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傳學生記者節(jié)晚會:演繹傳媒光輝與人間真情的交響曲


為共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
為中國傳媒大學65周年校慶獻禮,
慶祝中傳學生記者節(jié),
表彰優(yōu)秀學生記者,
致敬那些奮斗在傳媒一線的中傳人
11月15日晚,備受關注的
2019中傳學生記者節(jié)晚會
在中傳演播館落下帷幕

這個晚上,我們看到了記者的使命與國家任務的息息相關,我們敬佩于記者追尋事實捍衛(wèi)真相的沉責重任,我們也感動于記者講述中國故事推動時代進步的崇高精神。記者的精神通過中傳學生記者節(jié),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間。


見證者:我在現(xiàn)場
與偉大的祖國風雨同舟七十載,我們不僅是參與者、見證者,更是記錄者、報道者。在筆尖下,在鏡頭中,在話筒中,在直播間里,傳媒人見證了中國人民沖破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巨大成就。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王達品在致辭中提到,“同學們要正確客觀認識當代中國與世界,豎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的發(fā)展大局之中,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span>


今年是新中國70周年華誕,盛大的國慶閱兵式令人震撼,長安街上軍容整齊,氣勢如虹,那些堅毅颯爽的身影歷歷在目。

我校有1400余名師生參與了國慶閱兵的閱兵儀式和天安門廣場國慶聯(lián)歡活動,他們有的是參與閱兵式方隊訓練的隊員,有的是光鮮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志愿者,還有的是奮斗在現(xiàn)場一線報道的記者。他們各司其職,在自己的崗位上將中傳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祖國生日貢獻出不可或缺的中傳力量。

我校校友,央視新聞頻道著名主持人、記者王寧就在本次國慶70周年系列慶典活動中身居一線,完美完成了現(xiàn)場報道任務,展現(xiàn)了專業(yè)記者的一流水平。她獲得了“2019中國傳媒大學學生記者節(jié)——最佳現(xiàn)場報道獎”。頒獎時她動情地說,“我覺得最考驗記者的,是你的心和你的情在哪兒。因為這是一個心和情懷共融的時刻。”


同時,作為閱兵式的參與者,女民兵方陣的中傳學生、群眾游行方陣隊伍中的學生代表和音響保障團隊代表也都分享了國慶閱兵背后的故事和自己的收獲。




一段1949年開國大典的視頻,仿佛又把新中國廣播事業(yè)奠基人之一、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奠基人齊越老師請到了現(xiàn)場。齊越老師的愛徒、齊越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姚喜雙老師向大家真情分享了齊越老師的“播音三戒”,讓每一個向往為祖國發(fā)聲的青年人受益匪淺。


朗誦節(jié)目《永不消逝的聲音》帶我們追尋往昔,“那一刻,那一天,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正式開播。中國人民的聲音,第一次通過無線電波傳到全國各地。有多少向往光明的人們,是在敵人的統(tǒng)治區(qū),一字一句地傾聽”,新聞人的使命感隨著歷史的車輪代代相傳。

重要時刻,中傳人必在現(xiàn)場,在新聞現(xiàn)場,在社會改革的現(xiàn)場,在中國走向復興的每一個重要現(xiàn)場。他們作為親歷者,為國慶慶典的成功舉辦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以傳媒人的身份為祖國華章書下了絢彩的一筆。

記錄者:真實守望
在不斷變遷的時代,記者以筆尖記錄所見,以鏡頭見證變遷,追尋世間真相與至理,為每一個時代留下他獨有的印記,記錄下具有獨特文化象征的符號。他們,是時間的記錄者,也是事件的講述者,更是真實的捍衛(wèi)者。追尋事實守護真相,是每個記者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美聲歌曲《追尋》是一場聽覺的盛宴。而對于記者,新聞理想就是他們永遠追尋著的純真。守護真實的記者會永遠“記著”這個時代,也會永遠被這個時代“記著”。


流聲有聲語言工作室?guī)砹司世收b《少年中國說》。“少年中國,與天不老,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中國的青少年見證著新中國七十年的欣欣向榮,也傳承著中華民族奮斗不息敢拼敢闖的傳統(tǒng)精神。


杰出校友、央視轉播部副主任、國慶慶典現(xiàn)場轉播系統(tǒng)技術負責人周磊老師現(xiàn)場分享了國慶系列活動的轉播心得:或許只是熒幕上一閃而過的幾個鏡頭,背后付出的艱辛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氨戎八械膲毫显谝黄鸲家蟆?。以最高標準、最周密措施、最精彩呈現(xiàn)為目標,齊心協(xié)力共同完成了所有轉播任務,這就是一代傳媒人最感人的記錄精神。


外國語言文化學院的同學帶來多語種校歌《年輕的白楊》,為校慶65周年獻禮。從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wǎng)等媒體平臺上始終活躍著中傳學子的身影,他們都曾是一棵棵普通的小白楊,也在一步步成長為傲然挺立的參天大樹,成為傳媒行業(yè)未來的棟梁,成為這個時代發(fā)展的守望者。


推動者:時代強音
為新聞事業(yè)努力奮斗的記者是時代進步的推動者。正因為有許多前輩堅守使命,全心全意地奉獻自己的力量,中國傳媒行業(yè)才能不斷飛速發(fā)展。這無私的記者精神激勵著青年記者,引領著一批又一批敢于創(chuàng)新的傳媒人走上國際舞臺,鏗鏘有力地說出中國故事。薪火相傳,青年奮起。與時俱進的中傳學子,勇敢地接過了先輩手中的話筒,面向世界,發(fā)出時代之聲。


晚會上相繼為優(yōu)秀記者前輩和學生記者頒發(fā)了諸多獎項,對他們的付出表達真摯的感謝和贊揚。學生記者懷揣新聞理想不斷茁壯成長的小白楊,是新時代的記錄者。




獲得“年度國際傳播青年力量獎”的《中國日報》優(yōu)秀青年記者彭譯萱師姐在晚會上這樣談到了關于改變世界的夢想:“也許很多同學就像我,加入新聞行業(yè)時想的都是我要改變世界。但真正進入了行業(yè)后發(fā)現(xiàn)世界好像沒有那么容易改變,但在你不斷的嘗試中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去做了你的那些小改變,讓世界看到你的改變,也許有一天你就能改變世界。”


年度“5G+4K”直播創(chuàng)新獎的獲得者是中傳電視轉播團隊。自成立六年來,中傳電視轉播團隊出色地完成了我校大型晚會、頒獎慶典、體育賽事等數(shù)百場多種類型的轉播任務。今年9月,我校首次運用5G+4K技術,完成了最“硬核”的開學典禮直播。如今5G+4K已經(jīng)成為中傳電視臺學生記者轉播團隊進行重大轉播活動的標配。


獲得年度融媒體產(chǎn)品設計創(chuàng)新突破獎的是中傳全媒體學生記者團,他們響應時代的召喚,開發(fā)中傳智媒APP,使之成為了學校的名片,為小白楊代言。


用藝術照亮黑暗的角落,讓更多視障人士聽到電影畫面里的故事,感知到藝術帶給這個世界的溫情,它的微微熒光正以燎原之勢照亮更多視障人士的人生。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的師生們組成的“光明影院”團隊獲得的2019中國傳媒大學學生記者節(jié)年度公益?zhèn)鞑ソ艹鲐暙I獎是實至名歸。


尾聲
晚會臨近尾聲,《我和我的祖國》悠揚的旋律響起,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記者和老教授合唱團共同唱響中華民族心中最美的和弦。


晚會在主題曲《青春印記》的旋律中結束,年輕的面龐歌頌著青春,每個人都會感慨,在新聞理想面前我們永遠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不論是“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還是“光圈照向未來,快門記錄成長,這一刻無論你我,都是鏡頭前的主角……”這些熟悉的旋律都已然刻進我們的腦海深處,歌聲里是一代新聞人的報國理想,更是新時代的最強音。


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新聞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六十五年來源源不斷地向傳媒行業(yè)輸送著優(yōu)秀人才。這一傳統(tǒng)代代相傳,見證著每個時代,記錄著每個時代,更推動著每一個時代。讓我們向所有奮斗在媒體一線的新聞人致敬,是他們演繹著傳媒光輝與人間溫情最美的交響曲,學生記者將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在這交響樂譜上譜寫屬于他們的光彩樂章!


轉? 自丨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供? 稿??|??中傳電視臺
編? 輯 ?|??顧皓翔 ??張菲埡
責 ?編??|??尚新英???郭 ? 妍
編? 審 ?|??王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