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里察察兒的結(jié)局

察察兒最后去延安參加革命了。不知劇里會不會照著這個演,但目前看沒有。
書里的察察兒真是一個很冷酷的美女。因為她母親是少數(shù)民族所以她長得也有別于一般的中國女孩子,而是黃頭發(fā),棕色琉璃色的眼睛,皮膚很白,是一個有著異域風情的美少女。
美少女的心也是很冷酷的,在程家那個由二奶奶領導的舊式大家庭里很少有人會關心這些女人真正的內(nèi)心追求。就像二爺對二奶奶按部就班滿懷敬意,可其實相互之間缺乏真正的內(nèi)心交流。
察察兒也是同樣,她是在程鳳臺懷里長大的。程家破產(chǎn)程鳳臺娶了二奶奶開始關外走貨,其實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很難說他的內(nèi)心世界就那么十拿九穩(wěn)的平靜,陪他渡過這段日子的就是他懷里的察察兒,他抱著妹妹心里也就有個著落有個依靠,有點像小女孩愛摟著洋娃娃那種感覺。
他后來養(yǎng)成習慣到哪都抱著察察兒,一發(fā)呆一想事也愛抱著察察兒,隨著察察兒的年齡越來越大,二奶奶因為這跟他發(fā)了幾次火,他才答應再也不帶察察兒去那些場合了。
而留在家里的察察兒每天看來看去就是程家的那熟悉的人事物,心里很是膩煩,而二奶奶又以過去的對于未出嫁女兒的要求準備訓練察察兒,以便她嫁人后能做個合格的好媳婦。教她繡花,察察兒把手指頭都戳滿了窟窿;教她做菜,她被油嘣傷了皮膚。
對于一個渴望外面的世界叛逆的姑娘來說,這是要折磨瘋她的事情。并且二奶奶的親妹妹范金泠經(jīng)常來程家看望姐姐,倆人年齡差不多,而范金泠早就已經(jīng)上學了。察察兒看在眼里心里十分的羨慕,就如同她越來越迫切的與要求程鳳臺送她去上學的頻率一樣的瘋漲。
程鳳臺起先不愿意因此得罪二奶奶,所以一拖再拖。后來因為曾愛玉孩子的事情,二口子鬧僵了,程鳳臺一怒之下帶著察察兒去投奔了商細蕊,這事才有了起色。
在到商細蕊家頭天晚上,商細蕊由于太高興了就與程鳳臺在屋里胡天胡地,程鳳臺怕隔壁的察察兒聽見起先還小點聲,后來登仙極樂也顧不得了。第二天,他們在院子里吃飯,察察兒就對程鳳臺說她要去學校,緊接著她目光就定住了,程鳳臺順著她的目光一看,商細蕊正在那顆梅樹下練功呢!專心致志,年輕男孩子的青春活力眨眼間透射出來,程鳳臺一皺眉。察察兒幾天后順利就去學校報到了。
其實在察察兒眼里,商細蕊那摟脖抱腰坐大腿的模樣與一般的姨太太沒什么兩樣,只是更出格更張揚罷了。
在此之后她接觸了很多紅色文學,思想受到了洗禮。在程鳳臺與坂田假裝合作的時候,她誤認為自己哥哥是一個出賣國家的叛國賊。她偷偷拿槍,在程鳳臺要走時掏了出來,苦口婆心地勸他回頭。最后,她真的開了一槍,程鳳臺傷心欲絕,她也離家出走。
程鳳臺火急火燎的到處懸賞找她,而身為北方首屈一指的軍火商,日本人、民國政府、延安革命根據(jù)地紛紛伸出橄欖枝。
日本人拉了一車又一車黃頭發(fā)的女孩子讓他辨認,程鳳臺一次又一次的灰心。但也于心不忍把她們都從慰安婦的行列里解放了出來,原價買來放到了他上海的工廠里做工。最后他也不敢再跟日本人說找人的事,怕日本人為了錢開始胡亂抓人。
國民政府也積極派人尋找,最后延安部發(fā)來準確信息說察察兒在根據(jù)地,程鳳臺致信懇請延安放人,延安回復到他們從來不曾強迫,所有人都是自愿加入并來去自由。
得知這個結(jié)果的其他兩方竟也跟著承諾,不管察察如何,看在程鳳臺的面子上都會既往不咎。程鳳臺知道后諷刺一笑,給延安部狠狠的捐了一筆款,希望他們能真的善待自己妹妹。
察察兒的故事至此結(jié)束,總的來說小姑娘是個狠人??!但以她的成長環(huán)境來說,她能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在那個年代,也算是得償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