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上Thierry Mugler的設計之前,最好先來杯小酒

《變形記》第一次要以圖書形式出版的時候,定了由Ottomar Starke擔任書的封面設計,卡夫卡得知后立馬給出版社寫了封信,強烈建議不要畫那只昆蟲,生怕那位寫實派藝術家給他畫個栩栩如生的蟲子在封面上。
?
Thierry Mugler卻反其道而行,其品牌1997春夏高級定制「Les Insectes」正是以卡夫卡的《變形記》為靈感設計,他將昆蟲和女性融合起來,用這場秀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物奇想世界,演示了硬殼蟲蛻變的變化過程,但不同于卡夫卡所擔憂的那般,那些幻化成女子的昆蟲大多寬肩蜂腰,怪誕又極具魅力。

?
他提取出節(jié)肢動物的色彩、質(zhì)感與妖嬈姿態(tài),使用具備亮面和折射功能的非常規(guī)材料去仿制生物肌理,譬如拿橡膠、汽車輪胎、乳膠和有機玻璃來模仿昆蟲外觀,將它們原有的特征放大融合進服裝設計里,依照不同昆蟲形體特征分割服裝比例,以超現(xiàn)實主義手法完美詮釋了camp美學。
?
在這場長達四十多分鐘的高定大秀上,模特不再是游走于天橋的衣架,而是頭頂帶著觸角的蜜蜂、還未破繭的蠶蛹、戴著黑色眼鏡的蒼蠅,還有模仿螞蟻的模特們,身著蜂腰輪廓的西裝夾克成群結隊走出一種奇特又優(yōu)美的氣勢。
?
她們的妝容也極具戲劇性,夸張拉長的彩色睫毛讓昆蟲女妖的形象更加生動,狂野的設計風格也在更大程度上彰顯女性身材的曼妙,曾任品牌藝術總監(jiān)的Formichetti將這些模特描述為「Mugler忍者」。

?
Thierry Mugler致力挖掘生物世界的狂野與真實,讓每個模特都深深代入角色之中,這場秀與其說是展示衣服,更像是一種沉浸式的舞臺劇表演,看他的秀仿佛被吸入夢境般神奇,而這也正是他的目的:「我不做潮流,也不拘泥于時尚,我的設計只不過想脫離人體束縛,如做夢一般?!?/p>

蝴蝶需要經(jīng)過幾次蛻皮才能破繭而出,從而擁有一對輕盈敏捷的翅膀,具備堅韌力量的它們常成為時裝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對于Thierry Mugler來說也是如此,這次秀場尾聲,身穿黑色緊身天鵝絨長裙的超模Simonetta Gianfelici便化身為蝴蝶,擁有一對絢爛翅膀。
?
這對蝴蝶翅膀采用絲絨材質(zhì)與多色羽毛拼接而成,還增加了珠片細節(jié)來展現(xiàn)蝴蝶揮動翅膀時的斑斕色彩,這一魅惑背影,也成就了時裝史上又一神話。

?
在盛行極簡主義的90年代,Calvin Klein和Helmut Lang等眾多時裝設計師主張將設計審美簡化,但向來創(chuàng)作欲豐盛的Thierry Mugler卻不同,他堅定把他浮華的戲劇風格展現(xiàn)到極致,也因此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力。
?
談論到這些服裝的設計靈感,他曾表示:「我設計時裝,只因我想要探索更多從未存在的東西,我想要構建屬于我自己的世界。」
?
他從9歲開始學習芭蕾,14歲時便加入萊茵歌劇院的芭蕾舞團,同時期還在斯特拉裝飾藝術學院讀室內(nèi)設計,這段經(jīng)歷讓他加深了對運動和面料功能的理解,后來轉(zhuǎn)行做了設計師后,他又把這些愛好揉進了他所做的時裝和秀場上,以至于在他所筑造的時裝世界里始終貫穿著強烈的建筑和歌劇風格。

?
他憑借種種姿態(tài)各異的前衛(wèi)形象,擊破世俗對于美的刻板印象,證明女性完完全全掌握著自己身體的控制權,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成各種樣子,而不是阻礙女性或讓她們不如自己穿的衣服重要。
?
后來攝影師Jean Babtiste Mondino 1998年在為佳能Lxus數(shù)碼相機拍攝廣告時,也讓非裔超模Debra Shaw佩戴了這款昆蟲眼鏡。

?
時尚評論家Tim Blanks對于Thierry Mugler有一句總結相當精辟:「準確來說,他的設計并不是算作時裝,因為它根本不是讓你們白天穿出去的?!?/p>
?
畢竟穿上它,就如同進入一場美麗的暗夜狂想,微醺狀態(tài)最為合適。
編輯:?漱牙
更多精彩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久拾90collect"。

我們關心星球大戰(zhàn),
也關心落在你窗簾上的灰塵,
有的事情可以一句話講完,
有的恨不得聊上三個月。
?
關注我,為我們精致的靈魂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