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可貴的背后,是埃安無窮的野心
埃安贏了市場

那一年冬天,小羽發(fā)信息給我說,廣汽新能源上海地區(qū)的第四家店正在裝飾。又是一家全新裝修的經(jīng)銷門店,湖藍色的LOGO格外顯眼。
那一年,廣汽埃安,還只是廣汽新能源。
那一年,他們主力推的車型還是GE3。
還是那一年,各大車企開始走上新能源市場的征程,幾乎沒有人可以斬釘截鐵,但他們滿腔熱忱。
那個屬于廣汽新能源的夜晚離我們遠去太久,如今他是埃安。
今年上半年(1-6月),埃安品牌累計銷量已達100,251輛,同比增長134%。在銷量榜單上,他是繼比亞迪之外,距離“王者寶座”距離最近的一家車企。
很明顯,埃安的野心一直在臉上。
到了7月,廣汽埃安銷量45,025輛,同比增長 80%;至此1到7月累計銷量25,4361輛,同比增長 103%。
內(nèi)容重要的往往都在半后句。
埃安的后半句是,“6月-7月,埃安目前已經(jīng)連續(xù)兩個月實現(xiàn)盈利?!?/p>
8月28日晚間,廣汽集團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其中,廣汽埃安在今年6月-7月連續(xù)兩個月實現(xiàn)盈利。

報告稱,廣汽埃安上半年實現(xiàn)產(chǎn)銷 21.67 萬輛和 20.93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117.39 % 和 108.81 %,且已經(jīng)連續(xù) 4 個月銷量保持在 4 萬臺以上,銷量位居國內(nèi)新能源乘用車第三位;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 223.87 億元,同比增長約 51.40%。
至此,埃安成為繼比亞迪、理想之后,第三家實現(xiàn)盈利的國產(chǎn)新能源汽車品牌。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竟然叫我忘記了,在大家的歡鬧之下,車企們依舊頭頂壓力,手持虧損的舉步維艱。
那些美好的光景只是獻給了前段的市場。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汽車人總有加不完的班,開不完的會,頭腦風暴+PPT演講更是家常便飯。
誠如那個我已經(jīng)忘記時間的冬天里,小羽說,這是她今天的臨時出差,沒有帶任何東西,帶著廣州的溫暖和單薄的上衣,遇見了上海的冰冷刺骨。
從2017年走到2023年,埃安同任何一家車企一樣,沒有捷徑可言。
身處大集團背景之下,埃安肩負著壓力是無形的。
即便自己口含金鑰匙出身,但廣汽兩字,何其重,也何其重要。
改變,他必須比別人更快。
2020年的廣州車展上,廣汽新能源華麗轉(zhuǎn)身變成了廣汽埃安。
廣州是埃安的福地。
對于廣汽而言,每一屆的廣州車展,廣汽總是第一家發(fā)布信息的車企,9點不能再早了,廣汽似乎遵循著某一種禮節(jié),在那個被廣汽集團包場的大展館內(nèi),廣汽埃安誕生了。
那一年的車展現(xiàn)場,無數(shù)菲林散向埃安。
全新的LOGO,扁平之后的科技感,減少線條之后的極簡美,那時的埃安是幸福的。
作為自主品牌中較早完成品牌獨立的埃安,想要證明的心路人皆知。對于背后龐大的集團而言,那刻的埃安希望他像個父親那般,靜靜且堅韌的成長。
埃安需要證明自己的時間和勇氣。

這不是旁人認為的“傳統(tǒng)自主的轉(zhuǎn)型”,嚴格上來說,埃安全新品牌的獨立更像是一次勇敢的放手,任我行。
這樣的自由飛翔,埃安飛了3年,也帶回了值得驕傲的回響。
現(xiàn)在,讓我們再看看埃安盈利的數(shù)據(jù):廣汽埃安上半年的產(chǎn)量為21.67萬輛,同比增長117.39%;銷量為20.93萬輛,同比增長108.81%。
銷量連續(xù)4個月超4萬臺,排名國內(nèi)新能源乘用車第三。
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23.87億元,同比增長約51.40%。
除了埃安之外,傳祺品牌也以一并進入盈利時代。廣汽集團該是欣慰的,旗下兩大自主品牌雙子星戰(zhàn)略均在上半年有了喜人的消息,這無疑振奮士氣。
截至7月,兩個品牌的銷量合計超過47.5萬輛。
廣汽距離百萬目標還有多遠?
在廣汽集團的肩膀上,一邊是自主,一邊是合資,這兩架永不可能平衡的天平一直晃動地厲害。
對于合資,廣汽無話可說。
在廣汽集團的財報中,收益被推累的部分來自合資,日系合資企業(yè)盈利的銳減,使得廣汽集團在數(shù)據(jù)上并不好看。
合資,廣汽當下的心病。
合資品牌在國內(nèi)市場的“蕭條感”愈發(fā)嚴重了,日系品牌在面對價格和車型轉(zhuǎn)型上的陣痛期超出預期范圍。不知所措和無所事處似乎成為了當下最恰當?shù)臉撕灐?/p>
廣本、廣豐的“失利”,在新能源車型上的滯后,讓埃安顯得格外珍貴。
好在,自主品牌的上揚姿態(tài)給了廣汽力量。

好在,埃安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優(yōu)勢,有了廣汽更多的時間。
對于埃安,廣州人民很有發(fā)言權(quán)。
埃安的車型,穿梭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作為網(wǎng)約車、出租車的身份,埃安毫不避諱。
在快速拔高的銷量版圖中,B端市場,為埃安注入了不少優(yōu)勢。
雖然因為不少埃安車型成為了網(wǎng)約車、出租車的身份,讓用戶在購買埃安時不免有些疑慮,可目前超過20萬+的埃安車型卻撐起了品牌、銷量、用戶口碑的王者。
思考事物,我們往往喜歡定向,那反過來呢?
我依稀記得肖勇曾經(jīng)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因為埃安車型的高性價比和品質(zhì),所以市場需要他的補給。
那個把埃安品牌放上銷量王座的市場,并不可怕也不平庸。埃安把它看作是一次產(chǎn)品的試煉場。
近乎一場大型的用戶評測也在埃安駛向B端市場后開始了,司機們對于埃安車型的反饋很真實。
這個意義,對于埃安而言也很重要。
B端市場的成功,打開了埃安品牌的口碑,有人打開了作為車企的另一端思路。
銷量,一直都是車企們活下去的動力。
能夠?qū)崿F(xiàn)凈利潤為正,這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不僅需要銷量,還需要控本。
這是規(guī)模和成本之間的拉鋸戰(zhàn),特斯拉用了17年,埃安是6年。
我認為這6年,埃安幾乎沒有走過彎路。即便面對外界的市場詬病說,但埃安高層的想法一直堅定,他們似乎是從開始之初,就堅定了每一個階段的步驟。
他們也料想到了高度且過度依賴B端市場所會面對的“難堪”,但如果說,埃安是目前唯一市場化轉(zhuǎn)型成功的新能源品牌,也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在B端市場取得商業(yè)價值的車企,估值超千億。
如果是這樣,你還會覺得,B端市場是“惡果”嗎?
打開的另一端思路被埃安很好的吸收了,很顯然,龐大消費者的使用率是埃安彌足珍貴的累計。
這一點,無需與他人分享。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B端市場固化的標簽也讓埃安開始頭疼。
品牌形象和市場銷量之間的裂變,也正在隨著時光流逝。
那些在財報中美好的盈利值,也會成為埃安人甜蜜的負擔,此刻,他們需要做更多扳回一城。
在財報盈利聲中,埃安混改制度以及IPO進展情況再一次被大家提及。
低調(diào),成為了埃安的態(tài)度。
“力爭2025年產(chǎn)銷量突破100萬輛。目前正全力推進IPO工作”。
目前廣汽埃安經(jīng)歷了包括員工持股在內(nèi)的多項體制機制改革,并完成了A輪融資,投后估值超過1000億元。

這些是僅有的有關(guān)埃安IPO的信息。也讓此刻過分低調(diào)的埃安IPO真實顯得撲朔迷離。
但,他一定要IPO,這是野心之路的見證,他必須完成。
真正的強者從不懼怕流言,少說多做,往往是汽車江湖最厲害的武器。
2022年,埃安旗下的高端品牌Hyper昊鉑誕生了。在此之前,埃安如何沖擊高端,如何區(qū)別B市場的疑問總是充斥耳邊。
埃安的回答是昊鉑。
用預售價高達128.6萬元的昊鉑SSR超跑拉高品牌形象,快速推出昊鉑GT走入市場,定位于純電中大型轎車的GT,走進了20-30萬元區(qū)間市場。
眼前是一眾廝殺的對手,昊鉑挑起了埃安成立之初的壓力。
如何區(qū)別兩者,顯得格外重要。
在眾人眼前,埃安是廣汽打開新能源大門的鑰匙,而昊鉑或許才是完成夢想的動力。
對于高端品牌的夢,廣汽分為了兩步走。不緊不慢地遞出品牌邏輯,也在用戶心中結(jié)出一朵可愛的花。
這是屬于汽車人的浪漫。
但困難,幾乎無處不在。
因為新品需要市場緩沖時間,但銷量,卻總是推著昊鉑往前行。
7月昊鉑GT上市交付2,011輛,大家開始口誅筆伐,幾乎沒有留給昊鉑喘息的機會。
市場也幾乎忘記,他是個新品。

殘酷就是市場的本質(zhì),當銷量成為動力,品牌讓埃安看清了更多。在當下一眾自主品牌都在追擊高端,但如何做好高端,這幾乎是無解的。
智能化的疊加,用料的高品質(zhì),服務渠道的改變,品牌故事的美化,大家似乎都在做著相似的事情;比起歐洲百年品牌堆積起來的品牌效應,我們的自主高端有些時候是吃力的。
可這場戰(zhàn)役,埃安自己選擇,阻且長。
很久之前,我寫下過一段話,關(guān)于廣汽的。
“他的韌勁,每個在一起的人都看見了,從合資到自主,廣汽經(jīng)歷了太多;他并不是從高山走入低谷,再到平原的孩子。一開始就是懸崖……”
埃安也一樣,2017年誕生之時,新能源汽車的戰(zhàn)場剛成立;2020年全新煥新之時,新能源戰(zhàn)場最為激烈......但又似乎,每一次都是那么的恰好,埃安一直都在。
從低調(diào)到高調(diào),從埃安到昊鉑,每一個人都在經(jīng)歷強大。
很開心,我們都是見證者。
如今估值千億的埃安,還在等待。
他應該像極了他父親的個性,還記得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經(jīng)公開吐槽寧德時代,因為電池成本原因,“我現(xiàn)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如此剛烈,如此磊落,埃安也是如此。
文|小花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