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緬甸古城曼德勒 一座年輕的古都
曼德拉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緬甸中部平原干燥地帶,伊洛瓦底江東岸,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其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是緬甸內(nèi)陸的交通樞紐。

離曼德拉60多公里的風景勝地眉苗,是當年英國人修建的療養(yǎng)地。這里林木蔥郁,碧草如茵,飛瀑吐珠,鮮花噴芳,是曼德拉居民避暑勝地,也是緬甸中部的一顆明珠。

緬甸全民信佛,緬甸人一生之中至少要出家一次,路上不時可以碰到小和尚。

曼德勒是一座年輕的古都。謂其年輕,因其只有100多年的歷史。謂其古都,因其歷史文化遺跡保持完整。19世紀中葉,英國發(fā)動了第二次侵緬戰(zhàn)爭,很快占領了下緬甸。1853年,緬甸王國的敏東王發(fā)動宮廷政變,強迫其兄退位,自立為王,三年后將京都由仰光遷至曼德勒,大興土木,建造了龐大的皇宮建筑群。為使風雨飄搖的半壁江山免遭淪陷,敏東王在曼德勒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對外開放,興辦工業(yè)等,史稱“敏東改革”。改革在敏東病故后半途而廢,英國軍隊于1885年攻克曼德勒,宣布整個緬甸成為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日軍對曼德勒進行了狂轟濫炸,將皇宮夷為平地。緬甸獨立后,政府又不惜人力物力,大體恢復了皇宮本來面目。
圖為皇宮城墻角樓與護城河。

曼德勒作為國都的歷史雖然短暫,卻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圖為酷似我國故宮建筑式樣的皇宮正殿。

皇宮瞭望塔。

坐落在城東門外2.5公里處的曼德勒山,是緬甸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許多寺廟。

曼德勒市中心。

曼德勒市政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