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入門

脈部位歌:
脈為氣血百骸通,大會之地寸口宗。
掌后高骨名關上,關之前后寸尺名。
脈分主歌:
上焦候寸下焦尺,中焦之候分兩關。
包絡與心左寸應,膽與肝家在左關。
膀胱小腸腎左尺,胸中及肺右寸間。
胃與脾脈右關取,大腸命門右尺班。
浮沉脈歌:
浮沉從肉上下行,皮浮屬肺血心經(jīng)。
筋沉屬肝骨沉腎,肌肉為脾候在中。
常脈、脈法:
一呼一吸五為常,不病為醫(yī)調息功。
四時各有五臟主,良工需知天氣同。
三部九候用心辨,由輕而重細追蹤。
人之有脈皆胃氣,后天之本盛衰通。
肝弦心洪脾代平,肺毛腎沉上下中。
病脈歌:
三至為遲六至數(shù),四至為緩七至疾,
緩止為結數(shù)止促,動止難還代脈識。
浮沉無力曰濡弱,中取無力芤脈看。
沉極筋骨為伏脈,浮沉極力革牢參。
三部有力曰實脈,三部無力虛脈稱。
三部無力而且小,似有如無微脈名。
三部無力而且大,渙漫不收散脈形。
滑脈如珠溜不定,澀脈滯澀往來艱。
弦脈端直細且勁,緊比弦粗勁且彈。
來盛去衰洪脈是,細則如絲大豁然。
長脈迢迢短縮縮,如豆搖搖作動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