,令東吳孫權失去了一條臂膀,也讓劉備失去了一舉并吞吳蜀的機會。
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會發(fā)現(xiàn)劉備還是太厚道,諸葛亮也有些天真,趙云的“先滅魏而吳自服”的說法也很短視:如果他們像孫權一樣唯利是圖背信棄義,三國歷史就有可能改寫,“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希望也許會更大一些。
諸葛亮的隆中對,核心思想就是聯(lián)吳抗曹,但是這里面有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孫權比較年輕,做事比較沖動,野心也比較大,對荊州一直垂涎三尺,在巨大的利益之爭下,孫劉聯(lián)盟很難長久穩(wěn)固地維系下去。

周瑜有可能是被氣死的,但氣死他的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和劉備:周瑜正豪情滿懷地走在入川征途中,前有劉備調集重兵攔路,后有孫權急令回師,眼看煮熟的鴨子要飛,周瑜連憋氣帶窩火,舊傷發(fā)作一命嗚呼——還有人說周瑜不聽孫權命令而被人按照做了手腳。
劉備為了阻止周瑜入川,也是下令大本錢的,連諸葛亮都親自帶兵上陣了:“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住孱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strong>
劉備封住了東吳入川的門戶,孫權就不敢讓周瑜闖過去,因為闖過去是有可能的,再想回來就不可能了。
阻止周瑜入川,劉備集團看起來是贏了一招,但細想起來,他們卻輸掉了整盤棋局:如果劉備等周瑜跟劉璋打成膠著狀態(tài),劉備再把大門關上,豈不是能一舉而滅吳吞蜀?

劉備入川前期一路暢通,那是因為他們打著救援的旗號,劉璋不但不沿途阻擊,反而給他增兵添糧,要是是堅壁清野逐次抵抗,連劉備也得困死在難于上青天的蜀道之中。
劉備跟劉璋撕破臉,援軍變成敵軍的時候,益州從事鄭度曾經給劉璋獻上一條妙計:把巴西、梓潼一帶的居民全都遷入涪水以西,所有地上長著的和倉庫里存著的糧食,全都一把火燒掉,然后深溝高壘堅守不戰(zhàn),劉備堅持不了一百天就得潰逃,那時候我們再跟蹤追擊,就可以抓住劉備,揪著他的大耳朵,質問他為什么背信棄義了。
劉璋決絕了鄭度的建議,一方面是不想讓蜀中百姓陷入戰(zhàn)國,畢竟經過兩代人的經營,劉璋已經對百姓產生了感情;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劉璋看來,西川被劉備拿去,也是肉爛在鍋里,玄德兄總不會虧待我的,起碼不會要了我的身家性命。
如果入川的不是劉備而是周瑜或孫權,那么川軍肯定會拼死抵抗,堅壁清野是完全有可能的,成都也沒那么容易投降。

事實上川軍的戰(zhàn)斗力并不差,劉備打雒城,一年才拿下,還搭上了軍師中郎將龐統(tǒng)的性命,成都被圍,川軍將士也沒有屈服:“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戰(zhàn)?!?/strong>
劉璋暗弱,那是曹操和諸葛亮的,事實上劉璋比劉禪更得蜀中民心,鄧艾孤軍深入,成都尚有一戰(zhàn)之力,但是所有人都不肯再為鳩占鵲巢的第二個劉家賣命了。
川軍對劉備尚且不客氣,對孫權周瑜,那就更是會死戰(zhàn)到底了,所以周瑜雄心勃勃要進取西川,甚至連取川后的接收大員都設置好了,這只能是一廂情愿:讓奮威將軍孫瑜(孫權的堂兄)當西川總督,跟馬超韓遂結盟,周瑜回來跟孫權一起去占領襄陽對抗曹操。
周瑜這個計劃,孫權一開始是批準了的,這就說明東吳方面根本就沒把孫劉兩家的盟約放在心上,也沒把劉備任命的蕩寇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放在眼里,而是把襄陽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通過東吳君臣的野心和計劃,我們已經看到了孫劉聯(lián)盟破裂的前兆,可惜劉備和諸葛亮都沒有下最后的狠心,也沒打算當刺虎的卞莊,而是想把變亂消滅在萌芽之中,除了派出主力部隊攔路,劉備還給孫權和周瑜寫了兩封軟硬兼施的信。
第一封信是寫給孫權的,主要是講道理:“益州民富強,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于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
孫權收到信后置之不理,還是派周瑜向益州進發(fā),劉備這時候就不太客氣了,他除了調兵遣將阻擊之外,還對周瑜發(fā)了狠話:“汝欲取蜀,吾當被發(fā)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strong>
劉備說自己披發(fā)入山,就是表示自己要跟孫權徹底攤牌,大不了就是一拍兩散不過了:寧可拼光家底,也不讓東吳染指西川和襄陽。

孫權一看劉備真急眼了,也就不敢強攻劉備重兵把守的關隘,生生把周瑜憋屈死了。
后面發(fā)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看到了:孫權趁著劉備帶領主力入川的機會,派呂蒙襲取了長沙、零陵、桂陽,逼得劉備帶領五萬大軍回援、關羽帶領三萬荊州軍下益陽與魯肅對峙——這是建安二十年發(fā)生的事情。
孫權趁火打劫,不知劉備和諸葛亮有沒有后悔自己五年前阻止周瑜入川:你孫權可以趁我們兵力空虛而偷襲荊州,我們當年也能趁周瑜入川之機進攻江東!
這樣話題就回到了起點:如果建安十五年劉備和諸葛亮不冒著孫劉聯(lián)盟破裂的危險阻止周瑜進攻益州,結果又會如何?
如果劉備再狠辣一點,拿出對付同宗兄弟劉璋的手段對付二舅哥孫權,我們甚至可以斷定:東吳孫家存續(xù)不到建安十八年。
江東跟西川,沒有半點感情,周瑜入川的阻力,肯定會十倍于劉備,如果周瑜一步一個坎兒爬到成都,肯定會陷入重圍,那時候孫權只能再從江東調遣援軍,甚至可能親自帶隊出征。

劉璋和劉備的關系曾經很好,劉璋手下有很多人都跟劉備暗通款曲,只要劉璋公開向劉備求援,劉備就師出有名,向關上西川大門,然后再向江東進攻,名義上是圍魏救趙,實際是根本就沒想讓孫權周瑜活著回來——陷入西川戰(zhàn)爭泥潭,他們根本就回不來:前有劉備關羽張飛趙云諸葛亮攔路,后有劉璋張任李嚴吳懿追擊,沿途又得不到糧秣補給,擅長水戰(zhàn)的東吳軍隊,在蜀道之中,不戰(zhàn)死也得餓死,那時候劉備就會很輕松地以半子身份接管東吳,然后長驅直入,把已經打殘的西川一并收入囊中。
看了諸葛亮的隆中對,半壺老酒一直大惑不解:諸葛亮放著相對弱小的孫權不吃,偏要去啃曹操那塊硬骨頭,這豈不是避易就難?
當然,一千個半壺老酒也趕不上一個諸葛丞相,所以我們在這里只是探討一些可能:如果劉備和諸葛亮在建安十五年先放手讓周瑜和孫權去取西川,劉璋會一觸即潰拱讓出益州嗎?如果東吳西川陷入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劉備有沒有趁火打劫并吞吳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