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編年史7-公元前(2500-2200)年

一場東西文明共有的洪水記憶,第一個由侵略者建立的帝國,華夏賢王堯舜禹以德治理他們的人民。
公元前25世紀
2494BC 埃及第四王朝祭司老烏瑟卡夫Userkaf發(fā)動政變奪得王位(也有學者認為因為第四王朝絕嗣他才繼承王位的),埃及進入第五王朝。這個王朝崇拜拉神,他們放棄了巨大的金字塔建筑,轉而建造規(guī)模較小的的建筑-太陽神廟。

2492BC?(傳說)傳說中的英雄哈伊克Hayk統(tǒng)一了亞美尼亞部落。他在亞美尼亞歷史傳說中被視為國父。
2491BC?(傳說)華夏領袖少昊將王位禪讓給顓頊。顓頊性格深沉而有謀略。十五歲時就輔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區(qū),受封于于高陽(今河南杞縣東),故又稱其為高陽氏。顓頊在位期間勸導百姓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鼓勵人們開墾田地。禁斷民間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動,使社會恢復正常秩序。
2450BC 閃米特人入侵蘇美爾。由此開始,蘇美人和閃米特人開始長期混戰(zhàn)。
2414BC 埃及的杰德卡拉Djedkare Isesi成為第五王朝新法老,他在位超過30年,是第五王朝在位最長的法老。他在位期間埃及保持著富庶,每隔十年便進行一次遠征到努比亞和朋特。他亦舉行了不少慶典活動,包括他的“三十年慶典”。
2413BC?(傳說)顓頊將王位讓給兒子帝嚳,帝嚳繼為天下共主后,以亳(今河南偃師)為都城。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常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傳說他統(tǒng)治時期共工撞擊不周山,使天柱折斷,大地斜向東南,并發(fā)動反叛,正是帝嚳鎮(zhèn)壓了共工氏的叛亂,射掉9個太陽的后羿作為帝嚳的射官也幫他鎮(zhèn)壓叛亂。帝嚳還創(chuàng)作出《九招》之樂和鼙鼓、笭、管、塤、簾等新樂器。帝嚳的兒子棄,也是后稷,是周朝的祖先,另一個兒子契則是商朝的祖先。
公元前24世紀
2375BC 埃及第五王朝發(fā)生了大饑荒,埃及開始衰落。時任法老烏尼斯的陵墓是古王國時期最小的。
2345BC?埃及第五王朝結束。特提Teti建立埃及第六王朝,他和第五王朝末代法老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有部分史料指出他是前法老的女婿。
2343BC?(傳說)帝嚳死,他的兒子帝摯成為新的王,帝摯是堯的哥哥,據(jù)說帝摯不善于管理國家。
2334BC 基什的閃米特人首領薩爾貢Sargon征服蘇美爾諸城邦,稱霸美索不達米亞南部,中東進入阿卡德Akkad帝國時代。薩爾貢Sargon在位期間還侵略了亞述、埃蘭、小亞細亞、敘利亞等地,自號“天下四方之王”。

2333BC?(傳說)帝摯因不善于管理國家,將王位讓給了弟弟堯。堯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設官分職,觀察天象制定歷法,以授民時。傳說堯在位時洪水橫流,泛濫四方,人民不堪其苦,堯欲薦舉鯀治水,九年不成。

2330BC?(宗教)諾亞方舟:根據(jù)神學家的推演,此時間可能是耶和華制造洪水的年代,整個世界被幾千米的水淹沒,并消滅了人類和陸地動物種群。耶和華安排諾亞將每種動物各一對帶到一艘大木船上漂浮了幾個月,他們在洪水中幸存下來。
2310BC 埃及出現(xiàn)了養(yǎng)蜂的記錄
公元前23世紀
2278BC 佩皮二世Pepy II成為埃及法老,據(jù)記載其在位長達94年,是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佩皮二世執(zhí)政時期,埃及古王國時代已接近結束,王權日益削弱,各州的獨立性逐漸增強。
2254BC 納拉姆辛Naram-Sin成為阿卡德統(tǒng)治者。納拉姆辛繼承了薩爾貢的偉業(yè),繼續(xù)擴展阿卡德帝國的版圖,令國勢達至頂峰。他是第一位自封為神的美索不達米亞國王(“辛”一詞在閃米特語中為神的意思)。

2240BC 阿卡德帝國首都阿卡德超越埃及首都孟菲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城市。
2234BC?(傳說)堯將王位禪讓給舜,舜遷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濟)。史記中舜即位之后,虛懷納諫,懲罰奸佞,流放四兇(共工、獾兜、三苗、鯀),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堯未完成的盛業(yè),開創(chuàng)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2218BC 阿卡德國王納拉姆辛死,沙爾卡利沙瑞 Sharkalisharri成為國王。他統(tǒng)治期間阿卡德帝國面臨內部叛亂、邊疆獨立以及周邊各民族的侵襲。
2215BC 古提人Guti在扎格羅斯山脈Zagros擊敗了阿卡德的軍隊,隨后占領并摧毀了阿卡德城。
2215BC 海爾-波普彗星此年進入太陽系,直到公元 1997 年才返回。

視頻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