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老師講《說文》(六)

上午好~
@所有人 關於有相同或相近讀音的文字間很多時候也有密切的聯(lián)繫,來看如下字例:
衣、依、倚:
許慎訓“衣,依也”。那麼此處的依該如何解呢?段玉裁在《說文解字註》中謂:“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p>
從清代文字學大家段玉裁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來,字音相同或相近的衣、依、倚三字,字義也是有關聯(lián)的。
巾、謹:
《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币灾斢柦?,因爲古時男性二十成人,庶民階層束髮以巾,成人意味著要擔負責任、謹言慎行,不似之前可恣行孟浪,故巾、謹音近而義可通也。
?、耎(軟):
耎即軟,爲軟之古字,《玉篇》訓“柔也”,《廣雅》訓“弱也”。
許慎訓?(ruǎn)“柔韋也”,鞣製使之軟也。?之字義爲鞣製皮料,鞣製之前皮革較硬、其味腥臭,而鞣製之後皮料柔軟乾淨、無異味,故知?、耎(軟)字音同而字義亦有聯(lián)繫。
又如,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毀、壞,催、摧、推,鬼,歸,等等,其字義間也都有聯(lián)繫。
所以,通過如上幾組字例,我們可以看出來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間很多時候其字義也有聯(lián)繫。
前邊分享說過,客觀世界是有聯(lián)繫的,可分類的。通過這幾次的分享大家應該了解了,反映客觀世界的文字也是有聯(lián)繫的,當然也就可以被分類。
故《說文解字敎本》根據(jù)《周易-繫辭傳》裡認識世界的方法: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將文字分爲了人體、器用、天地、草木、鳥獸、符號六大類:

我們一直說,文字反映的是客觀世界。
那麼按照這個分類體系來學習文字,不僅僅是學習文字,還是系統(tǒng)認識世界的過程。
所以我們的《說文》系列敎材上顯眼處大家都能看到一句話:我們的文字 我們的世界。
學習了之前分享的內(nèi)容,是不是對這句話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本次分享結(jié)束。
明天開始分享:六大類排序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