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中國小草改變世界,讓瘧疾君徹底滾蛋了!

70年,從3000萬到0,瘧疾君終于滾蛋了!中國人這場仗勝得太辛苦了!
抗戰(zhàn)開始的時候,焦?jié)櫪み€是個少年。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盡管還不到13歲,焦?jié)櫪s已經做過了許許多多重體力活。打鐵、撐船、買豆腐……賣苦力雖然累,但在焦?jié)櫪ば睦?,只要一家人能團圓安穩(wěn),那就是生命最大的幸福。
但災難還是不期而至。813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日軍隨即進攻南京,緊接著便對滬寧沿線展開了一系列的狂轟濫炸,焦家所在的常州也未能幸免。那天焦?jié)櫪は裢R粯樱嶂@子從茭蒲巷出來,沿街賣豆制品,空襲警報突然就響了!
轟炸足足持續(xù)了半個小時,炸彈如冰雹般傾斜而下,街上頓時血肉橫飛,不一會兒就尸橫遍野。焦?jié)櫪ざ阍诮诌?,僥幸逃過一劫,等敵機志得意滿的飛走,他探出頭來,卻看見到處都是死傷的百姓,慘狀令人發(fā)指。焦土瓦礫間死者面目全非,血淋淋的傷者呼號著慘叫著,丟了孩子的大人心急如焚,失卻了母親的孩童哇哇大哭,方才還熱鬧的街市瞬間淪為血池地獄。

一個月后,常州淪陷。
為了躲避戰(zhàn)亂,焦?jié)櫪づe家外遷去上海,誰料就是在逃亡的路上,焦?jié)櫪ず透改甘ⅲ瑥拇顺闪顺汕先f流落在上海街頭的災童之一。
不幸中有大幸,焦?jié)櫪び龅搅撕萌恕獝蹏鴮崢I(yè)家竺梅先、徐錦華夫婦痛心于災童遍地、無家可歸,于是在寧波辦起了一座國際災童教養(yǎng)院,收容了500多個像焦?jié)櫪み@樣的孩子,他總算是結束了流浪生涯。
焦?jié)櫪ぴ疽詾?,到了新“家”,他和小伙伴們就能暫時逃離日寇的鐵蹄,遠離災難和戰(zhàn)火。誰知安穩(wěn)日子僅僅過了兩年多,大禍再次臨頭。1940年10月,窮兇極惡的日軍對寧波、慈溪、奉化等地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細菌戰(zhàn),致使當地瘟疫橫行,染病身亡者隨處可見,政府不得不大量焚燒疫區(qū)的房屋來防疫。

當時寧波沒有自來水,居民飲水全靠水缸收集天落水和井水,日軍飛機的炸彈投下了大量的傳單和麥粒,直接掉進了水缸和水井當中。緊接著,居民就開始發(fā)病,到11月2日,寧波本地報紙《時事公報》報道,“市區(qū)發(fā)現傳染病……三日內,不治身死者,已達十人以上”!

同在寧波的國際災童教養(yǎng)院也不能幸免。近百名孩子受到感染,焦?jié)櫪ひ彩瞧渲兄?。有的孩子得的是鼠疫,有的孩子得了瘧疾,而焦?jié)櫪t不幸兩種癥狀都有,發(fā)高燒、打擺子,渾身膿包。教養(yǎng)院連忙將出現癥狀的90多個人集中隔離,三個月后當焦?jié)櫪ぷ叱龈綦x區(qū),曾經擠得滿滿當當的床鋪空出了一大片,往日歡聲笑語的教養(yǎng)院也變得一片死寂——原來,從前和他一起笑鬧玩耍的小伙伴都已經死去。只有少數幾個孩子和焦?jié)櫪ひ黄饞暝盍讼聛?,也已經瘦成了皮包骨頭。
那是何等悲慘的一幕?。≈钡胶芏嗄旰蠼?jié)櫪ぢ愤^慈溪,疫情仍未消除,水不能喝,地皮不能碰,十室九空,人死的太多,連抬尸體的活人都找不到幾個,唯有烏鴉在嶙峋的白骨墳塋上不斷的盤旋、嘶叫。
根據日本細菌戰(zhàn)資料中心的負責人瀨敬一郎向寧波細菌戰(zhàn)民間調查者裘為眾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日本731部隊曾作秘密調查——僅這一次襲擊,寧波因為細菌戰(zhàn)罹難的百姓人數就高達1554人!而從從1939年到1945年,以731部隊長官石井四郎為總指揮的日軍細菌部隊在浙江進行了不少于3次的大型細菌戰(zhàn),造成浙江省、江西省超過230多萬人身染疫病,死亡人數超過65萬人!

這就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百姓們整日勞作,只是想吃一口安生飯,在破屋里和家人相守,可他們再怎么努力,也逃不過貧窮、逃不過戰(zhàn)亂、逃不過列強的鐵蹄,更逃不過隨之而來的瘟疫和死亡!
《竇娥冤》里有這樣一段臺詞:“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舟。地也,你不分好歹難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天日昭昭,卻懲罰不了作惡的日本鬼子;神目如電,卻奈何不了肆虐人間的病魔;他們眼睜睜看著窮苦人去死,卻誰也不肯伸出手,把受難者拉出痛苦的深淵。但焦?jié)櫪げ皇歉]娥,他拒絕坐以待斃——既然老天爺救不了他、救不了中國,那他就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敗敵人,自己來救中國!
“走,打游擊去!”1942年,18歲的焦?jié)櫪づc教養(yǎng)院的32名同學一起,經慈溪到達上林湖集結,找到并參加了新四軍!此后他冒著槍林彈雨,輾轉戰(zhàn)斗于大江南北,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期間浙東縱隊北撤時的澉浦突圍戰(zhàn),也參加過解放戰(zhàn)爭的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等戰(zhàn)役,后又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經歷大小戰(zhàn)役60次,舍生忘死,終于在死地里給中華民族拼出了一條生路!

可是鬼子打跑了,反動派消滅了,新中國建立了,瘟疫卻沒有消散。瘧疾與大大小小幾十種傳染病一起,仍舊在中華大地上橫行,無所顧忌的害人、殺人。
病魔雖小,它不怕槍與炮??!
就拿焦?jié)櫪さ眠^的瘧疾來說,曾幾何時,中國有90%的人口都長期面臨感染風險,每年高達3000萬例感染,30萬人因此喪生。以海南為例,這里曾是我國瘧疾流行最為猖獗的地區(qū)之一,病魔終年肆虐,是歷史上有名的“瘴癘之地”。

海南民間流傳著許多跟瘟疫有關的諺語:“南橋陵水,有命去沒命回”;“香根加朝,一個去一個了”;“及怕南豐鬼,又怕蘭洋水”;“九月谷子黃,北寒鬼上床,十有九個病,無人送湯藥”等等。黎族苗族民歌還曾經絕望的唱道:有“五指山下荒涼多,人煙稀少鬼唱歌,天災人禍樣樣迫,黎苗家的艱苦呵淚成河”……
百姓沒有錢治病,又缺乏科學防疫知識,對瘧疾的認識嚴重不足。外地人到山區(qū)得了瘧疾病,認為是初來乍到的“水土不服”,本地人認為是“北寒鬼”上身,發(fā)病時,用掃把來驅趕“北寒鬼”或求神祭鬼,結果往往人財兩空,苦不堪言。
那怎么辦呢?難道就任由病魔為非作歹嗎?絕對不行!不管是帝國主義還是傳染病,誰要和中國人過不去,中國人就跟它干到底!
盡管新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但一經解放,我們就迅速建立起了各級傳染病防治機構,又由衛(wèi)生部派駐專家到各地防疫部門,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加強宣傳教育,采取有效的監(jiān)測策略,確定了“從肆虐流行,控制發(fā)病,減少危害程度,最終達到消除”的戰(zhàn)略目標。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國在基層開展了各種綜合性防治運動,一方面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對上山者給予預防服藥及做好個人防護,對發(fā)熱病人進行血檢,發(fā)現病人進行根治;另一方面試圖從源頭消滅傳播瘧疾的按蚊,還使用各種方法控制干預瘧疾的發(fā)生。例如早在80年代世衛(wèi)組織提出使用藥浸蚊帳的建議之前,中國就已經是最早大規(guī)模實地測試該措施的國家之一。

上述措施大幅降低了部署地區(qū)的瘧疾發(fā)病率。還是以海南為例,到1964年,全島瘧疾發(fā)病率降到1041.24/10萬,居民帶蟲率從大規(guī)??汞懬?958年的 38.50%降至1964年的4.56%,到2000年,瘧疾發(fā)病率已經降到了35.82/10萬,2007年后更實現了瘧疾發(fā)病率的斷崖式下跌,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瘧疾對人民生命健康的摧殘和對生產建設的嚴重威脅,讓“瘴癘之地”之說徹底成為了歷史。
沒有了病魔的侵擾,中國人一天天的健康起來,日子也過得舒心多了。黔南地區(qū)冊亨縣婦女楊翠仙對瘧疾防治人員說:“不是毛主席來領導我們,你們是不會這樣的,挨了罵,尚關心我們?!奔{榮鄉(xiāng)一位70歲的布依族老人梁老三說:“毛主席共產黨真是好恩人,他不僅分了田地給我們,讓我們自己當家,并且派了衛(wèi)生同志送藥到門上給我們吃,又給我們消滅蚊子,往年一到五黃六月,我家人都幾乎要病倒床,今年衛(wèi)生同志來給我們吃藥滅蚊,不但不生病,身體逐漸健康了,吃飯要香一些,生產也有保障了?!?/p>
對瘧疾的有效防治增強了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激發(fā)了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感,讓百姓更加深刻的意識到,只有依靠國家, 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而這一點又反過來激勵所有人,更積極的參與到疾病防治當中去,與國家共同進退。
在動員全社會參與進來的同時,我國也一直走在抗擊瘧疾的工具和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的前列。1967年,我國政府啟動了“523項目”,這是一項旨在找到瘧疾新療法的研究項目。這項全國性的工作涉及來自60個機構的500多名科學家,最終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現了青蒿素——青蒿素聯(lián)合療法的核心化合物,這是當今最有效的抗瘧藥物。為表彰其對青蒿素發(fā)現所做的貢獻,屠呦呦教授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而除了屠呦呦,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他們在青蒿素的研究領域同樣取得了巨大突破。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首席教授李國橋就是其中一員,他于1974年首先證實了青蒿素治療惡性瘧疾的速效低毒作用,先后研制了5個青蒿素類復方,是國際著名瘧疾專家、青蒿素發(fā)明獲獎人之一、多個青蒿素復方的發(fā)明人。
為了治療瘧疾,李國橋早年常常親到災區(qū)一線。有一年,他在云南梁河縣的一個小寨子里考察,那里不到20戶人家,每家每戶都有瘧疾患者,平均每個月寨子里就會有8個人因瘧疾而離世,人人隨時都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李國橋記得特別清楚,他走進一間破屋,看見一對因患瘧疾而骨瘦如柴的母女,小女孩蜷縮著身子,媽媽就躺在門板上,而這家的父親和兒子早已經因為同樣的原因去世了。這一幕令他終生難忘,每每提及都不禁淚下,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李國橋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中國人擺脫瘧疾的病痛。

科研工作不光是辛苦的實地調查和重復性的實驗室工作,有時候還意味著,要用自己的生命和安全為代價,尋找對抗病魔的方法。1981年8月,為了深入研究惡性瘧疾的發(fā)熱規(guī)律,李國橋甚至不用自己做試驗品,將帶有惡性瘧原蟲的病人血液注入自己體內,親自體驗病情變化!
可這項試驗實在是太過兇險,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很多惡性瘧原蟲,會迅速感染李國橋的身體,一旦發(fā)病,他會昏迷,會休克,還可能會死亡。但他毫不畏懼,叮囑助手務必詳細記錄下自己的病程?!叭绻液芸斐霈F裂體期昏迷,也不要馬上用藥結束試驗,無論如何,我們的試驗方案不能變,你一定要在我身上看到兩個熱峰出現?!?/p>
為了以防萬一,李國橋還事先給單位和家人留下了一封“遺書”:“這次試驗完全是自愿的。萬一出現昏迷,暫時不用抗瘧藥治療……這是研究計劃的需要,請領導和妻子不要責怪試驗的執(zhí)行者。萬一真的發(fā)生不幸,到時只要在花圈上畫一個瘧原蟲,我就心滿意足了……”
什么是舍生取義?這便是了。
幾天后,李國橋果然開始發(fā)病,他的頭劇烈疼痛,不停嘔吐,體溫很快超過了40℃,血液中瘧原蟲的密度超過了每立方毫米10萬個。但李國橋卻堅持不肯使用抗瘧藥,鼓勵著助手繼續(xù)觀察記錄他的病情。
足足3天,李國橋忍受著病痛的煎熬,實在熬不住了,就哼哼歌曲來轉移注意力,直至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他的帶動下,課題組中又有好幾個人在自己身上做了實驗。
以殉道者的奉獻與犧牲精神去探尋科學的未知以造福人類,這是最崇高的人性!而更令人感動的是,像李國橋和他的同事們這樣的奉獻者,在我國的科學家中比比皆是!
早在1975年,“中國乙肝疫苗之母”陶其敏就曾在自己的身上試種過她研制的乙肝疫苗。“糖丸爺爺”,研制出我國第一支脊髓灰質炎疫苗顧方舟,也曾用自己的孩子來實驗過疫苗樣品。同事勸阻他不要拿自己的親生骨肉冒險,顧方舟卻說,“只能這樣,不然沒法實驗,誰也不敢吃,自己孩子都不敢吃,能讓別人去吃嗎?”


而到了2020年,陳薇院士則親自接種了她研制出的新冠疫苗疫苗——這樣的奉獻精神在我們的科學家中間代代相傳,至今不滅。

這些忘我的奉獻者們,讓我想起了杜富國,想起了那些在邊境叢林里排雷的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保證老百姓的安全萬無一失,他們在排雷之后,還會手拉著手,一起從曾經的雷區(qū)上一步步走過。他們不知道死亡的可怕嗎?當然知道。但他們同時也知道,惟其如此,才能將死亡的陰影從千千萬萬人的頭頂驅散!
就是靠著這樣的奉獻與無我,先輩們披荊斬棘,建立了新中國;就是靠著這樣的奉獻與無我,先輩們頂著超級大國的封鎖和打壓,給后世子孫栽種了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就是靠著這樣的奉獻與無我,今天的我們不懼艱險、自力更生,一同戰(zhàn)勝了新冠疫情。
在這場疫情中,無論你穿的是白衣還是軍裝,無論你拿著的是快遞箱還是電焊槍,面對病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戰(zhàn)士。我們面對的不是侵略我領土的日本鬼子,但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窮兇極惡的病魔!為了拯救血脈相連的同胞、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阻擋死神劈面而來的屠刀!
因為只有團結在一起,我們才能在瘟疫橫行的世界中開辟出一塊幸福、溫暖、安全的島嶼。在這里,我們有焦?jié)櫪?,我們有李國橋,我們有陶其敏,我們有顧方舟,我們有杜富國,我們有陳薇……我們有千千萬萬個你和我,人人都是衛(wèi)士,人人都被保護。
70多年過去,每年高達3000萬例瘧疾感染,30萬人因此喪生的中國改變了模樣,“瘧疾”成了陌生的名詞,很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打擺子”的來歷。我們已經連續(xù)3年切斷人體瘧疾寄生蟲的本地傳播鏈,并得到了世衛(wèi)組織的認證,正式宣布消除了瘧疾!
這是何等偉大的成就啊!這條路我們走的是如此辛苦,但這場仗我們又勝得是何其的光榮!
教員說過,“艱難困苦給共產黨以鍛煉本領的機會,天災是一件壞事,但是它里頭含有好的因素,你要是沒有碰到那個壞事,你就學不到對付那個壞事的本領,所以艱難困苦能使我們的事業(yè)成功。”“共產黨有本領就是要在這種情況下打出一條生路來!”
在團結起來的中國人面前,沒有任何困難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們以革命精神為火炬,以科學技術為階梯,以時時刻刻將人民生命健康時刻放在心上的共產黨員們?yōu)槠鞄?,通過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努力,一步一步穩(wěn)扎穩(wěn)打,終于取得了勝利,打跑了盤踞中國幾千年的瘧疾瘟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