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結(jié)束后,第一個被塞進凌煙閣的大臣為什么是上官儀?
本鬼在前文《武則天退位之后,唐朝為什么開始往凌煙閣里“塞”功臣?》中介紹了,唐朝在武則天退位后開始往凌煙閣塞功臣。有意思的是,在貞觀時期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后,第一個被塞進凌煙閣的大臣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上官儀。那么上官儀憑什么進凌煙閣呢?

上官儀是陜州陜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人,其父上官弘死于江都宮變導(dǎo)致,上官儀小時候還當(dāng)了幾年和尚。唐太宗安定天下之后,上官儀還俗當(dāng)官,因為才華橫溢而仕途順利。龍朔二年(662年),上官儀升任西臺(中書?。┦汤?、同東西臺三品,成為宰相。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參活了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家務(wù)事”。于是武則天的親信許敬宗“揭發(fā)”上官儀試圖謀反,上官儀與兒子上官庭芝被殺,家眷全部被沒入宮中為奴。但沒想到的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卻因此成為武則天的心腹,成為天下最有權(quán)勢的女人之一。

神龍元年(705年),以張柬之為首的大臣發(fā)動“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第二次登基。但李顯第二次登基后卻非常不爽,原因有兩個:第一,由于母親多年的打壓,李顯的根基很弱;第二,李顯不是“神龍政變”的主導(dǎo)者,導(dǎo)致政變功臣嚴重威脅李顯的皇權(quán)。

于是李顯第二次登基后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打擊“神龍政變”功臣;第二是扶持老婆韋皇后;第三是拉攏武家勢力的代表人物武三思。而上官婉兒恰好是唐中宗、韋皇后、武三思之間的最佳聯(lián)絡(luò)人。正因如此,上官婉兒的權(quán)勢在唐中宗第二次登基后繼續(xù)擴大,堪比宰相。

權(quán)勢的增大自然會帶來政治地位的提升,但上官婉兒是個女人又不是皇族后妃,在唐朝無法像男人一樣封官拜爵。唐中宗便決定給上官婉兒家人封賞官爵,以此提高上官婉兒的政治地位。于是上官儀被唐中宗追贈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但唐中宗覺得這些還不夠。

當(dāng)時唐中宗希望通過往凌煙閣“塞”功臣的方式來加強自己“中興大唐”的功績,但又不想讓“神龍政變”的功臣們占了便宜。上官儀雖然是武則天的政敵,但他與“神龍政變”毫無關(guān)系,正是最佳人選。于是依靠孫女和時局,上官儀成為貞觀之后第一個被塞進了凌煙閣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