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藝復(fù)興”是真是假?明末西方傳教士這么說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zkwNzIwOA==&mid=2247488631&idx=1&sn=219c802afaa076b6b363768bad3fc2fe&chksm=e85b5790df2cde864c1cc985ccd909439b43baa4f4d8116b2b23cf4dc95f0e4b5e33022e7391&scene=21#wechat_redirect
原作者:生民無疆
? ? ? ?有專家說,明朝末年,利瑪竇等一批西洋傳教士來到中國,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西方文明。西方傳教士之所以能夠帶來先進的東西,是因為14至16世紀時,歐洲找回了約2000年前源于古希臘的幾何學(xué)、天文學(xué)、地理學(xué)等等科學(xué)技術(shù),并使之得以復(fù)興,這便是所謂的“文藝復(fù)興”。因為古希臘文明復(fù)興,歐洲的科技一下子就超越了中國;因為古希臘文明復(fù)興,歐洲的來華的傳教士,都是掌握了古希臘科技的飽學(xué)之士。
? ? ? ?那么,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時候,在來華的傳教士的筆下,“古希臘文明”是個什么模樣呢?

? ? ? ?艾儒略(Giulios ?Aleni,1582--1649年),意大利人,1609年,受耶穌會派遣到遠東傳教。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抵達澳門;1613年到北京,后到上海、揚州、山西、陜西、杭州、福州等地活動,受到葉向高、李之藻等朝廷高官的大力支持、保護。在進士出身、任職監(jiān)察御史的楊廷筠的幫助下,天啟三年(1623年),艾儒略完成、出版了《職方外紀》一書。
? ? ? ?《職方外紀》是這樣描述“希臘”的(全文):
? ? ? ?厄勒祭亞在歐邏巴極南,地分四道,經(jīng)度三十四至四十三,緯度四十四至五十五。其聲名天下傳聞,凡禮樂法度文字典籍,皆為西土之宗,至今古經(jīng)尚循其文字。所出圣賢及博物窮理者,后先接踵。今為回回擾亂,漸不如前。其人喜啖水族,不嘗肉味,亦嗜美酒。東北有羅馬泥亞國。
? ? ? ?其都城周裹三層,生齒極眾,城外居民綿亙二百五十里。有一圣女殿,門開三百六十,以象周天。附近有高山,名阿靈薄。其山頂終歲清明,絕無風(fēng)雨。古時國王登山燎祀,其灰至明年不動如故。有河水,一名亞施亞,白羊飲之即變黑;一名亞馬諾,黑羊飲之即變白。
? ? ? ?有二島,一為厄歐白亞,海潮一日七次。昔名士亞利斯多,遍窮物理,惟此潮不得其故,遂赴水死。其諺云:亞利斯多欲得此潮,此潮反得亞利斯多。一為哥而府,圍六百里,出酒與油,蜜極美,遍島皆橘柚香櫞之屬,更無別樹。天氣清和,野鳥不至其地。
全文翻譯如下:
1.希臘在歐洲的最南邊,分為四個地區(qū),經(jīng)度若干,緯度若干。
2.希臘在歐洲非常著名,是西方的禮樂法度文字典籍的源頭,至今,凡是西方古代經(jīng)典,都使用希臘文字。
3.長期以來,希臘圣賢輩出。自從被土耳其占領(lǐng)后,逐漸不如過去了。
4.希臘人愛吃水產(chǎn)品,嗜酒,不吃肉類。
5.希臘的東北與羅馬尼亞接壤。
6.希臘的都城,里外三城,人口極多,城外居民區(qū)綿延250里。
7.都城內(nèi),有一座圣女殿,它開有360個門,以對應(yīng)一年的360天。
8.都城附近有一名叫阿靈薄的高山,山頂長年天晴無云。古代的時候,國王登山烤肉祭祀天神,留下的灰燼,直到第二年依然保持原狀。
9.在希臘,有兩條河。一條名叫亞施亞,白毛的羊,飲了這河的水,毛會變黑;另一條河名叫亞馬諾,黑毛的羊,飲了這河的水,毛會變白。
10.希臘有兩個島。一個名叫厄歐白亞,這個島邊的海水,一天漲潮七次。古代希臘有一個名士,名叫亞利斯多,精通人世間的一切,唯獨弄不明白這一天漲潮七次的原因,因此跳海自殺。希臘有個諺語:亞利斯多沒有弄清海潮,海潮卻得到了亞利斯多。
11.希臘的另一個島,名叫哥而府,周長600里,出酒與油,蜜極美,島上全是橘柚香櫞這幾種樹,沒有其它樹木。這里天氣清和,野鳥不至其地。
這些,就是1609年離開歐洲的艾儒略心中的希臘。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以下信息:
1.希臘文字的流傳使用,從未中斷過。直到17世紀初,凡是西方古代經(jīng)典,都使用希臘的文字。
2.希臘文明的傳承,從未中斷過。直到17世紀初,希臘圣賢依然代有人出。僅僅是在被土耳其占領(lǐng)后,人才不如以前多罷了。
3.如果希臘名士亞利斯多就是亞里士多德的話,那么,他是跳海自殺的。
4.古希臘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它的都城巨大,里外三層,人口眾多,僅城外居民區(qū)就綿延250里。山連山的希臘,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都城叫啥名?沒說!不知道西方考古學(xué)家挖出了如此偉大的古希臘首都遺址沒有?請注意:在《坤輿萬國圖》中,沒有!
5.希臘的都城內(nèi),有一座開有360個門的圣女殿。假設(shè)平均2米一個門,那么,這個圣女殿的邊長就有720米。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建筑。這圣女叫啥名?沒說!不知道西方考古學(xué)家挖出了這么一個神奇的建筑的遺址沒有?
6.位于希臘都城附近、長年天晴無云也無風(fēng)的阿靈薄山,是希臘的哪一座山?不知西方專家考證出來沒有?請注意:在《坤輿萬國圖》中,沒有!
7.希臘的兩條河,白羊飲了變黑羊、黑羊飲了變白羊的兩條河,分別是那條河?請注意:在《坤輿萬國圖》中,沒有!
8.希臘的兩個島,一天漲潮七次、野鳥不至的島,分別是哪一個島?請注意:在《坤輿萬國圖》中,沒有!

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談一點感想:
? ? ? ?首先,利瑪竇等人對法國、英國的信息都是一無所知,就更別提希臘了。參閱點擊:利瑪竇是偽造出來的洋牌坊,該撤掉扔進大海了!
? ? ? ?其次,利瑪竇、愛儒略基本是謊言連篇,更多的是缺乏常識的胡言亂語。僅僅憑他們編出360個門的圣女殿的謊言,如果誰還要相信他們擁有高深的“幾何學(xué)”知識,那么,我只能說某些人倒是真的缺乏幾何學(xué)常識了。僅僅憑他們編出“海潮一日七次”的謊言,如果誰還要相信他們擁有高深的天文學(xué)知識和“海洋文明”,那么,我只能說某些人倒是真的缺乏天文學(xué)和海洋文明常識了。利瑪竇、愛儒略等人能夠指導(dǎo)中國的數(shù)學(xué)、天文學(xué)、地理學(xué)工作?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 ? ? ?第三,愛儒略等人所說,顯然與眾所周知的“古希臘文明”相矛盾,而且是全面沖突:希臘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希臘文明的傳承從未中斷過!
? ? ? ?由此,引出一個大問題:在利瑪竇、愛儒略時代,歐洲是否真的存在一個“文藝復(fù)興運動”?如果真的存在過“文藝復(fù)興運動”的話,怎么會是這樣?
? ? ? ?到底誰說的是真的?還是都在說假話?
? ? ? ?假的就是假的。凡是偽造的牌坊,我們都應(yīng)該盡早將之拆毀扔進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