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古方關(guān)注醫(yī)學古方,傳承中醫(yī)藥事業(yè)

有一個成語,叫趁熱打鐵。
鐵匠拉動鼓風箱,燒得鐵條發(fā)紅,大錘一打,這些鐵塊就能隨你心,遂你意。
那些雜質(zhì)會被紛紛打掉,變成強大的鋼鐵。
人的骨刺增生,就像鐵放在低洼水濕之處,容易生銹一樣,所以民間稱之為骨銹
骨刺這個稱呼,只是一種比較形象的俗稱。骨頭怎么會長刺呢?這個“刺”,其實就是增生而成的。
骨刺可以發(fā)生在很多部位,有在頸椎的,有在腰椎的,有在膝蓋的,還有在腳后跟的。
骨刺,古時又稱骨贅,說明這骨刺是人體多余的又很堅硬的東西,既然是多余不需要的,就要想辦法把它化掉。
軟化骨刺,就好像用錘打鐵一樣,你的血氣通暢、血氣充足,火力才足夠,不管對方鐵有多硬,那些鐵銹自然紛紛落下 。
2消一切骨刺
有一個方子叫化鐵丸,只有兩味藥,威靈仙和褚實子各15克,號稱可以化堅軟堅散結(jié)、治療一切難化的堅結(jié)腫物,極效。
化鐵丸,連鐵都能給化了,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這個方名是在表達一個意思,可以化堅軟堅散結(jié),把身體里一些多余的非常堅硬的東西化掉。
這個方子非常強大,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快要失傳了。
3鐵腳威靈仙
民間有諺語,鐵腳威靈仙,骨見軟如棉??梢娡`仙這味藥不簡單,是治療骨質(zhì)增生、骨刺骨痛的常用之藥。
威靈仙治療骨鯁卡喉是效如桴鼓,吃魚時,不小心被魚刺卡在喉嚨里,在家吞了飯團喝了醋,都沒有效果,從藥柜里抓出一把威靈仙,倒出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爐子上煮十來分鐘,待涼后,喝下去,不一會兒就好了。
“魚刺卡喉一碗醋,靈仙一把力能疏”,可見這威靈仙確有軟骨之功。
而骨刺就如同骨鯁在喉,止痛只是治標,把骨刺消融磨掉才是王道。
威靈仙,從這個藥名就可以感覺到,對癥應用那是勢如破竹,立竿見影,又威又靈,神仙一樣的藥。威靈仙還是治療風濕痹痛的要藥。
傳說,從前,有一座深山古剎叫威靈寺,寺里的住持大面積種這種專治風濕和化骨渣子的草藥。凡是到威靈寺求醫(yī)的,這位高僧都分文不取。
由于這種草藥出自威靈寺,治病又像仙草一樣靈驗,所以大家都叫它“威靈仙”。
中藥書上說威靈仙善走而不守,竄是它的特點,運行周身,但不固守,這個藥的藥力是比較猛的。
威靈仙入里,無孔不入,用來疏通身體內(nèi)部一般藥不能到達的小的郁結(jié)。如,關(guān)節(jié)炎,關(guān)節(jié)部位氣血流通少,一般藥很難進去,威靈仙就可以。
4補肝腎褚實子
既然威靈仙這么厲害,直接就把骨刺化掉了,那為何還要用褚實子呢?單用威靈仙不就好了嗎?
原來這骨刺呀,是一種骨骼的自然老化,就像人的皺紋一樣,是人體衰老的自然表現(xiàn),哪里衰老了呢?肝和腎。
楮樹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它的另外一個名字,你可能聽說過,構(gòu)樹。
從古到今構(gòu)樹給人的感覺就是,被人嫌棄,冷落,自己在一旁默默生長。也許是因為它太為常見,也許是沒有太大用處,頌揚者少,鄙棄者多。無論是生于朝堂還是廢棄的田間,構(gòu)樹因為生長迅速卻很難成為可用的木材。
楮實子是楮樹的種子,夏天常見的東西。多少人小時玩耍,當楊梅吃過它吧。只是食而不知其名、食而不知其功罷了。
楮實子味道非常甘甜,甘甜的東西能夠補益。而它又是種子類藥,諸子皆降,諸子入腎,所以種子類藥,它就像植物傳宗接代一樣,能夠補益肝腎。
肝主筋,腎主骨,吃下去以后,筋會變得很有力,骨頭會變得更牢固。
威靈仙相當于士兵,主動進攻,楮實子補肝腎,相當于后勤部門,防止化掉的骨刺以后還會慢慢長出來,兩味藥,一攻一補,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俗話說,兵無向?qū)Р贿_賊境,藥無引使不達病所。
如果治頸椎,加入葛根50克;如果治療腰椎加入杜仲10克;如果治療膝蓋,加入川牛膝10克;如果治療腳后跟,加入骨碎補10克。
脾胃不好, 也可以拿來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