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TI和MTI每日一譯Day598

CATTI和MTI每日一譯Day598
原文
'When we see ourselves in a situation which must be endured and gone through, it is best to meet it with firmness, and accommodate everything to it in the best way practicable. This lessens the evil, while fretting and fuming only increase your own torments.'
- Thomas Jefferson
昨日翻譯譯文參考:
原文
'It is not necessarily those lands which are the most fertile or most favored in climate that seem to me the happiest, but those in which a long struggle of adaptation between man and his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out the best qualities of both.'
- T. S. Eliot
吳杰參考譯文:
“就我看來,最令我幸福的地方,不必非要土地最肥沃,氣候最宜人,而是能讓人為了與環(huán)境相適應(yīng)而奮斗不息。在這樣的地方。人與自然的稟賦都能發(fā)揮到極致/都能重復(fù)發(fā)揮出來?!?/p>
——T.S.艾略特
作者簡介
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稱T·S·艾略特),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文學(xué)批評家,詩歌現(xiàn)代派運動領(lǐng)袖。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代表作品有《荒原》《四個四重奏》等。
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學(xué)學(xué)習(xí)哲學(xué)和比較文學(xué),接觸過梵文和東方文化,對黑格爾派的哲學(xué)家頗感興趣,也曾受到法國象征主義文學(xué)的影響。1914年,艾略特結(jié)識了美國詩人龐德。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來到英國,并定居倫敦,先后做過教師和銀行職員等。 [1] 1922年發(fā)表的《荒原》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被評論界看作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一部詩作,被認為是英美現(xiàn)代詩歌的里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國國籍。1943年結(jié)集出版的《四個四重奏》使他獲得了1948年度諾貝爾文學(xué)獎。晚年致力于詩劇創(chuàng)作。1965年艾略特在倫敦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