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萬預算,大眾攬境是比途昂、寶馬X3更好的選擇嗎?
預算40萬元,該買哪款SUV?出于追求實用、產品力,有些消費者會考慮大眾攬境或是途昂這些尺寸空間出眾的中大型SUV,但同時也會覺得這樣的預算可以考慮豪華品牌中型SUV的入門配置,比如寶馬X3。但不管怎樣選擇,似乎都得在豪華品牌和綜合產品力之間做出取舍。那么問題來了,在40萬元SUV市場中,攬境、途昂與寶馬X3誰會是更好的選擇?

品牌豪華,就是真豪華?
先來看看三款車型的設計,攬境和途昂雖然師出同門,但在外觀上卻有著明顯的差異。作為三款車型中最“年輕”的車型,攬境采用了大眾品牌最新的設計語言,剛柔并濟的車身線條與途昂相比明顯更加豪華、精致,畢竟途昂只是一款中期改款車型,外觀設計在近幾年沒有太明顯的變化,設計語言更偏穩(wěn)重,并且與目前大眾的其他幾款SUV采用了相同的家族化風格,沒有太多辨識度可言。

攬境的造型源于SMV Concept概念車,作為大眾品牌全新的旗艦車型,即便與豪華品牌定位的寶馬X3相比,也絲毫不會落后。

豪華感的塑造需要在細節(jié)的方方面面來體現(xiàn)。寶馬X3就通過3D立體效果LED大燈以及3D立體懸浮LED尾燈的點綴,實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豪華感。而攬境則配備了可以自動調節(jié)角度及遠近光的IQ. Light全天候LED大燈,同時車尾還擁有可點亮的發(fā)光LOGO,這是途昂、寶馬X3都沒有配備的功能。在夜晚行車,攬境的辨識度絕對是三款車型之最。

此外,豪華元素還需要更多的儀式感來加持。攬境與寶馬X3配備了同名的“天使之翼”迎賓光毯燈在上下車時會讓車主有一種“走紅毯”的尊貴感。需要注意的是,攬境除了入門款外,全系均配備了包括格柵、門把手、側標、行李架的外飾氛圍燈以及光毯燈。而途昂要到頂配才能裝備光毯燈,行李架氛圍燈等配置更是全系不見蹤影。

對于SUV來說,影響一款車型視覺效果的最大因素無疑是尺寸。不只是車身尺寸,輪轂的尺寸也會對整車的氣場產生影響。攬境入門配置就已經標配20寸輪轂、高配21寸輪轂的配置讓視覺效果足夠大氣。但途昂與寶馬X3就顯得小氣了一些,主銷車型僅搭配了19寸輪轂,看起來有些頭重腳輕。

至于車身尺寸,我們其實從三款車型各自的定位就能看出差別。攬境、途昂作為中大型SUV,在各項尺寸參數(shù)上都要大幅度領先寶馬X3,氣勢會更足。其實攬境與途昂之間也有著尺寸上的差別,雖然軸距相同,但攬境的長寬高尺寸都占有優(yōu)勢,這也就導致攬境與途昂的車內空間表現(xiàn)產生了明顯差距。比如攬境七座版的后備廂容積可以由357L擴展至2451L,而途昂的后備廂容積就只有286L-2415L。

大眾最新的設計語言讓攬境能夠在設計感上領先于同門兄弟途昂,與豪華品牌定位的寶馬X3相比,攬境又通過更出彩的氛圍燈點綴出更具辨識度、儀式感的優(yōu)雅氣質。再加上輪轂、車身的大尺寸優(yōu)勢,攬境的表現(xiàn)無疑是最優(yōu)異的。
如何將優(yōu)雅氣質與實用兼具?
了解過車外的設計,我們再來走進三款車型的車內看看。攬境將外觀上的豪華感延續(xù)到了車內,數(shù)字駕駛艙+懸浮式中控設計也是大眾新一代設計語言的表達方式。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攬境與途昂之間的不同,攬境通過液晶儀表和中控大屏相連的設計,塑造出了更強的豪華感。同時,攬境同級首創(chuàng)的懸浮式中控臺,也要比途昂的傳統(tǒng)一體式中控臺更具專屬感和尊貴感。

至于內飾的用料,車叔覺得采用了較多搪塑工藝的途昂就得退出競爭了,攬境與寶馬X3之間的豪華感競爭反倒會更有看點。寶馬X3是通過金屬光澤按鍵等細節(jié)來詮釋豪華質感的,同時能實現(xiàn)11種色調組合的智能感應氛圍燈對于豪華氛圍的營造也功不可沒。

攬境的做法與寶馬X3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不過前者做得更加出色。攬境儀表臺和門板的軟質包裹和真縫線設計,搭配30色可調的透光式氛圍燈,質感其實更勝寶馬X3一籌。

不過在日常用車中,單有豪華感是不夠的,智能、實用的配置同樣不可或缺。攬境、途昂與寶馬X3的價格重疊主要集中在前兩款的頂配車型和后者的入門版車型上,接下來我們不妨以攬境 530TSI四驅旗艦勝境版Pro(指導價39.99萬元)、途昂530 V6四驅尊崇旗艦版(指導價40.2萬元)以及寶馬xDrive25i M運動套裝(指導價39.28萬元)來對比三款車型的配置差異。

從三款配置在各自車系中的定位,我們其實就能預見到大致結果了。作為入門版車型的寶馬X3明顯中配置上落后了一大截,只能滿足一些基本的日常使用。攬境、途昂作為各自車系的頂配車型,就表現(xiàn)得更具科技感了。

但攬境與途昂之間也有著配置上的差異,首先是駕駛輔助功能,攬境多出了一項交通標志識別,無論是高速路還是市區(qū)公路都不用害怕因為疏忽導致超速。此外,縱觀整個車系,攬境從主銷的380TSI版開始就已經配備了一整套駕駛輔助系統(tǒng),而途昂基本到了頂配車型才能擁有。

還有一點較為明顯的差別在于座椅布局,攬境全系車型標配了6座布局,并可選裝7座;而途昂則是全系標配7座布局,但6座布局只能在部分車型上選裝。其實對于多數(shù)用戶來說,滿載7人的情況幾乎很少遇到,攬境標配6座也是出于車內更高的實用性考慮,畢竟6座車型2-2-2的布局,能夠保證每一位乘員都有一個舒適的獨立座椅,并且從第二排進入第三排也會更加方便。即便是真的有7座剛需的用戶,也可以在攬境任何一款配置上選裝。得益于車身尺寸的優(yōu)勢,攬境的第三排空間足夠寬敞、舒適,即便成年人乘坐也不會覺得拘束,相比市面上很多7座SUV只能用來應急的第三排,攬境七座版第三排的空間表現(xiàn)優(yōu)勢十分明顯。而途昂全系標配7座的做法其實是放棄了一些車內的舒適性的,并且選裝6座的也只能在特定配置上實現(xiàn),選擇的靈活性明顯不如攬境。更為重要的是,途昂選裝6座后將不會配備第二排側面安全氣囊,這也讓本來更加實用、舒適的6座選裝包變得無比雞肋。

在尺寸上已經落后許多的寶馬X3再次敗北,途昂也因為更高的售價和配置劣勢在性價比上落后于攬境。結果很明顯,在配置、空間的比拼中,攬境再一次取得了勝利。
成本低、性能強,你會怎么選?
消費者其實對SUV的追求永遠是“大”,但尺寸越大的車型會對動力、性能提出更高的考驗。從動力總成來看,攬境與途昂的頂配車型采用了相同的EA390 2.5T V6發(fā)動機+7速濕式雙離合的搭配,最大功率達到了299Ps,最大扭矩為500N·m。相比之下,搭配了2.0T發(fā)動機的寶馬X3 184Ps的最大功率、300N·m的最大扭矩實在是有些不夠看。

此外,攬境與途昂還配有全新一代4Motion智能四驅系統(tǒng),能夠實現(xiàn)前后軸95:5的動力配比,當前輪失去抓地力而空轉時,系統(tǒng)能把90%動力傳遞到后輪,實現(xiàn)前后橋扭矩無級切換,幫助車輛更快脫困。與此同時,攬境與途昂的多路況駕控管家提供了比寶馬X3更多的7種駕駛模式,可以根據(jù)實際路況快速、便捷地選擇相應模式。

更強大的動力系統(tǒng),以及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的配置、空間,攬境與途昂的表現(xiàn)都要比寶馬X3更加出色。但車叔相信還是有人會糾結要不要放棄這些優(yōu)勢而去選擇品牌溢價更高的寶馬X3,所以這時候不妨考慮一下后期用車成本再做決定。畢竟寶馬X3的維修保養(yǎng)成本因為豪華品牌的定位變得更加高昂,在中保研發(fā)布的零整比排名中,表現(xiàn)也不盡如人意;而大眾系車型則在這方面優(yōu)勢就足夠明顯了,以實用為主的品牌定位讓維修、保養(yǎng)費用都要更低,用車也更加省心、省錢。尤其是大眾攬境,使用成本低、性價比高的同時,豪華感的營造也得到了兼顧,既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品質的追求,又能消除用車的后顧之憂。
車叔總結
經過一番對比分析后我們已經明顯看出寶馬X3除了車頭的藍天白云LOGO外,并沒有太多亮點可言,綜合產品力完全無法和另外兩個對手相提并論。至于攬境與途昂,兩款同門師兄弟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動力總成都一模一樣。不過設計更新穎、豪華,空間尺寸、配置、座椅布局的靈活性都要占優(yōu)的攬境,頂配車型要比途昂還便宜了2100元,性價比明顯更加出色。隨著消費者購車的選擇越來越理性,在更加看重產品自身實力的當下,性價比出眾的同時還擁有宜家宜商豪華設計的大眾攬境無疑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