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這張父子照曾火遍全國,如今他們的故事更加動人

俗話說父愛如山,在所有的情感之中,唯有親情是任何一個人都割舍不斷的。
這種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脈相承,是任何一種情感都無法替代得了的。

當然,在如今也會存在一部分如同悲劇一般的家庭。
他們的親情會在這個時代被物欲橫流的世界搞得烏煙瘴氣,一團亂麻。

但是要知道,這樣的家庭和親情只存在于絕少部分人的生活之中。
畢竟古語有云虎毒還不食子,真正的親情往往會在最為艱難的時刻,被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13年前,一張父子的照片一經(jīng)發(fā)出,便火遍了全國。
這也讓不少人紛紛揣測起這對父子的生活故事。

在時隔13之后,這對父子如今的故事也變得更加動人心弦。
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對父子呢?
父子照中的人是誰
2010年的時候,在重慶的朝天門一個光著膀子的中年男人闖進了攝影師的鏡頭。

鏡頭中,在這個中年男人的光膀上面扛著的是一百多斤的貨物。
而他對于這么沉重的貨物,也僅僅只用了一只手扛了起來。
因為他的另一只手上牽著的是他最為珍貴的寶貝—他的兒子。同時這個男子的嘴中還叼著一根香煙。

盡管貨物沉重,男子的步伐也十分的穩(wěn)健,而孩子卻因年紀尚小,只能在父親的牽引之下,緊隨在旁。
于是,這個中年男人和他年幼的兒子就被攝影師定格在了那一瞬間,并且還將這張照片發(fā)到了網(wǎng)上。

由于發(fā)布那天剛好是父親節(jié),這張照片也就迅速在網(wǎng)上火了起來。
當然,照片中的這一幕,也深深的觸動著網(wǎng)友們的心。
于是,便開始搜尋了這對父子的生活。

在經(jīng)過網(wǎng)友們的“挖掘”之后得知,照片中的中年男子叫冉光輝,而他手里拉的也正是他的兒子。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重慶就被冠有“山城”的美稱。

正是因為重慶這座城市獨特的風景面貌,使得不少前來重慶的游玩的旅客。
對重慶最多的評價就是走路要爬山,并且還容易迷路。

這也讓早年間的重慶衍生出了一種職業(yè)叫棒棒。
所謂棒棒顧名思義就是這些手拿棒棒的人,愿意用自己的肩膀替客人扛起重物,并且送到指定的地點。

客人則需要按照貨物的輕重以及路途的遙遠程度來對其支付相應(yīng)的費用。
當然,這時的棒棒沒扛起的可不僅僅是貨物那么簡單,而是自己整個家庭的重量。

畢竟,早年間的棒棒可是都以養(yǎng)家糊口為生的。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棒棒這個職業(yè)也被各種高薪且輕松的活計所替代。
而照片中的冉光輝就是一名經(jīng)驗豐富,并且職業(yè)背貨的棒棒。

被拍下的時刻,其實是他諸多日子中,再尋常不過的一天。
有網(wǎng)友說,他是一名偉大的父親,也有網(wǎng)友根據(jù)照片中冉光輝的形象,對他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手牽未來,腳踩命運,嘴刁自己,背負生活”
網(wǎng)友的這番簡潔明了的總結(jié),不僅說出了冉光輝生活的不易,也說出了冉光輝對自己的孩子的期望。

的確,當年棒棒這個行業(yè)之所以能夠興起,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棒棒們大都缺少相應(yīng)的文化知識水平。
于是只能選擇用這樣出賣體力的方式,來換取生活的安寧。

而面對這樣的場面,這些棒棒們又何嘗不是老舍筆下的祥子。
棒棒則是“祥子”眼中最為寶貴的“車子”。
當然,一晃十三年過去了,這對父子如今的生活現(xiàn)狀,依舊牽動著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

這也導致了不少網(wǎng)友對他們?nèi)缃竦纳畛錆M了好奇。
冉光輝父子如今的生活
那么,這對父子在十三年后的今天,又生活得如何呢?

在2009年的冉光輝帶著妻子來到了重慶。
為了謀生,兩人居住在了二十多平方的出租屋里,每月房租就是三四百元。

這也讓冉光輝定下了目標,他要在重慶這座大城市里買一套房子。
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讓一家人也不再為生活顛沛流離。
為了能夠?qū)崿F(xiàn)這個目標,冉光輝除了過年,其余時間都在用自己的肩膀扛起整個家的希望。
一百多斤的貨物,對于冉光輝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兩三百斤的貨物更是常有。
據(jù)冉光輝回憶,他扛過最重的貨物是470斤。
也正是由于冉光輝的老實,讓許多需要扛貨的攤主都對他信任有加。
盡管冉光輝因為長期的扛重物,肩膀出現(xiàn)了問題。
并且手指也隨之變了型,但是冉光輝卻沒有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
就這樣,在2016年的時候,冉光輝終于憑借一根棒棒以及自己的一身力量
在解放碑附近,首付20萬買了一套60平米的二手房。
這樣看來,冉光輝與駱駝祥子相比起來,他的幸運的。
在他新買的房子里,并沒有太多的裝飾,就是兩張床和一張桌子。
買了房子之后的冉光輝干起活來也更加賣力了。
由于他長期在外面扛貨物,并沒有時間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卻在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他的兒子曾在自己的作文之中這樣評價冉光輝,說他是一個講誠信的老實人。
在他的照片走紅之后,也有媒體對他進行的采訪,但是他都表示不理解并且拒絕。
他任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本分的老實人,有什么地方值得又寫又拍的。
如今的他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他的兒子也從曾經(jīng)的孩童變?yōu)榱松倌辍?/strong>
在這十三年間,冉光輝幾乎都是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并且從未有過怨言。
在他的眼中,那種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光從未被一袋袋沉重的貨物所磨滅。
曾經(jīng)有人采訪過他的兒子,是否會因為自己父親的這個職業(yè),而感到丟人?
冉光輝的兒子是這樣回答的,他說他很愛父親,也很感謝父親用雙手撐起了這個家,他表示自己的父親是偉大的。
在聽到自己兒子的評價時,冉光輝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的確,父母雖然不能給予子女最好的。
但是在他們眼中,他們能夠給予子女的已經(jīng)是他們最好的了,這或許就是愛吧。
關(guān)注我,為您帶來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