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餓死的皇帝,千古奇葩,20萬大軍坐看皇帝被數(shù)千叛軍圍困餓死
建康是南梁的首都,是蕭衍的大本營。這里的城墻是南梁最堅固的,士兵是南梁最精銳的,只有八千多雜牌軍的侯景又沒有陳慶之那樣的攻城buff,靠強(qiáng)攻無論怎樣,侯景也不應(yīng)該、不可能、不能夠打進(jìn)去。
可他偏偏就是從容不迫地進(jìn)了建康城,因為守在里面的蕭正德主動打開了建康城門迎接他進(jìn)來。

蕭正德也是蕭衍的侄子,雖然他得到了這位叔叔的照顧,封了一個王爺,但很明顯他對這個王爺?shù)奈恢貌⒉粷M意。
侯景現(xiàn)在站在了建康城內(nèi),他跟蕭衍之間僅僅隔著一座臺城。
臺城是南梁的皇城,也是蕭衍的最后一道防線,在這里侯景遭遇了最激烈的抵抗。
臺城的守將是老將軍羊侃。在羊侃的指揮下,侯景絞盡腦汁也無法攻破最后這一道防線。而建康城外已經(jīng)集結(jié)了二十多萬前來討伐侯景的南梁大軍。

表面上看侯景很快就要玩完了,其實還真不是。
皇帝被包圍,各路勤王大軍也聞訊救駕,不過到了建康之后面對氣勢洶洶的侯景,誰也沒勇氣做出頭鳥。
此時戰(zhàn)場被分割成三個小圓圈,最里面的羊侃拼命地守,中間的侯景拼命地攻,最外面的二十萬勤王大軍伸著脖子看熱鬧。
皇上還在里面水深火熱,總是這么看熱鬧好像也不是個事。外面的各路諸侯討論了一下,于是他們推舉了一個領(lǐng)頭的人——柳仲禮。

柳仲禮大手一揮,馬上安排手下,準(zhǔn)備好酒好菜,瓜子花生啤酒,踏踏實實地坐下繼續(xù)看戲……
這真是千古奇葩,這個奇妙的局面,愣是僵持了將近半年時間。在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臺城終于兵盡糧絕被侯景攻陷。
正在嗑瓜子的柳仲禮一看,馬上帶人進(jìn)入臺城。他不是去剿滅竊國大盜侯景的,而是去給勝利者侯景磕頭獻(xiàn)媚的。

看著這個窩囊到極點的人,侯景一句都散了吧。隨后二十多萬“援軍部隊”,在侯景幾千衣衫不整的雜牌軍面前,頃刻間做了鳥獸散。
侯景圍攻臺城是一場毀滅人性的災(zāi)難,經(jīng)過半年的燒殺搶掠,十二萬人口的建康城,僅余兩萬多人。
在歷時半年多后,侯景和蕭衍終于面對面接觸了。

不知道蕭衍在臺城被攻破之后,是一副怎么樣的表情?懷著什么樣的心態(tài)?是震驚?憤怒?糾結(jié)?是憎恨還是不安?或是幾者都有?或是什么表情都沒有?
但不管蕭衍心里是什么感受,都已經(jīng)無關(guān)緊要了。占據(jù)了臺城的侯景和丟掉了天下的蕭衍發(fā)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蕭衍說:“侯景在哪里?叫他來見我。”
侯景來了,隨行的還有五百名侍衛(wèi)。

蕭衍問:“你帶兵打了這么久,是為了什么?”侯景無言以對。
蕭衍再問:“你是哪里人,是怎么來到這里的?”
侯景還是無言以對。
蕭衍又問:“你剛渡江時,有幾人?”
這個侯景倒是知道的,回答:“千人。”
“攻城的時候呢?”
“十萬!”

“現(xiàn)在呢?”
“率土之內(nèi),莫非己有?!?/p>
蕭衍俯首不語,侯景出去了。
據(jù)記載,面對侯景和他手下的五百甲士,蕭衍毫無懼色,而全副武裝的侯景在出來之后,已經(jīng)驚懼得手心出汗了。他對部下王僧貴說:“我多年征戰(zhàn)沙場從來沒有怕過什么人,但是今天見了蕭衍,我居然害怕了!我不能再見到他?!?/p>
一代王者,成為一個大混混的俘虜,實在是佛祖給蕭衍開的玩笑。
隨后侯景把蕭衍關(guān)在了臺城,而且不管飯。八十多歲高齡的蕭衍,在饑餓和痛苦中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后幾天。

太清三年五月,蕭衍餓死于臺城,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