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
這部作品沒有浪漫唯美的辭藻修飾
擁有的僅有單純的敘事
以我的原型
來譜寫出一個人荒誕的經歷

序
?? ?燭是我見到過最為奇特的人,即使如今畢業(yè),仍忘記不了。
? ? 關于他的故事,要從四年前說起。
一
? ? 四年前,燭的父母花了三萬多元,托關系轉入我的中學。因為是插班生,他并沒有趕上返校,而是在開學的第一天才來報道。由于有一名學生轉班,將屬于他的那份教材順帶著拿走了,又因為沒有在正規(guī)的時間報道,連個同桌也沒有分配到。每天老師布置完作業(yè),都會看到他落寞迷茫的樣子。記得是開學第二周,班任在課上要求我們默寫昨日學過的課文,收卷時,只有他交上去的是一張白紙。因此,燭的事才被老師知曉。因為教科書是人手一本,學校里沒有多余的,而書店也處于斷貨的狀態(tài)。老師只得東拼西湊地借到了幾本必要的教材給了燭,直到一個多月后,書店進了一批新的教科書,他才得以正常的進行學習。他的起步就比別人晚了一個月。
? ??燭適應新的環(huán)境很慢。
? ??每當下課,同學們的瘋鬧(因為有很多同學在小學的時候就相互認識)似乎都與他無關,只看到他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那時的燭,世界里大概只有兩種人——老師和自己。因為沒有同桌,一切的筆記和文具都要自己準備,有時候老師的語速很快,筆記就不能記全,而他又不肯主動的找其他的同學借,于是干脆就放棄了,直到開學的半個月后,班任把一個經常擾亂課堂的學生調成單桌,燭這才擁有第一個同桌。
? ? 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很久,整個初一學期,燭每天在學校的日子大概都是這樣度過的:聽課、記筆記,下課了,就去操場獨自一人呼吸空氣,又或是站在大廳里仰望天空,沐浴陽光(大廳的穹頂是玻璃制成)。
? ? 或許這就是一個學生該有的生活,枯燥、乏味、透明。
? ??但這樣的人,我是不會跟他有所交集的。
? ??燭的成長,離不開感情這條線。
二
? ? 燭這四年來的感情經歷,可謂是一塌糊涂。
? ? 初一的下半學期,班級里盛行處關系,大多是男女閨蜜這種關系為主,因為男女閨蜜既可以使得男女雙方的關系顯得更親密一些,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影響,可謂是一舉多得。
??燭也曾這么做過。
? ? 忘記是什么原因,燭在初一的下半學期與女孩A成為了閨蜜。A的三觀很正,完完全全沒有非分之想,只是單純的朋友關系,燭起初也很單純的把這段關系當做友情看待。兩個人話很投機,A喜歡聊文學,喜歡聊美食,喜歡聊日常,燭則盡全力的能夠搭上A的話,每天晚上遇到不了解的話題就會去查閱。
? ? 這樣的關系持續(xù)了一個多月。直到班級里的其他成為男女閨蜜的,大多數(shù)都上升為男女朋友關系。也因此,燭開始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情愫,第一次給A寫過信,悄悄地塞到筆盒中,舉止神態(tài)如女孩子般羞澀。但是事與愿違,收到信的A保持著絕對堅決的態(tài)度,這使燭有些心灰意冷,想到這段關系大概沒有可以深入的余地,對A的態(tài)度也變得冷淡了。
? ? 這樣的冷處理直到初一那年的暑假,燭躲在家里,有一搭沒一搭地在互聯(lián)網上閑聊。偶然在一個群聊里認識到與自己同齡的女孩B,兩個人話很投機,便相互加了好友。女孩B的性格不同于女孩A,性格很開朗,基本上什么話題都聊得來,跟她聊天沒有什么壓迫感,燭很喜歡這樣的聊天,他覺得這樣的聊天是沒有負擔的,有種戀愛的感覺,甚至想過跟她深入交往,但由于關系并不是特別熟,他當時并沒有這么做。直到和B聊了一個多月,了解到B有一個男友,雖然并不在一所城市,但兩個人關系很好。這個事實再一次打消了燭的念頭,他想他的愛情之火還沒燃起就已熄滅,因此沉郁了許久。等到九月份的開學,心情才逐漸好轉。
? ? 整個初二的上半學期,燭一直處于“寡瘋了”的狀態(tài),在十幾次給A寫信無果的情況下,燭開始選擇另謀出路。他從一個學長那里學到,要想接觸一個女孩,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個與她單獨相見的機會,于此,燭便有了一個四年里最為天真幼稚的計劃。他用了幾個晚上,寫了四封“接頭”用的信箋,每隔一周就放在暗戀女生的桌子上,信的內容大概就是要女孩去幾樓,找什么人,拿到什么東西(總之充滿了低級趣味),最后一封信的內容則是對女孩的表白。燭自認為自己那天真幼稚的計劃完美無缺,誰料到在送出第三封信的時候,就被班任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對比字跡后被單獨叫到了辦公室警告了一次。信箋的計劃已然失效。無奈,燭只好“暴露身份”,把最后一封信上的話當著女孩C的面說出來。仍記得那個下午,夕陽的余暉灑滿操場,燭將女孩約出來,忘記了他說了什么,只知道女孩對他僅說了一句話:“怎么說呢,對你一點感覺沒有,還有下次別用這種幼稚的方法了,挺無聊的。”這使燭又沉郁了許久。
?? ?故事的轉變,發(fā)生在年末。
? ? 跨年時,燭在空間上與同學吵了一個晚上,大致的原因,是燭嘲笑另一個同學至今仍單身,仍能想到幾條評論:
??燭:“過年沒人陪,在這發(fā)說說表感慨呢?”
??同學A:“說的好像你有似的?!?br>??燭:“有沒有我至少還有希望,你呢?”
??同學A:“滾?!?br>??燭:“開個玩笑,至于嗎?”
??同學A:“你在學校里成天這么開玩笑,網上也管我?”
??同學B(女):“你自己管好自己得了,管別人那么多事干嘛?”
??燭:“你倆這是有問題啊。”
??同學B:“我倆關系好不行嗎?你看看誰跟你關系好?”
??……
? ? 爭論完已是第二天的凌晨,燭躺在床上,看向窗外的白雪皚皚,煙花的璀璨耀眼,覺得自己這一年多來,什么感情也沒經歷,什么朋友也沒交上。他開始迷惘了,這是他第一次有過這樣的狀態(tài),他想改變自己,卻不知如何去做。
? 不過這樣的狀態(tài)并沒有持續(xù)多久,我們的燭雖然認識到自己目前的迷離,但他仍什么都沒有做。
? ?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爭論完的幾周后,網絡上接觸的那個女孩B主動找到燭,聲稱自己分手了,心情很差,想找朋友聊聊天。這次的轉折使燭一改常態(tài),重拾了信心,在勸慰了一個星期后,燭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女孩卻說剛結束一段感情,需要一段的時間來考慮。燭并不擔心這些,一是因為臨近開學,有許多事要去處理,二則是因為燭所認為的“愛情”,也需要給對方一定的空間。
? ? 在天氣還處于乍暖還寒時,初二的下半學期已然降臨。
? ? 這一年,燭面臨著小科的結業(yè)考試,因此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處理人際關系。
? ??生活總會繼續(xù),但難免會有插曲。
? ? 新學期一個多月,女孩A找到燭,說她想開了,想要和燭的關系更進一步。但此時的燭心里只有B,對于A所做的一切,燭的態(tài)度一直是漠然,每次放學都躲著A,在學校里也盡量避免搭話。
????直到又一個午后,A將自己想要對燭想說的一切,寫在信箋里,輕塞在燭的書下,那時的她會是什么樣子呢,恐怕是充滿羞澀和緊張吧。
????燭看到信,仔細認真地讀完,輕嘆了口氣,不是慨嘆,而是放松。當時的他甚至感謝過A,因為終于可以讓他名正言順的結束這段破碎的感情。燭拿起筆,僅用了一個課間的時間就將回信完成,大致意思是說自已已經有喜歡的女孩,希望她也可以找到值得依靠的人。趁著放學時學生向外涌出,燭將信放在女孩的桌上,并用書壓好。至此,燭與A在四年中未曾再有過密切的接觸。
????但整件事并沒有結束,接下來出現(xiàn)了整個四年中最為戲劇性的一幕。
????就在A看完信之后,將其扔到垃圾箱里,卻被和A關系并不是很好的女孩C在不經意間看到了。C將燭給A的信箋從垃圾箱里撿出,大概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C將信交給了班任,班任把A的事情告訴了其家長,將家長請到了學校,燭也被老師再一次警告。戲劇性的地方在于,因為燭不知道事情的全部,之后的一年多,他甚至曾多次的想要與C交好,這些都是后話,我們暫且不提。
????因為事情的涉及范圍小,這件事的風波很快就過去。轉眼迎來結業(yè)考試,燭的心態(tài)也有所轉變,不過更多的還是即將與B關系更進一步的欣喜。
????帶著這樣的憧憬,燭終于熬過了最后的一個月,迎來了夢寐以求的假期。
????剛放假,燭就迫不及待的詢問B的意愿,B看到燭用情專一的一面,欣然的接受了。那段時間的燭大概是最為愉悅的,但他的生活視乎缺少了什么,每天都混跡于網絡,夏日的烈陽和枯枝的鳴蟬都與他無關,整個世界僅剩下他和面前的屏幕,可燭卻樂在其中。這段美好的故事并不是很長,在半個多月后,燭在不經意間了解到B告訴燭的信息都是假的,包括那個記住一年多的名字,天真的燭在交換信息的時候幾乎把自己真實的一切都告訴了B。這使燭難過了許久,最終選擇了結束這段關系,刪除了有關B的一切。
????至此,燭在之后的幾年中再未接觸過所謂的愛情,他覺得自己看開了所有,一個人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
????但遠離感情的燭只不過是成為了獨自一人罷了,他的路,才剛剛起步。
三
? ? 經歷過感情線的燭,只不過是才剛剛開始。
????真正讓他有所改變,是在初三的上半學期。
????初三,地生的結業(yè),理化的開篇,讓冗雜的課程變得更為沉重。此時的燭已不在乎所謂的戀愛了,每天獨來獨往,跟男生在一起鬼混。
????燭成長了一些,但也僅限于一些。
上半學期,面對著課程的壓迫,燭漸漸地產生了厭學情緒,除了班任的課認真聽一些,其他的課基本上都是在偷閑,有的時候甚至直接當自習課用了。
????這其中最嚴重的不是小科目,而是主科中的英語課。
????她大學剛畢業(yè),二十幾歲,正是青春中最為絢爛的年華。初經世事,對工作抱有著不同于他人的熱愛,對學生懷有著超乎于他人的溫柔,燭是她帶的第一屆學生,因為這樣的性格,使得燭和其他年少輕狂的少年在她的課上有機可乘。
????在講述燭的事跡前,我們先介紹一下燭的一位同學——L。
????L是一個不同于燭的奇特之人,最大的特點大概是做事過于張揚,不同于燭的略微收斂,他在一切事情上都要做的聲勢浩大,什么事都想要參與。L的成分很復雜,它有著優(yōu)等生的才能與驕傲,又有著差等生的習慣和性格,為人處世都很放縱,也因此得罪過班級里的大多數(shù)人,但是心態(tài)很樂觀,即使被很多人針對,每天仍然自娛自樂的活著。因為她的年輕和善良,使得L在課上越來越放縱,頂嘴接話幾乎每節(jié)課都會有,下課了也會追著她跑,即使自己不是課代表,也幾乎是每節(jié)課下課都去她的辦公室。
????接下來我們再說到燭。
????其實對于英語老師,班里的所有人都有著極高的好感度,拋出她個人的性格,在一群古板嚴肅的面孔中看到一抹青春靚麗,每個人的心情都會變好。燭在最初和其他人是一樣的,聽課、記筆記,做著學生該做的一切,但看到L每天都與她交談甚歡,即使在課上接話打岔,她的態(tài)度給人也不是特別的嚴厲。于此,燭莫名的多了些其他的心理,想要在她的課上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是嫉妒嗎?但他又有什么可嫉妒的呢?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態(tài)度是一樣的,但當時的燭是不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從那時起,燭在她的課上就變的越來越“活躍”,起初只是跟周圍人聊天,把課當成自習課上,再然后是跟L一起接話、打岔,最為嚴重的時候,燭打過牌,唱過歌。這樣的事持續(xù)了兩年半,這期間有的同學不堪忍受,找到了班任,被調整了幾次座位也只能做到幾天的沉默,在混熟之后還會繼續(xù)做這樣的事,要是問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實很單純,只是想吸引她的注意了罷了。
????故事總是會有轉折的,就像人總不可能一帆風順。
????仍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的下午,英語的下一節(jié)課是體育,因此那節(jié)課的氣氛異常熱烈。距離下課大概有半節(jié)課的時間,因為一個簡單的語法問題,燭和L在課上公然的爭論起來,從就事論事到亂開玩笑,參與的爭論的人越來越多(大多都是看熱鬧的)。嘈雜聲、嘲笑聲擠滿了教室,淹沒了事實的真相、淹沒了真理的聲音、淹沒了教師的自信......教案拍在講臺上的清脆聲宣示著爭論的結束,那一聲拍在了所有人的心上,頓時安靜無聲。隨后她只用每個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了這節(jié)課的最后一句話:
??“這節(jié)課不講了,你們上自習?!?br>
????剩下的時間里,沒有吵鬧,沒有喧嘩。只有眼淚滴在講臺上的清脆聲和細微的抽噎聲。
????潰敗的不僅僅她的心理防線,更多的是一位教師幾年來培養(yǎng)的自信,就這樣被自己帶領的第一屆學生弄得土崩瓦解。
????下課后的教室,充斥著對L的怒罵聲,燭則不慌不亂地準備著體育課要用的物品,像沒事人一樣跟其他同學正常去上課。
????這也怪不得他,畢竟那時的他還沒有看清自己的錯誤。
????但人總得成長不是嗎?
????那個傍晚,是燭不可能忘卻的。
????體育課剛開始,燭和L兩個人就被叫回班級,班任的樣子是燭從未見過的,不同于平日的寫檢討了事,班任對他們的批評是從未有過的嚴厲,所說的每一句話句句刺耳,字字珠璣,由諷刺,到批判,一步步的瓦解著燭的心理防線,起初燭覺得自己太過委屈,還會去辯解,但得到的只有越來越嚴重的話語當頭棒喝。這樣一直持續(xù)到體育課的下課,在外面上完課的學生都回到了班級,但還沒有完,因為體育課的下一節(jié)是班任的課,又體罰了燭和L在講臺前半蹲一節(jié)課。班任在臺上有說有笑地講著課,臺下只有筆劃過紙張的摩擦聲,不時地會有人向他們投來落井下石的目光,如芒刺在背。燭又覺得自己悲催起來,為什么那么多人在起哄,最后只懲罰自己?他又覺得班級里的其他人過于冷淡,自己落到這種地步,還要投來落井下石的目光。等到體罰的最后,燭的精神和肉體上已然經受了足夠的折磨,那時候的他所想的只有應付班任最后的要求——去給她道歉。
????淚眼朦朧的燭拖著沉重的步伐不安地走進了她的辦公室——這大概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準備迎接著一切。
????但不同于燭想的那樣,迎接他的不是新一輪的羞辱,而是溫柔的勸慰和綿軟的紙巾。那一刻,燭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惡劣,發(fā)覺到她給予了自己足夠的尊重,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yè)的高尚。淚止不住的流,一個下午積壓下來的怨念在幾分鐘內煙消云散,留下的只有感激,以及無盡的悔恨。她給予自己足夠的尊重,但自己卻從未敬重過她,即使年紀相差不是很大,但師與生的關系是改變不了的。
??“咱們也該懂點事了,不能總想小孩子一樣讓人看管,以后的路是要你們自己走的啊,對吧?”
????這是燭四年來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句話,是從他的口中說出來的。
????那一天,燭從她那里學到了最為重要的一件事——相互的尊重。
????從那以后,燭就再沒有過在她的課上擾亂課堂。
????直到畢業(yè)。?
四
? ? 初三的下學期,是特殊的。
????國難當頭,全國各地采用了“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燭的學校當然也不例外。
????網課,絕對可以說的上是考驗人是否自律的最好措施。擁有自律的人,收獲的知識是巨額的,相反,缺乏自律的人就會被落下很遠。
????燭很顯然屬于后者。
????三月份,北方的春來得稍晚了一些,即使陽春時節(jié),在大地上仍有冰雪留存的痕跡,即使在這樣干冷的環(huán)境下,春困也會如期而至,疲倦和困意長久的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燭翹掉網課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空房,這樣的環(huán)境對于燭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種享受。一邊在電腦上掛著網課刷時長,另一邊又樂此不疲地在聊天群里進行高強度的沖浪。燭的網課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關于在網絡上的燭,這里要額外的說明一下。
????燭最初在網絡上所認識的朋友,幾乎都是從以游戲為主的娛樂性方面認識的,因為大家有著共同的話題,彼此間的交流也會輕松許多。
????故事的開始發(fā)生在二月份的末,燭與曾經在網絡上一年多的好友徹底絕交,原因是因為燭自以為是開玩笑,將朋友的照片流傳甚廣,朋友忍受不了自己的隱私被侵犯,因此斷絕了關系。這件事發(fā)生后,燭找尋一切的機會想要重新開始,但奈何對方死不讓步,最后以冷場收尾。這次的經歷讓燭感到郁悶,這是他第一次在虛擬社交上遭遇挫折,他開始后悔當初,但已經無法彌補。
????好在接下來長久的假期再一次給了他機會。
????一個下午,燭偶然進入到一個幾千人的討論群,因為創(chuàng)群沒多久,每個人都很興奮,發(fā)表著自己的觀點,使得整個群的氣氛越來越濃烈。這是他第一次混娛樂游戲的圈子,燭喜歡這種氣氛,因此便決定長久的“定居”在群里。
????當時的燭并不知道,這一次的選擇,為今后做的許多事奠定了基礎。
????在群里聊了幾個星期,大家基本上都相互熟識,每個人說話的方式和喜好的內容也差不多了解。燭則對所謂的圈子文化了解的更為深刻,在這里只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席之地?;焓炝诉@個圈子,他開始進行初步的社交,交了很多朋友,燭覺得這里就是他所追求的地方,在虛擬網絡上,他做什么事都會有人回應,發(fā)表的言論也會有知心的朋友評價。不同于現(xiàn)實中的沉默寡言,在虛擬網絡上的燭變的活躍、外向,有著充分的思考能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換句話說,虛擬網絡世界給了燭一個新的生命,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并且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現(xiàn)實中的燭。
????但就像人抓不住靈感一樣,再熱鬧的群也會有冷靜的那一天,再要好的朋友也會有休息的那一刻。
????幾周之后,燭的圈子已然不再像開群那樣火熱,他也陷入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
????于是他轉移了目標,放棄了群聊,開始選擇了消磨時間的最好方式——追番。
????從熱血到治愈,從科幻到校園,從架空到日常,燭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補了二十多部的番劇。不同于其他人,在看完之后毫無感言,燭在每補完一部番后,都會寫一篇淺談或評析,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感想,而這一舉動,不僅引來更多的同好好友,還使得燭的文學底力和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為日后的一些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沖浪的只是一時的,混跡網絡時間過長的弊端也很快顯露出來。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因為再一次臨近結業(yè)的考試,燭的父母不得不在學習方面上用心,因此只留下一部設備讓燭繼續(xù)聽網課。這樣一來,燭無法再得以像從前一樣翹課,只能老實地坐在屏幕前,聽取著晦澀難懂的知識。但心怎么可能在瞬時間收回來呢?有的燭記筆記記到一半,會不經意間地愣住,許久才會反應,有時會看到他出神地望著窗外,不時地嘴角上揚,更多的是夜深時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幾個夜晚中,獨自一人坐在窗臺上,望著如水的月光。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那所謂的“二次元”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早已不是最初的溫潤,而是令人煩躁的悶熱。燭的心情也隨著天氣的改變而變得急躁,因為給予他備戰(zhàn)考試的時間所剩無幾。憑借著前些年在課上的牢固功底,燭用了剩下的一個半月啃完了關于結業(yè)科目在網課上的所有內容,又背了遍教材,刷了幾本練習冊,才收獲到一個頗為理想的成績。
????放眼整個假期,作為學生,燭所收獲到的知識少之又少,但作為一個日后走入社會的人,他所收獲的要比別人多出許多。
????他有自己的生活圈,有知心的朋友,有豐富底蘊的文筆,有溝通社交的方式。
????但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
????燭的心智成熟了。
????但他仍迷惑過一個問題——自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是在網絡上扮演的“觀察者”,還是在現(xiàn)實里充當?shù)摹懊噪x者”。
????這個問題,對于燭來說,仍為時過早,在不久的未來,燭或許能夠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
五
? ? 時間飛逝,如白駒過隙??此坡L冗雜的中學時期,也只剩下最后一段的路程。
????燭的初四,是所有學期中最為混亂的。
????上半學期開始,由于結課,所有科目都只是在復習,很多學生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不聽課的現(xiàn)象逐漸成為常態(tài)。燭在那時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些許的影響,但并沒有明目張膽的表現(xiàn)出來。
????他的變化,大概是這樣開始的。
????因為臨近中考,學校安排的考試越來越多,考號也大多都是固定的,機緣巧合之下,燭和班里學習成績比較靠前的朋友排在一起。因此他跟父母商議,若是名次有所進步,可以實現(xiàn)“娛樂自由”。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分數(shù)自然要比以往多的多,名次也自然的有所提升,這個條件便在順理成章中實現(xiàn)了。
????從那時開始,燭的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從起初的上課偷閑,到最后把手機明目張膽的帶入學校,每天沉浸在虛擬社交和娛樂游戲上,過著完全不屬于一個應屆畢業(yè)生的生活,雖然成績在表面上一直都是光鮮亮麗,但實際上早已與他人落后很遠。
????燭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半個學期,直到下班學期,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在奮力沖刺理想的高中,他才想盡辦法去追趕他人。
????但一周的時間就可以在學習上拉開很大的距離,更何況是接近四個月的學期呢?只是在創(chuàng)造出一個在學習的表象罷了。具體表現(xiàn)在上課時,他發(fā)現(xiàn)老師講的內容自己并不是有很大的問題,就開始放松下來,認為自己的問題并不是很大,有著足夠的時間去處理。于此,他自認為學的很懂,便更加的放縱。因為弄不到手機,所以找了朋友借了一些無關學習的課外書,在課上打發(fā)時間用,這一看,就看了大半個學期。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黑板上的倒計時由100多天也逐漸變?yōu)?0多天。
????體考失利的燭,讓燭認識到接下來課程的重要性,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些什么。
????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他用盡了自身全部的精力,每天熬到深夜去背書,課上開始積極地聽講。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這些努力到最后也僅僅不過是讓他成績回到最初的水平。在最后的中考,考取的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
????回首看向燭的四年歷程,從很多角度上來看,他是失敗的。
????但是否有過成功呢?
????先前說過,在最后的一個月,他一直有做些什么的想法。
????他沒有在成績上有所體現(xiàn),但卻在一個人身上體現(xiàn)出來了。
????事情發(fā)生在中考前的兩周,那是一節(jié)英語的晚自習。仍記得那天是剛剛考完試,晚上僅有一半的學生,學生刷題,她講題,偶爾還會跟學生開幾個玩笑,讓人莞爾一笑,氣氛令人放松。在最后一個月每周都會有這樣的課(因為每周考試的時間是固定的,晚自習每次都是英語),雖說氣氛很好,但如果單單只是這樣,燭是想不出來要做什么的。
????轉折發(fā)生在課程進行到一半時。
????因為隔壁班的聽力U盤有問題,其班任(也教英語)把她叫過去調換一下,之后在燭的班級像聊家常一樣和同學攀談,在不經意間聊到了她,如今還記得其中的大概意思:
??“你們老師別看年輕,為了工作也是真累啊。前幾天因為辦公原因,身體過勞,腿部突發(fā)隱疾,能否治愈都成了問題,等你們中考那天,她就得去省城的醫(yī)院治療?!?br>
????雖說事情的嚴重性有待推敲,但病情的確是坐實了。這些話在當時給了燭很大的打擊,在初三的那件事發(fā)生后,他就一直心存悔恨,后來隨著時間的推薦漸漸淡忘了。但淡忘不代表著消失,如今的這段話將燭一年來對她的情感全部釋放出來,化為無盡的愧疚。
??“必須要做些什么?!?br>
????這是燭內心最真切的想法,但當時的他并不知該如何去做,想過很多種方式,但都因太過平庸而放棄。
????但這件事總是要做的,最終他選擇了大概只有他一個人可以做到的計劃,整個計劃大致分為三部分。
????第一個部分,燭在畢業(yè)前夕花費了幾個夜晚,寫了一封表達歉意以及帶有最真摯祝福的信,又用攢下的錢買了花束作為媒介,在畢業(yè)那天送給了她。他想過把吃食當做禮物,但因為病情,最終選擇了幾支用著很舒服的筆,寓意是讓她有一種新的體會。換來的是她感動的淚水。
????第二個部分,燭在偶然間得知她與自己的故鄉(xiāng)是在同一所城市,因此在回家探親期間,用了兩個星期,燭走遍在那所城市留下殘存記憶的地方,匯編成了一份長篇的攻略,又用了一天的時間排版和校對,然后發(fā)送給她。換來的是她明朗的笑容。
????第三個部分,燭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同將她約出來吃飯。在餐桌上,每個人都交談甚歡,沒有了師生間的隔閡,存在的只有朋友間的喜悅,燭內心對她幾年來的愧疚也煙消云散,剩下的只有真誠的感激和祝愿。這一次,換來的是燭心結的解開。
????從為人處世方面上看,燭是成功的。他今后不會再因為這件事而感到過度的自責,而她或許也會在今后的教師生涯中一直記得燭這樣一個學生。
????至此,燭四年來的全部故事已然結束。
六
? ? 燭在成績公布的那一天,蜷在角落哭了一個多小時,流下了后悔的淚水。
????我看著眼前這個可悲又可笑的人,心生慨嘆,又迷惑不解。
????燭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他虛偽??荚嚽暗膸讉€月,一直在網絡上發(fā)表著有關“努力”“上岸”的說說,但每一次都是空有其詞,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創(chuàng)造出一個努力的形象罷了。
????他真誠。在和朋友出去娛樂,總會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說話時的態(tài)度也盡顯真誠,用心與別人溝通,即便有時自己很忙,也會抽空去勸慰一些情緒低落的朋友。
????他內向。有一年的節(jié)假日,和朋友一同去當?shù)氐穆褂喂?,因為性格內向以及社交恐懼,兩個人閑逛了三個多小時,以幾張偷拍的照片潦草離場。
????他外向。在幾千人的網絡群聊中,可以經??吹剿谌蝴溊锪奶?、唱歌,也因為他,整個群的氣氛變得熱鬧歡烈。
????他沖動。臨近畢業(yè)時,他了解到曾經告密的人是女孩C,因此在其回家的路上,和許多人一起在背后謾罵、嘲諷,抓著她失利的把柄不放,最終以C的眼淚收尾。
????他隱忍。新買的手辦到貨,在炫耀心理的催動下將其帶入學校,放學回家的路上,被熟人不經意地弄壞。在討要賠款一個多月無果的情況下,選擇了自己承受。
????他陰暗。走在夏風吹過的街上,看到有穿著暴露的年輕女孩,就會在心里想其生活不檢舉,看到情侶明目張膽地傳達愛戀,就會在心里產生厭惡。
????他正義。一節(jié)課上,一個男同學和女同學發(fā)生矛盾,下課后,男孩開始對女孩拳打腳踢。記得當時燭是無意識的推開男孩,質問他“你是不是人?”事后燭想過原因,他與女孩并不是很熟,為什么會挺身而出?大概是因為從小女性弱勢觀念讓他產生了條件反射吧。
……
????燭有著太多太多的性格,在多層的偽裝下,我們看不到他真實的自己。
????至于他,在自我滿足的偽裝下,恐怕早已忘卻了。
????我所認為真實的燭,是孤獨的。
????他從頭至尾都是孤獨的。一個人唱歌,一個人寫信,一個人抒發(fā)感慨,一個人醉生夢死。
????如果不是孤獨,他不會去選擇渴求愛情。
????如果不是孤獨,他不會在課上惹是生非,引起他人注意。
????如果不是孤獨,他不會去做這么多,怕人忘記自己。
????他就像蠟燭一樣,燃盡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因此,他才會用盡全力的發(fā)光,去獲取他人的目光。
????這樣的人,又是可憐的。
末
? ? 燭戴上耳機,放著不為人知的純音樂,漸漸入了夢鄉(xiāng)。
????我點開燈,將他的故事訴諸于筆端。
????晚風從窗子吹入,浸透心扉,支撐著我寫完最后一段文字。
??“……即便是即將燃燒殆盡的燭,當它在黑夜中發(fā)出微弱的光芒,也會被處于黑暗中的人所記住吧。
????但為什么只有在燃燒殆盡時才會被人們記???只因為所處的環(huán)境在黑暗中嗎?
????它也曾在完好無缺時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啊。
????可是在陽光的遮蔽下,誰又會注意到弱小的燭焰呢……”
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8.6--202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