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有哪幾個維度?
這是莊叔解讀生財日歷的第73/365 篇。
2月11日:賺錢有哪幾個維度?
今天的生財日歷來自光合的精華內容,原文如下:
賺錢這件事對著時代在不斷地變化,在我看來賺錢有四個維度:
1.靠利潤賺錢。二十年前的中國,在人口紅利和投資紅利下,“躺著”都可以賺到錢。
2.靠成本賺錢。通過規(guī)模化、精細化運營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靠結構賺錢。針對用戶規(guī)劃產品結構,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靠結構或者矩陣來賺錢。
4.靠品牌賺錢。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強自己對顧客的溢價能力。
最后再補充一點:規(guī)避風險,一定要規(guī)避政策風險。
我的理解:
普通人靠時間賺錢。
靠利潤、成本、結構、品牌,確實能賺錢,但是給普通人的機會不多,普通人,大多數都是在靠時間賺錢。
上班,把自己的時間賣給老板,哪怕給老板創(chuàng)造了再多價值,自己在公司的時間,就值那一份工資。
自媒體,把自己用時間產出的作品,賣給屏幕前的觀眾,典型的一份時間多次售賣的例子。 能讓多少人看到,全看個人本事。
普通人的未來,也可以靠品牌賺錢。
自媒體初入門,可能要靠流量賺錢,看得人多,就多賺點流量錢,看得人少,就少賺點流量錢。
但是隨著在這個領域的深耕,一定會走向自媒體IP。
當一個賬號成為IP,賬號的價值就會大幅度提高。
比如可以把自己的技能教給別人,一套課程反復售賣,低成本,高利潤。
我認為自媒體未來的趨勢,每個人、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品牌,擁有獨一無二的IP屬性。
互聯網時代,對表達者利好,每個人都可以被看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