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34)景山公園
文游天下(334)
景山公園
文/石巖磊
? ? ? 景山西與北海相鄰,南和故宮一路之隔,是明清兩朝的皇家花園。這里原是一座名為“青山”的小山丘,明永樂年間,開挖護城河的泥土堆積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得名"萬歲山",因山下存放過煤炭,又被俗稱作“煤山”,而對于大明朝來說它的確是塊倒霉傷心地。
? ? ?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領農(nóng)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走投無路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先是命皇后及嬪妃自盡,又親手砍殺了兩個女兒,后在太監(jiān)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煤山。崇禎帝咬破手指寫下遺書:“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最終他在一棵歪脖槐樹上自縊身亡,果然如其所言用亂發(fā)遮住了面部。李自成雖沒有將朱由檢碎尸萬段,但也只是草草埋葬了事。
? ? ? 崇禎帝的凄慘下場的確令人唏噓,因為亡國之君大多是暴君或昏君,可他卻是位一心想要振興大明朝的勤勉皇帝。朱由檢17歲時登基,掌權(quán)后即鏟除了禍國殃民的太監(jiān)魏忠賢,其嚴于律己勤于政務,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他還厲行節(jié)儉不好女色,并雷厲風行地推行改革以開源節(jié)流,大有挽狂瀾于既倒之勢,可惜其生不逢時,現(xiàn)實很打臉。
? ? ?當時正值地球進入小冰河期,旱災蝗災頻發(fā),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而他精簡公務員的舉措,讓陜西的驛卒李自成下了崗,后果便是闖王掀起了暴動熱潮。朱由檢一面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一面又要抵擋北方后金人的襲擾,自顧不暇中屢出昏招。最大的敗筆即是崇禎帝中了皇太極施的離間計,剮殺邊關重臣袁崇煥,使得明朝失去了中流砥柱。
? ? ? ?朱由檢扶大廈于將傾的努力付之東流,可他臨死還心心念念讓起義軍“無傷百姓一人”,也算得上是位仁義君王了。清軍入關后對他不薄,重新為其厚葬,并把煤山更名為“景山”,含有高大、仰慕之義,清室皇族成員路過此地時都要下馬步行。朱由檢上吊的大槐樹毀于wén革,1996年公園移植來一棵古槐栽于原址,盡管山是樹非昨日成煙,可睹槐思舊還是會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 ? 一座土山見證了三個王朝的興衰,有走向萬劫不復深淵的朱家明朝,有曇花一現(xiàn)的李家“大順”朝,還有勢如破竹的滿清帝國,幾多感慨幾多嗟嘆盡在無言中。站在景山之巔,南望故宮金碧輝煌,西矚北海風光旖旎,東眺大廈鱗次櫛比,北顧鼓樓傲然天外,時光在斗轉(zhuǎn)星移中滑落,思緒于觸景生情間凝固,生住異滅自有天命,豈非凡胎所能扭轉(zhuǎn)?“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概是對螳臂當車者最好的告慰吧。
? ? ? ? 202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