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劇情總感

明日方舟劇情總感
一直想要總體的聊一聊舟游的劇情,但奈何本事有限而且鷹角劇情和世界觀上的更新緩慢而沒有頭緒。
但最近有了些比較新的想法,于是決定寫點東西,總結下思路。
。。。。。。。。。。
在談論劇情之前,需要了解的是整個世界觀的基調設計,
這是一個表面光鮮,實則暗潮洶涌,同時存在內部與外部矛盾的世界。
在外部,
且不談各種隱晦的克系神話元素暗示,僅以愛國者口中真實發(fā)生過的烏薩斯皇帝利刃北原之戰(zhàn)為例,不可一世的皇帝利刃們成片的死在北原,殺死他們的又是什么樣的怪物?
大陸內部天災肆虐,逼得各個國家建造移動城市來躲避天災。
就算不存在這些問題,這個世界觀里海洋是一種危險的存在,而天空明顯也有問題,文檔多次提到星空的異常。
那么問題來了,一塊大陸,既不能向海洋探索也不能向天空前進,這便意味著這是一個等待死亡的世界,
一塊不能向外探索的大陸,那就只能在封閉系統(tǒng)內部不斷增加的熵中走向熱寂(當然啊,空氣還是流通的,所以也不算封閉系統(tǒng),意思到了就行)
從這個角度來看,源石這種使用后會隨著天災重新回到地面的“可再生能源”才是這個世界最好的選擇。
扯遠了,這些只是舟游目前世界觀的一個猜測,劇情究竟會不會向這個方向發(fā)展誰知道呢
而內部矛盾才是目前舟游劇情要討論的問題,至于未來會不會向外部矛盾的方向拓展,那就看以后的劇情怎么寫了。
總之,簡單來說,所謂內部矛盾就是人類歷史中司空見慣的剝削與被剝削的問題了。
為了解內部矛盾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誕生了三條道路,
分別是黑蛇科西切代表的暴君之路,
整合運動代表的斗爭之路,
以及羅德島代表的醫(yī)生之路。
以黑蛇科西切代表的暴君認為,
擺脫困境的方式是維持足夠的穩(wěn)定,為此必須由聰明智慧擁有大愛的自己來統(tǒng)領所有愚昧無知的人民,賜予人民平等的殘酷,維持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以整合運動代表的斗爭之路認為,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以羅德島為代表的醫(yī)生之路則認為,
世界需要醫(yī)治,泰拉世界的問題是全面的,是系統(tǒng)性的,是制度性的。
三條路同樣各有缺陷,
暴君之路實質是的“神”對“凡人”的剝削,是用更大的剝削代替了小的剝削。
斗爭之路空有情緒與決心卻沒有目標,或者說,破壞性有余而建設性不足。
而醫(yī)生之路,理想雖美可該如何實現(xiàn)呢?
在這樣的故事基調下面,明日方舟的故事創(chuàng)作相當強調“時代感”,
從開服至今的故事讀來最大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缺乏“仇恨目標”的故事,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故事讀下來“不知道應該去恨誰”,
故事中的壞人們,要么可憎又可憐,要么只是單純的被命運愚弄,就算是所謂的“黑暗代表”的不死的科西切,也是真誠的認為他自己愛著烏薩斯的人民(當然這是他自己說的,真假未知)
。。。。。。。
以沃倫姆德劇情為例,
在這個支線故事里究竟誰是壞人?
是惶恐不安的居民嗎?
是蒙冤不甘的感染者們嗎?
是“誰看不起我我就殺了誰”的魔族佬們嗎?
又或者是為拯救更多生命可以去害死好人的天災信使?
故事發(fā)展到中后段又蹦出來個冬靈后裔,本以為他才是壞人,結果卻依然不是。
在這個故事里并沒有人稱得上是真正的壞人,但爭斗依然發(fā)生了,仇恨依然蔓延了,
因為他們的災難來源是這個系統(tǒng),是這個制度,但大多數(shù)人是不能去仇恨虛無縹緲的系統(tǒng)的,人的仇恨只能指向具體的個人。
再然后發(fā)生的事情就很順理成章了,懷疑,扣帽子,沖突,流血,如果沒有外部干預最后一定會變成一場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屠殺,
這是一種無理由的,非理性的仇恨。
這是這個世界的無奈,大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生的沖突并不是好人與壞人的沖突,而是好人與好人之間的沖突。
但,,,,,
話又說回來,在沃倫姆德的這個故事里真的沒有純粹的壞人嗎?
沒準還真有,
那就是在沃倫姆德陷入困境的時候不去選擇幫助反而把衛(wèi)兵們抽走去舉行他們那盛大的婚禮的貴族們。
。。。。。。。。。。
在舟的劇情里,似乎每個出場人物都有說不完的苦衷,但他們合起來卻總是把無辜的凡人推向深淵。
龍門之戰(zhàn)中,
魏延吾決定將計就計消滅整合運動有錯嗎?
似乎確實沒什么錯,
但就因為這個決定,讓一批龍門人混合著整合運動遭了難,
要么死在了龍門之內,
要么混著殘存的整合運動變成了荒野之上的難民,
來時他們或貧或富,去時他們兩手空空。
我知道,不出意外的話,這條由難民組成的人流會在這片荒野上越來越細,直至完全消失。
苦難是如此的不講道理,說來就來,與善惡無關,甚至與因果也無關,
遭遇不幸僅僅只是,
只是,
命不好。。。。。
有人盲目的把仇恨向自己的仇人宣泄,哪怕那些人實際上并未傷害過自己,
比如整合運動攻下切城后對烏薩斯人的清算。
但也有人把矛頭直指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者和維護者們,
比如愛國者的游擊隊,
“想想看,那些端坐城市的市民和貴族,商人和唱歌跳舞的,有幾個人感染了?
而在荒原上,在城市周圍和礦場里,又有多少人感染了?
這個仇必須得報!”
只是,打敗了敵人之后又該用什么樣的新系統(tǒng)代替老系統(tǒng)呢?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超過了游擊隊們的思維能力了。
于是,
便有存在認為依靠凡人的能力只會在永恒的爭斗中無謂的消耗力量,
愚蠢的凡人不懂得分享,他們只喜歡爭斗,并且在無止境的貪婪與盲目的仇恨中燃盡一切,
因此,凡人需要神來指導他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這,就是科西切為代表的暴君之路,也可以稱作是“神之路”,
畢竟,對于泰拉的凡人來說,科西切這樣的存在確實稱得上是神。
只是吧,
到底是凡人需要神還是神需要凡人?
如果科西切知道炎國曾經發(fā)生過的事,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或許會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