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情中付出就一定要有回報嗎?

付出并期待回報并沒有錯。
因為只想付出而不求回報的人,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卻什么也得不到。
因此,我們要冷靜地說“我的貢獻(xiàn)必有回報”,冷靜地拒絕那些因他人的貢獻(xiàn)而欣喜的人。
這里只是一個錯誤,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個人必須“給予”的不是特定的行動,而是挑戰(zhàn)自戀的內(nèi)在活動或斗爭。
比如,很多人在感情中都不敢主動,生怕主動被廉價貶值。其實在一段感情中主動一點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說,如果主動掌握了感情的節(jié)奏,就會讓自己處于強(qiáng)勢地位。
真正讓你失望的不是你的主動性,而是你的內(nèi)耗。
你主動給這個人發(fā)消息沒有錯,
真正有問題的是,你發(fā)完信息后,時不時看看手機(jī),如果對方不回你,你會覺得很難過,很著急。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qū),覺得自己在一段感情中付出了很多,但恕我直言,如果你冷靜地想一想,你會發(fā)現(xiàn),你付出的至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情感:
你在等待對方回答的過程中,把自己的焦慮、難過、期待當(dāng)作自己的付出,而對對方一點感覺都沒有。
如果你的付出不是無私的,你的付出只是你一方的情感摩擦,那么另一半不僅感受不到,還會覺得你情緒不穩(wěn)定,不好相處。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這種情況,你需要做的是:保持活躍,減少你的內(nèi)耗。
你該聯(lián)系他,該表達(dá)你的感受,但要注意不要總是自己造一堆劇本,如果另一半不照你的劇本去做,你會很難過。
這樣一來,你留給這個人的印象就會立刻改變,因為他能感覺到你在這段感情中是熱情和獨立的,你站在他身邊,不卑不亢。
畢竟不管是感情還是人際交往,情緒的傳遞都會受到干擾,我們會下意識地夸大自己的努力,減少對方的反饋。
一來二去就來了這種“失落感”,
人越早看到這一層,就能越早獲得情感自由。