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熬不過59歲,奔五后會遇到這些怪事,注定歸去

眾所周知,49和59歲,都是橫在中年人面前的兩道難關(guān)。能熬過,那余生就無憂了。而熬不過,禍事將越來越多。
為什么49歲和59歲,是人生的兩道難關(guān),而48歲和58歲,并不是難關(guān)呢?因為所有跟“9”有關(guān)的年歲,都是人生的“交匯期”。
所謂“交匯期”,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期。比如49歲,承上,便是前半生的經(jīng)歷。啟下,便是50歲人生的開始。
可以說,這49歲,就是命運對于每一位中年人的考驗。就跟學生期末考試一樣,檢驗個人的能力,看看合不合格。合格,便晉級。不合格,便淘汰。
現(xiàn)實,為什么如此殘酷呢?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八個字,永遠都是自然界持續(xù)發(fā)展的真相。
49歲如此,59歲亦如此。人,如果熬不過59歲,多半會在奔五后遇到這些怪事,注定歸去。

一、中氣愈發(fā)不足。
民間有句老話:“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這一口氣,到底是什么呢?其實,這口氣就是“中氣”。我們評價一個人,會說他中氣足不足。中氣足了,就認為他身體好。中氣不足,就認為他身體不好。
人過五十,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有的人依舊健步如飛,哪怕跑起步來,氣息也特別足。而有的人走幾步路,就特別喘,氣息根本就提不上來。
缺乏“中氣”,會導致什么結(jié)果呢?輕則,吃不好,睡不好,頭暈腦脹,身體特別虛。重則,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所謂的“無常”,就是不幸將至,氣息枯竭的預示。中年人之所以要養(yǎng)氣,不僅是為了當下活得舒服一點,更是為了活得更長久。
長久之人,中氣充足。短暫之人,萬事皆休。如此而已。

二、脾氣暴躁,戾氣增多。
《莫生氣》中有這么兩句詩:“為了小事發(fā)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p>
為了一點小事,就到處發(fā)脾氣,過分糾結(jié),根本就沒有必要。生氣到一定的程度,心態(tài)就會出現(xiàn)問題,人也會生病。回過頭來想想,這才是最大的愚蠢。
我們都知道生氣不好,但我們就是做不到淡然。為什么呢?因為當下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賺錢愈發(fā)不易,人們的心,也會變得暴躁起來。
暴躁之心,就會引來周身的戾氣。所謂的“戾氣”,便是殘酷和暴戾之氣。動不動就跟別人鬧矛盾,動不動就自己氣自己,注定沒有好果子吃。
就像《三國演義》當中的周瑜,有嬌妻,有事業(yè),有地位,有能力,有前途,有樣貌,有風度,可謂是人生的贏家。但是,他卻因為諸葛亮的一舉一動,而氣死了自己。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敗給了別人,恰恰是內(nèi)心暴躁,經(jīng)常發(fā)脾氣,敗給了自己。

三、總是疑神疑鬼,活在焦慮當中。
過了五十歲,很多人都睡不著覺,經(jīng)常失眠。在失眠的時候,他們會一直胡思亂想,每每想到不公平,或者不如意的事兒,便不高興,焦慮無比。
對于睡不著覺這件事,人們不理解,我明明很累了,為什么腦子就是停不下來,不肯休息呢?因為他們的腦子,太過于焦慮了。
他們原以為,只要自己焦慮了,就更有動力去做事了。沒想到,他們越是焦慮,做人就越?jīng)]有希望,做事也越?jīng)]有動力。
適當?shù)慕箲],自然可以讓人沖勁十足。比如你當下能賺6000元一個月,未來準備賺6500元一個月。這,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而過分焦慮,就會讓人產(chǎn)生“人間不值得”的想法。比如你賺了6000元,看到別人賺了10萬元,那你也想月入十萬。如此強迫自己,就會害死自己。
人吶,終其一生只是為了快樂和瀟灑罷了。倘若不快樂,如何能夠幸福美滿呢?

四、內(nèi)心過分貪婪,放縱了自己的欲望。
有兩類老板,身體都特別差。第一類老板,是那些放縱生理的欲望,去尋歡作樂的人。他們看到自己有錢,就讓自己妻妾眾多。殊不知,人之精力,是會枯竭的。
第二類老板,是那些經(jīng)常抽煙喝酒,舍命陪君子的人。為了生意,為了應酬,他們會大量地抽煙喝酒。適當?shù)臒熅?,問題不大。大量的煙酒,等于是催命符。
不論是第一類人,還是第二類人,他們的“欲望”都特別強烈??刂撇蛔∮眢w就會走向崩潰的邊緣。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每個人的身體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那是要崩潰的。
再有錢的人,過了50歲,也該好好保重身體了。什么生理上的欲望,什么物質(zhì)上的欲望,盡量降低?!坝捅M燈枯”這件事兒,在當下,那是愈發(fā)年輕化了。
適可而止,簡簡單單過日子,也許命就長久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