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壽桃國畫之技法

在中國古代,過壽的人通常是在家里自設(shè)壽堂,掛起大紅的壽幛,桌子上放著壽面、壽果和用麥面或米粉做的“壽桃”?!皦厶摇奔馍先境杉t色,好象仙桃一般。此外,一些人的家中的墻上還會貼上諸如壽星老人、麻姑獻壽、東方朔偷桃、八仙上壽、蟠桃獻壽等畫,以增添喜慶的氣氛,其中“壽桃”成了圖畫的點題標(biāo)志。而親朋好友在來慶壽時,也會送上“壽桃”,甚至在唱祝壽辭時,也要點到“蟠桃”。
國畫繪桃在技法上不用勾線填色的形式造型,完全用墨或色渲染而成,實現(xiàn)了由線到面的潛在轉(zhuǎn)化,既突出主體最具特性的美感,又進行大膽地夸張、變形、意象化處理。同時,又巧妙地融入了西方印象派后新視覺與技法,重點突出了光與色彩的表現(xiàn),桃形明暗處理得體,色澤與質(zhì)感都很生動誘人,別有一番肥澤之致。枝葉仍以金石意味十足的線條為表達語言,墨法上更注重明暗濃淡變幻,力度感強。設(shè)色更為大膽亮麗,布局充滿動態(tài)與活力,畫面有一種雄健恢弘的氣勢與富麗美,富于現(xiàn)代感與裝飾性。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