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件世界最緊迫的事情,更多壞消息傳來!
什么是當下世界最緊迫的事情?
個人觀點,至少三件。
1,抗疫。
2,疫苗。
3,緬甸驚變。
前兩件高度關聯(lián),影響都是全世界;第三件突發(fā),但也并非只限于緬甸和東南亞。
但很可惜,更多的消息傳來,而且,壞消息居多。
第一件事,抗疫。
形勢緊迫。
就在前兩天,感動英國的抗疫榜樣,100歲的二戰(zhàn)老兵摩爾上尉,因新冠去世。
全英國哀悼。
人們無比唏噓,病毒太不講政治了,這么一個充滿愛心的老人,最終也沒有逃過一劫。
但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消息,來自印度。
按照西方媒體的報道,印度對外公布的數(shù)據(jù),確診1000多萬,僅次于美國;但根據(jù)相關機構的血清學調(diào)查,可能感染者超過3個億。
請注意,3個億!
也就是說,印度13.5億人口,4個人中,就有一個感染者。
但路透社特別提到,這個調(diào)查,其實還比最近公布的另兩項調(diào)查,已經(jīng)保守多了。
一項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官方的血清學調(diào)查。結果顯示,每2人中就有1人檢測結果呈陽性,表明他們曾感染過病毒。
另一項是Thyrocare技術公司的調(diào)查,抽樣了70萬人,結果是55%的調(diào)查者顯示曾感染過。
形勢嚴峻啊。
按照霍普金斯大學的數(shù)據(jù),截至北京時間2月4日凌晨,全球確診者總數(shù)是1.04億。
但如果印度已經(jīng)超過3億,看來這個數(shù)據(jù)真的大幅度調(diào)整了。
如果印度是這樣,其他國家呢?
哦,還有病毒的變異,傳播性和致命性,都可能在提高。
所以,該警惕必須警惕。所以,無數(shù)中國人主動犧牲,就地過年,包括我本人。
或許,唯一的好消息,按照WHO的說法,60%-70%感染率,可能就達到了群體免疫,印度真可能在逼近這個數(shù)據(jù)。
第二件事,疫苗。
怎么抗疫?
勤洗手、不聚集、戴口罩、一米線、居家隔離……
都很重要,但坦率地說,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科學,最大的希望,就是疫苗。
對世界各國來說,除非反智,都很清楚,疫苗現(xiàn)在是天大的事。
但需求無限,疫苗有限。
圍繞著疫苗,盟友也翻臉,西方也干仗。
最激烈的疫苗爭奪戰(zhàn),發(fā)生在歐洲。
歐盟很憤怒,自己花錢研發(fā)生產(chǎn),但最后,更多疫苗流向的是英國美國,這還了得!歐盟宣布,不經(jīng)批準,所有疫苗禁止運往歐盟之外,主要針對的就是英國,這還引起了一場外交危機。
以至于彭博社日前一篇文章的標題就是:面對疫苗危機,歐盟與所有人都成了敵人。
嗯,誰跟我搶疫苗,誰就是我的仇人。
以至于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都感嘆:
歐盟之外的國家接種速度快過我們,對我們來說這不是個問題嗎?塞爾維亞的疫苗接種速度是更快,他們使用了中國疫苗。我們一直說,任何獲得歐盟藥品管理局許可的疫苗都是受歡迎的。
塞爾維亞速度現(xiàn)在都比德國快,德國人也是五味雜陳!
所以,德國態(tài)度也在改變:疫苗沒國籍,只要好就用。
坦率地說,在前幾個月,德國以及一些西方國家,還不是這個樣子,對中俄疫苗各種質疑,質疑俄羅斯疫苗沒有得到嚴格認證,質疑中國疫苗各種有效性……
但結果,西方政客疑慮重重,其他國家卻抓緊搶購。
反正,印尼總統(tǒng)佐科、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塞舌爾總統(tǒng)拉姆卡拉旺、阿聯(lián)酋總理阿勒馬克圖姆等,親自打了中國疫苗。
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智利總統(tǒng)皮涅拉,更親自到機場迎接中國疫苗到來。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贊嘆:在所有疫苗中,我對中國疫苗最為信任。匈牙利也成為第一個接種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
但壞消息是,全球疫苗仍舊是一劑難求。
加拿大宣布,將在本國生產(chǎn)疫苗,靠人不如靠己。但最樂觀的結果是,要到今年底才可能投產(chǎn)。
我們的臺灣地區(qū),據(jù)說還發(fā)生了這樣事:臺灣當局與德方接洽,我們可以努力多生產(chǎn)汽車芯片,德國能不能在“行有余力”的范圍,給我們多一些疫苗……
但臺灣不知道,地主家也沒多少余糧??!
好消息是,根據(jù)《柳葉刀》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V”疫苗最新臨床結果顯示,有效性可達到91.6%。
另一個好消息是,我國另一款疫苗,科興公司發(fā)滅活疫苗,上市申請昨天獲得了國家藥監(jiān)局受理。
第三件事,緬甸驚變。
更多的消息傳來。
昂山素季被起訴,罪名是違反進出口法。警方稱,在昂山素季住所,發(fā)現(xiàn)了非法進口的對講機。
違反進出口法,在緬甸最高可判處3年監(jiān)禁。
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安理會就緬甸局勢進行緊急磋商。
正在討論的內(nèi)部文件遭到泄露。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汪文斌指出,中方對此表示不解和震驚,“這不符合安理會的工作規(guī)則,也不利于安理會成員的團結互信?!?/strong>
事情很不簡單。
昨天外交部記者會,有記者問:有傳聞說,緬甸政局變化的背后可能有中方暗中支持或者默許。中方對這種說法有何評論?
汪文斌:有關說法不是事實。作為緬甸的友好鄰邦,我們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wěn)定。
有人眼睛雪亮,自然知道中國的關切和擔憂;但確實也有潑臟水的,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緬甸的局勢,還在發(fā)展中。肯定不會只限于緬甸,這將對東盟的未來,東盟與西方的關系,西方與中俄的關系,都帶來重大影響。
當然,最受苦的,肯定還是緬甸人民。
唯一的好消息是,緬甸局勢總體還穩(wěn)定,但風暴應該正在蓄積中。
三件大事,影響世界,也不可避免涉及中國利益。
怎么說呢?
形勢依然嚴峻。鄰國印度就是一面鏡子,群體免疫未必只是一個理論,只是理論付諸實踐,卻是多少人的血淚。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如果中國沒有疫苗,我們還有現(xiàn)在淡定和從容?這么大的中國,只能腳踏實地,不能有幻想。關鍵時刻,還是要看科技。
我們所習以為常的,卻是很多國家最期待的。緬甸,友好鄰邦,那么勤勞的人民,很可惜,過去幾十年,卻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折騰,一遍又一遍的折騰。
一大早忍不住長嘆口氣。2021年才剛剛開始,卻是一個又一個壞消息,讓我們必須直面現(xiàn)實,必須底線思維。
好消息是,這個世界,就沒有中國人邁不過的坎,2021年的春天,終于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