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和尚:黑衣宰相姚廣孝,實乃永樂第一奇人!
洪武十五年,馬皇后薨逝,諸王到南京奔喪,歸國時朱元璋給每個藩王配置了一名僧人,要求諸王在藩國內(nèi)也要經(jīng)常為馬皇后誦經(jīng)祈福,跟隨朱棣回到北平的是道衍和尚,也就是后來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編輯
朱棣與姚廣孝
01奇怪的姚廣孝
道衍和尚俗家姓“姚”,朱棣賜名“廣孝”,故稱姚廣孝。
姚廣孝是個怪人。姚家世代行醫(yī),他卻在14歲時出家為僧,做了和尚卻不禮佛,反而和道士交往密切,甚至拜了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陰陽術(shù)數(shù),無論是和尚還是道士,都是出家人,都應斬斷塵緣追求出世,他卻鉆研入世的儒家經(jīng)典。早年游覽嵩山寺時,相士袁珙描述他為“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眲⒈沂呛霰亓业闹匾涣?,曾經(jīng)拜師虛照禪師,后來輔佐忽必烈建立元朝。
聽到袁珙的評價,姚廣孝大喜過望,很多人憑此說姚廣孝有一顆輔佐圣王開創(chuàng)帝業(yè)的心,個人卻不這么認為。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姚廣孝是蘇州人,而在南方有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起義軍勢力,此時正是輔佐圣主逐鹿中原的大好時機,正值青年的姚廣孝卻隱居避世,實在讓人難以琢磨。
會有人反駁后來他不是輔佐朱棣造反成功了嗎,也許在他眼中朱元璋、張士誠之流都是草寇,所以不愿意出山,直到遇到了朱棣。這樣的理由牽強附會,要知道姚廣孝遇到朱棣時已經(jīng)48歲,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時他已經(jīng)65歲,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那個年代,姚廣孝恐怕真的不敢奢望能活到這么大,不趁著年輕一展抱負,難道真的可以預見未來,遇見朱棣?因此個人推斷,姚廣孝是跟著朱棣后逐漸有了造反心思的。

編輯
姚廣孝是一個怪人
02朱棣和姚廣孝之間的“謠言”
謠言一:“臣奉白帽著王”
根據(jù)記載,朱棣與姚廣孝投緣就是因為這句“臣奉白帽著王”,“白加王”是個“皇”字,姚廣孝暗示要幫助朱棣成為“皇”,朱棣大喜便帶著姚廣孝回北平。為什么說這句話是謠言呢?姚廣孝和朱棣是在洪武十五年相遇的,這一年朱元璋春秋鼎盛,太子朱標意氣風發(fā),整個帝國都知道朱標是下一任皇帝,朱元璋也為他鋪好了路,此時距離朱標去世還有十年,試問姚廣孝哪來的信心幫助朱棣從朱標手中奪走皇位?恐怕這時的朱棣也沒有、甚至不敢有一點這方面的心思吧!況且姚廣孝隨朱棣去北京,是由僧錄司左善世宗泐的推薦,朱元璋首肯,并不是兩人惺惺相惜。
“白加王”等于“皇”的橋段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體現(xiàn),劇中被道士冠以“白加王”的是八阿哥胤禩,而胤禩的扮演者王繪春在《山河月明》中扮演姚廣孝,還真是巧合。
編輯
八爺轉(zhuǎn)身成了姚廣孝
謠言二:道衍練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日夜鑄軍器,畜鵝鴨亂其聲。
這是《明史》中的記載,說姚廣孝在燕王府后院秘密練兵,鑄造軍械,怕府外聽到聲音特地養(yǎng)了一群鵝,用鵝的叫聲掩蓋院內(nèi)兵甲之聲。
為什么說它是謠言呢?朱棣是燕王,朝廷標配燕山左、中、右三護衛(wèi),軍力配置過萬,這些都是朱棣可以直接指揮的親衛(wèi)部隊,想要訓練軍隊直接在燕山衛(wèi)軍營里訓練就可以了,為什么要到王府內(nèi)秘密練兵?而且朱棣多次節(jié)制北平駐軍出塞作戰(zhàn),燕山三衛(wèi)也都隨行,他們都是百戰(zhàn)之士,統(tǒng)領(lǐng)張玉、朱能、邱福等人也都是名將,何須一個老和尚來練兵?此外還在王府內(nèi)鑄造軍械,直接在燕山衛(wèi)報個空餉,讓朝廷配給不是更方便?
靖難之役爆發(fā)時,朱棣提前讓張玉等人在王府埋伏了800護衛(wèi),誘殺了北平布政使等官員,隨后靠這800人一夜時間奪下了北平城,整個過程中沒見到這支姚廣孝訓練的私軍任何身影,豈不矛盾?
謠言三:姚廣孝沒上過前線,被過分神化
上文說過靖難之役爆發(fā)時,姚廣孝已經(jīng)65歲了,持續(xù)近四年的靖難之役,姚廣孝確實沒上過前線,一直和朱高熾留守北平,很多人由此認為姚廣孝作用有限,被過度神化了,其實不然。
姚廣孝之于朱棣,并不是郭嘉之于曹操,法正之于劉備,他更像是曹操的荀彧,劉備的諸葛亮,軍事謀略是次要的,更多是戰(zhàn)略方向的,同時還是精神層面上的支持者。
朱棣造反之前問姚廣孝,“民心向彼,奈何?”如果天下人都支持朝廷怎么辦?姚廣孝回復:“臣知天道,何論民心?!碧斓涝谖?,不論民心,由此堅定朱棣造法的決心。
靖難誓師時,突然刮起大風,吹落瓦片,瓦片墜地破碎,一般都認為是不吉利的,朱棣和眾將士也是臉色凝重,姚廣孝立忙補救道:“瓦墮,將易黃也?!狈踅ㄖ耐咂镁G色,現(xiàn)在綠色的瓦片碎了,意味著將來要換成黃色瓦片,那便是入宮做皇帝。眾人心定。
東昌之戰(zhàn),大將張玉戰(zhàn)死,若不是援軍趕到朱棣也要交代在那里,這場慘敗讓朱棣第一次對靖難之役的未來產(chǎn)生了懷疑,回到北平后意志消沉,正是姚廣孝的引導讓朱棣重拾信心,再次領(lǐng)軍出征,哀兵必勝,一舉擊敗了盛庸。

編輯
東昌慘敗
這些都是姚廣孝在精神層面給予朱棣的重大支持,在戰(zhàn)略方面,姚廣孝也功不可沒。
燕軍圍攻濟南,鐵鉉詐降誘騙朱棣入城受降,卻在城門處放置鐵閘,差點將朱棣砸成肉泥,隨后在濟南城上高掛朱元璋神位,逼得燕軍不敢放炮。朱棣對鐵鉉恨得牙癢癢,發(fā)誓一定要拿下濟南將鐵鉉千刀萬剮,大軍由此被牽制在濟南城下3個月。北平的姚廣孝發(fā)現(xiàn)問題不對,再拖下去士氣一定會受到影響,而且南軍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濟南被圍,于是趕緊寫信給朱棣,要求他撤軍,否則容易發(fā)生變故。朱棣是被情緒影響了思考,經(jīng)姚廣孝提醒,醒覺過來,連忙下令撤軍。
靖難之役為什么持續(xù)4年?因為朱棣與南軍在河南、山東等地來回拉鋸,雙方在拼消耗,姚廣孝又給朱棣寫信,信中有那句著名的“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姚廣孝分析建文帝都把軍隊派到前線了,京城勢必空虛,他告訴朱棣不要管一城一地的得失,應當直搗黃龍,率軍直撲南京,只要攻下南京,拿下建文帝,一切都迎刃而解。朱棣看后醍醐灌頂,事情果真如姚廣孝預測的那樣,兵臨城下時,南京城內(nèi)守軍捉襟見肘,建文帝無奈逼迫勛貴守城,就連周王都被安排守城門!朱棣毫不費力進了南京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凹糙吘煛笔欠窨梢院汀奥≈袑Α毕噫敲??

編輯
朱棣與姚廣孝,亦君亦友
03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棣做了皇帝后,對姚廣孝非常尊重,讓他還俗做官,被姚廣孝拒絕,朱棣也沒有強求,封他為僧錄司左善世,加封太子少師,此后朱棣不再稱呼其名,而是稱他“少師”,旁人尊稱其為“姚師”。
姚廣孝不參與具體政務(wù),但是朱棣要求他必須出席朝會,朝會結(jié)束后就拉著他一起去下棋,棋盤間也會咨詢他對一些國家大事的看法,很多時候姚廣孝的意見能左右朱棣的決策,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影響力,加上喜歡穿黑衣,時人稱之為“黑衣宰相”。
姚廣孝與朱高熾和朱瞻基都有善緣。靖難之役中,李景隆50萬大軍圍攻北平時,正是姚廣孝幫助朱高熾守下了北平,朱棣北伐時也都是讓姚廣孝輔佐朱高熾監(jiān)國,朱瞻基出閣讀書時朱棣把他交給了姚廣孝,姚廣孝對這個聰明的皇孫也非??粗?。

編輯
姚廣孝是朱瞻基的老師
朱高熾太子位置受到威脅時,姚廣孝也會運用影響力從側(cè)面給予幫助,因此朱高熾登基后,非常禮遇姚廣孝,在其去世七周年忌日時,親自為其撰寫祭文,并將其配享朱棣廟庭,姚廣孝是配享太祖、成祖廟庭的30余人中唯一一名文臣,這是莫大的榮譽。
朱棣能當皇帝,姚廣孝“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帝業(yè)已成后他卻能甘于寂寞,不肯還俗做官,朱棣賜予的住宅侍妾全部退回,一人獨守慶壽寺。他還是《永樂大典》的總編纂官,他還設(shè)計了北京城的布局,他還監(jiān)修了《太祖實錄》等等,當真是一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