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與互鑒:陜西文物對外交流50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紀念陜西文物對外交流50年,2015年的最后一天,《交流與互鑒——陜西文物對外交流50年》展覽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展南廳舉行——

? ? 因為陜西歷史博物館總是人滿為患,就算提前預約好門票,也要排半個小時隊才能進入。所以沒有特別展覽的話,我是絕對不去湊這個熱鬧!2016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借著去西安看望朋友的機會,提前預約好門票,冒著凜冽的寒風前來參觀。領票和進門花了近30分鐘,一入展廳就直奔西南側的臨時展覽。
? ? 過去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臨時展覽,展線的形式都是簡單的“回”字形。進入展廳后,迎面是一塊巨大的序言墻,然后從左側進入,順時針方向觀看,文物沿著墻壁擺放,偶爾中間會有幾個獨立柜,最后從右側出來就OK了!
? ? 可是這次展覽卻與眾不同,不僅展線蜿蜒曲折如同迷宮,而且內容也多了很多互動的場景,不再是亮寶似的只看文物。后來同學告訴我:“這是讓一家展覽公司做的!”我才恍然大悟,事業(yè)單位的人,都是完成任務般地工作,不會有興趣搞這樣的創(chuàng)新!
展覽中的互動項目


? ??展覽內容由?“華章”、“交流”、“互鑒”及“追憶”四部分組成。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講述陜西50年來文物交流的故事。
華章

交流




互鑒


追憶

? ? 展覽特別遴選了30件經常赴外展覽的明星文物,其中許多展品都是各大博物館的展館之寶,如漢陽陵博物館的彩繪仕女俑、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三彩載樂駱駝、兵馬俑博物館的陶俑和青銅水禽、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漢代大玉璧、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伯格卣等。
漢陽陵博物館的彩繪仕女俑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三彩載樂駱駝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伯格卣

兵馬俑博物館的宜陽鼎

茂陵博物館的鎏金銅馬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漢代大玉璧

法門寺博物館的鎏金帶座銀大日如來佛

乾陵陪葬墓出土三彩鞍馬

西安西郊唐墓出土彩繪胡人頭

政法大學南校區(qū)出土彩繪仕女俑

? ? 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巴黎演講時盛贊法門寺琉璃器。而這些文物中,就有法門寺的珍品琉璃盤。

? ? 其中還展示各國贈送給陜西歷史博物館,極具本國特色的紀念品。我在觀看的時候,一位小保安非常熱情地走上了,給我介紹每一件禮物的來歷。

????在結尾處,還簡要向觀眾介紹,陜西引進國外高水平展覽及與國外文物科技保護交流合作等內容。




越南義立遺址出土

? ??陜西是“天然歷史博物館”,出土文物數量多、等級高,陜西文物代表著中國文化,是珍貴的人類文明成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陜西的文物對外交流工作50年間不斷走向輝煌,其文物展覽交流、文物保護科技交流等成果卓著,引世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