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能不靠藥物就治好嗎?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抑郁癥能不靠藥物就治好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雖然現(xiàn)在抑郁癥主要的治療方式還是依靠藥物,但事實上,這個問題沒有定論。
就以重度抑郁癥為例,即使完全不治療,情緒低落久了,也會自然改善。但問題是會再復(fù)發(fā),另外就是浪費生命──很多人忽略了這點:生病是需要消耗時間的,倘若你的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時間在重度抑郁癥當(dāng)中,那么你的人生等于去掉了一半。

純粹就理論來講:抗抑郁藥對于抑郁癥的療效確實不容置疑。服用抗抑郁藥確實能縮短重度抑郁的時間。但相對的,服用藥物也絕對不會把原本的心理問題給解決掉。
藥物就是藥物,它可以減輕抑郁,但是就只是這樣而已,你生活上的問題都會繼續(xù)存在,需要靠心理治療來解決。不要把藥物當(dāng)成神來拜;也不必把藥物當(dāng)作惡魔、避之唯恐不及。
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其實都差不多,很多人來榮教授這做催眠自我療愈,就是為了讓自己更舒服一點,對病情的自我把握更好一點,雖然它們可能不能將你的心理疾病完全治愈,但它可以一定程度上縮短病程、減少發(fā)病周期。

很多人非常排斥藥物,堅持不靠藥物來克服抑郁癥。他們的理由是:藥物是人工的,為什么要讓人工產(chǎn)品來改變自己的情緒呢?但是,最有趣的是:他們依然會搭乘人工的汽車、使用人工的光線、甚至閱讀人工制造的書籍,但是一點恐懼感也沒有。
我們不妨這么想一想:人類本來就在改變自己,沒什么好怕的,光是“人工”這個理由,不應(yīng)該成為“不好”的代名詞。就像有的人堅持一定要食用完全不施農(nóng)藥的蔬菜的一樣,認(rèn)為這樣比較接近自然,但是他們未必知道自己為此必須負(fù)擔(dān)較高的生活費用,而且為了賺取這些費用而必須多停留在烏煙瘴氣的市區(qū),承受更的壓力,反而得忍受更多的不自然──有得必有失,而得失之間,實在很難取舍。
所以,能不能不靠藥物而讓抑郁癥痊愈?我想,這當(dāng)然是可能的──但是值不值得?那就由你自行決定了。就像倘若有人堅持不用人工制造的沖水馬桶,而決定每次上廁所都得到屋外挖一個茅坑來使用,并認(rèn)為這樣比較“自然”的話,他只要愿意忍受這行為帶來的不便利,那就可以了。無所謂好或不好。相對的,不靠藥物幫助而讓抑郁癥痊愈,也不是一件什么多特別的事情,就像那個拒絕用沖水馬桶的人士,也沒什么理由拿“我都不用沖水馬桶呢!”而自夸。

用藥物會加速抑郁的消除,讓心理治療更加有效果,但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吃藥”。藥物自然會有副作用,但每種副作用都會被列舉出來,寫在說明書或相關(guān)文獻(xiàn)里面。當(dāng)然,也有可能有些副作用在嚴(yán)密的科學(xué)研究之后,還是成為漏網(wǎng)之魚,并未被藥物管理當(dāng)局所發(fā)現(xiàn),這時,你確實有成為第一個犧牲者的可能性。
但是拿這樣的可能性,來交換因為抑郁而犧牲掉的生命時間,你覺得值不值得?就像先前那位“茅坑主義者”,說不定兩百年以后證明是他對──使用沖水馬桶會影響銀河系的某顆恒星,而制造一些危險的電波,讓使用者容易罹患肺癌──誰知道?但今天的你用不用沖水馬桶?
所以,如果有抑郁癥的困擾,而想靠藥物──或者你不想靠藥物來改變自己,都很好,完全由你決定;但是倘若讀者只是患者的親友,而他正在使用藥物或堅拒使用藥物,你不必替他做決定,更不要憑借自己的信念來扭曲別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