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全音代理?怎樣使用三全音代理?
貝多芬372、什么是三全音代理?怎樣使用三全音代理?

2020-06-18 20:06,網(wǎng)友“辰諳(ān)Jony”發(fā)表名為“什么是三全音代理?”的文章。(78 人贊同了該文章)
…辰諳Jony:中國人民大學 音樂學碩士在讀…
…全:見《歐幾里得39》…
(…《歐幾里得》:小說名…)
?
…音:見《歐幾里得146》…
…全音:見《貝多芬102、十二平均律:一八度距離等分12份,一份是半音,兩半音等一全音》…
…三全音:見《貝多芬370、371》…
?
文章內容:
…內、容、內容:見《歐幾里得66》…
?
…
怎樣使用三全音代理?
?
從C大調的屬七和弦到主和弦的進行來看,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
…調、大調:見《貝多芬111、C大調就是C調嗎?啥是大小調?24調式是咋出來的?啥是調式?》…
…c大調:見《貝多芬115、C大調是種調性,包括調式類別——大調,也包括調式主音音高是C》…
…和:見《牛頓35》…
(…《牛頓》:小說名…)
?
…弦:見《牛頓44》…
…和弦:見《貝多芬109~152》…
…進、行、進行,和弦進行:見《貝多芬222~302》…
?
…C大調的屬七和弦到主和弦的進行:見《貝多芬371》…










[
一級和弦,叫主和弦;
五級和弦,叫屬和弦;
四級和弦,叫下屬和弦;
放在C大調里,主和弦就是C和弦,屬和弦是G,下屬和弦是F。
?
其他的二、三、六、七級和弦,有的跟屬和弦關系近,有的跟下屬和弦關系近,我們把它劃進屬功能組、和下屬功能組,
具體來說,二、四、六級和弦,都是下屬功能組,而三、五、七級和弦,是屬功能組。
?
而在一首歌里,和弦進行一般是按照功能組來循環(huán)的。
——《貝多芬226》

]
?
既然在這樣的一個進行中,B和F兩個音的解決,是其最主要的動力,那么,我們能不能把G和D兩個音直接換了呢?
…解、決、解決:見《貝多芬242、243》…
…音樂上的解決:見《貝多芬245~247》…
…B和F兩個音的解決是其最主要的動力:見《貝多芬371》…
…直、接、直接:見《歐幾里得34》…

?
當然可以。
但前提是,在換音之后的這個和弦中,同樣應該存在著B和F這樣的一個音程。
…音、程、音程:見《貝多芬80》…


而所謂的三全音代理,就是基于這個思路產生的。

前面我們提到,在七和弦中,最不重要的音是五音(見《貝多芬371》),故而在換音之后的和弦中,B音?或者F音都不應該成為五音。
?
這樣一想,
唯一的解決方法,就只有把B和F兩個音的位置互換,讓原本三音位置的B音移到七音位置,原本七音位置的F音移到三音位置。
…方、法、方法:見《歐幾里得2、3》…

由于前面我們提到B到F?和F到B之間,都是三全音關系(見《貝多芬371》),故而這種變換不會對音程本身的性質帶來改變。
…關、系、關系:見《歐幾里得75》…
…性、質、性質:見《歐幾里得37》…
?
接下來我們得思考剩下的兩個音應該怎么選。
?
為了保持屬七和弦的性質,我們需要新和弦的根音與新的三音F音之間的音程為大三度,
那么,新的根音就應該是Db音;Db音向上推一個純五度我們可以得到五音,即Ab音。


[
兩音之間音頻比數(shù)越單純,兩音越協(xié)和,反之?兩音越不協(xié)和。
?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更直觀,我們對這種音關系,采用“音程”的概念來描述。
比如同度(一度)音程上兩音的頻比關系為1:1;
八度音程上兩音的頻比關系2:1;
五度音程上兩音的頻比關系3:2;
四度音程上兩音頻比4:3。
?
這些音程上的兩音,都屬于“完全協(xié)和的音關系”,所以,稱這些音程為“純音程”。
——《貝多芬109》
]



到這里,新的和弦便誕生了,其構成音為Db、F、Ab、B。
這個和弦應該怎么命名呢?
?
事實上,這個就是Db屬七和弦。
…事、實、事實:見《歐幾里得6、7》…
?
和弦中的B音我們可以看作是Cb音,
這樣構成音就是Db、F、Ab、Cb了,標準的屬七和弦的結構。
…標、準、標準:見《牛頓15》…
…結、構、結構:見《歐幾里得41》…

這樣的一個Db屬七和弦,在一些情況下,如果能拿來代替G屬七和弦的話,也許就會給你的和弦進行增色不少。
?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替代不是一定可行的,
還是要根據(jù)旋律聲部的進行來進行取舍。
…根、據(jù)、根據(jù):見《歐幾里得115》…
…旋、律、旋律:見《貝多芬71》…
…聲、部、聲部:見《貝多芬234》…
?
畢竟,這個和弦內部出現(xiàn)了兩個聽起來可能會讓人感覺不適的調外音。
…感、覺、感覺:《牛頓120》…
?
“還是那句話,這樣的應用并不是絕對的。
不是說用了之后,你的音樂就會好聽。也不是說不用的話,你的音樂就不好聽。
請看下集《貝多芬373、對于音樂來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